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地方实践
——以“3820工程”和“八八战略”为例

2020-07-17 09:37杨效泉曾蓓蕾白炳贵
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红船福州浙江

杨效泉,曾蓓蕾,白炳贵

(温州大学 继续教育学院,浙江 温州 325035)

2017年10月,中共十九大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下简称“习近平新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习近平新思想”科学系统地回答了新时代 “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两个当下中国最大的历史性课题,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1]。

一切伟大的理论与思想,都是在丰富的实践中孕育萌发并最终形成的,“习近平新思想”也不例外。自1982年担任中共正定县委副书记正式踏上政治舞台以来,习近平先后在河北、福建、浙江和上海等4省市履职长达25年之久,具有丰富的地方工作经验。推本溯源,正是这25年4省(市)的地方从政经历,成为“习近平新思想”的萌芽之土、发祥之地。从习近平地方从政之路(见表1)可以看出,习近平在福建、浙江两地工作时间最长。在福建的十七年半中,习近平历任厦门副市长、中共宁德地委书记、中共福州市委书记、中共福建省委副书记、福建省省长数职,提出了“变上访为下访”“3820工程”“马上就办”“数字福建”等创新之举,积累了极为宝贵、丰富的基层工作经验;在浙江履职的四年半中,习近平历任代省长、省长、中共浙江省委书记等职,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八八战略”“法治浙江”等重大举措,为推动浙江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3820工程”和“八八战略”作为习近平在闽、浙两地履职过程中极具前瞻性和时代性的战略实践,对于探究“习近平新思想”在地方的萌发过程和历史渊源具有极高的代表性和研究价值。

表1 习近平在地方从政时长一览表

一、“3820工程”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3820工程”是《福州市20年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设想》的简称。1992年,为了继续深化改革开放,以时任中共福州市委书记的习近平为核心的福州市委、市政府主持编制《福州市20年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设想》,对福州地区未来3年、8年、20年的经济社会发展问题进行了科学谋划[2],成为引领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福州经济社会发展的总纲领。

“3820工程”对于福州的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同样,也对“习近平新思想”的萌发和形成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一)“3820工程”体现了习近平对于邓小平南巡讲话精神的独到理解,为习近平治国理政新理念的形成提供了经验支撑。

1989年前后,东欧几乎全部的社会主义国家共产党和工人党相继丧失政权,社会制度随之剧变[3];1991年,苏联共产党失去执政地位,15个加盟共和国组成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瓦解[4]。“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等大事件严重冲击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国的改革开放有停滞甚至倒退的风险。在这历史危急关头,邓小平于1992年1—2月奔赴南方若干城市视察,并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通称南巡讲话。南巡讲话重申了深化改革、加速发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坚定了中国人民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也给身处徘徊中的改革开放之路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正是在这样的历史抉择和社会背景下,“3820工程”应运而生——为了贯彻落实邓小平南巡讲话精神,加快福州地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习近平专门成立课题组开展长达半年的福州市发展战略研究,编制出台了《福州市20年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设想》,即“3820工程”,并于1992年11月予以公布实施。

南巡讲话的核心是加快改革,关键是发展经济,时任中共福州市委书记的习近平对此深有同感,深谙“发展才是硬道理”,在1992年5月中共福州市委代表会议上他便指出:“必须加快经济建设步伐,做到每3至5年上一个新台阶”[2]。当南巡讲话吹响了加快改革开放的总号角时,主政福州的习近平又怎会错过这个天赐良机呢?为此,他在“3820工程”提出一系列顺应时代发展、契合地区实际的务实举措,如“加快投资区建设,培养新的经济生长点”“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培育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加速发展第三产业,建立健全各类市场体系”“大力发展横向经济联合,增强福州的吸引力和辐射力”[2]……在“3820工程”中,习近平还主张要推行福州双向开放,一方面加强招商引资,利用外资改造旧城、建设基础设施、发展第三产业;另一方面加强对外开放力度,鼓励本地企业到国外境外拓展业务,提升榕籍企业的全球知名度和竞争力,大幅提高福州经济的外向度,让改革开放成为活力之源。

可以说“3820工程”集中体现了习近平对于如何加强改革开放、如何做好城市长远规划等经济社会发展问题的独到见解,体现了其对南巡讲话精神的深刻认识,为日后习近平治国理政新理念的形成提供了极为宝贵的经验支撑。

(二)“3820工程”体现了习近平高瞻远瞩的战略目光和敢为人先的战略气魄,为习近平治国理政新战略的形成提供了实践探索。

在“3820工程”一书的序言中,习近平这样写道:“我们是站在创造未来的源头上,就应当树立超前意识,敢做时代的弄潮人”。“3820工程”处处体现了习近平非凡的超前意识和敢做时代弄潮人的气魄。

“3820工程”提出要围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实现福州版的“三步走”:第一阶段为3年,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提高经济效益为目标,主要经济指标在1990年基础上翻一番;第二阶段为8年,是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实现产业结构升级为目标,到2000年达到国内先进城市的发展水平;第三阶段为20年,将福州建设成为科技型、综合型和多功能、高层次的现代化城市,到2012年左右达到亚洲中等发达国家平均发展水平[2]。通过查询福州市统计局年鉴,对1990—2014年间(即“3820工程”所布局的时间段再分别往前后延伸2年)福州地区生产总值进行统计,从中可以更加客观地考量“3820工程”所取得的成效。从图1可以看出,在“3820工程”实施的20年间,福州地区生产总值从150亿元增长到4 211亿元,位列省会城市第14名,全国各大城市第30名,年均名义增长率达18.1%,尤其是在习近平担任中共福州市委书记期间(即1990年、1991年和“3820工程”的前3年)是福州地区生产总值增长最快的一段时期。此外,20年间福州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 (纯)收入从2 273元/1 109元增长到29 399元/11 492元。20年间,福州经济社会得以快速进步,荣获“全国创新型试点城市”“中国制造业十大最具竞争力城市”“全国文明城市”等殊荣,成为集全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于一身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大城市。

图1 1990—2014年福州地区生产总值情况

“3820工程”既定目标之所以能够顺利完成,与习近平密不可分,更与其高瞻远瞩的战略目光和敢为人先的战略气魄密不可分。这份谋划于1992年之春的地方发展战略,是在长期的、大量的调查研究、反复论证、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形成的,是习近平将时代发展规律与福州地方实际的深刻把握、深度结合的产物,它既是一份科学的、可靠的发展规划,又是一份大胆的、超前的谋篇布局。可以说“3820工程”所制定谋划的3年、8年和20年战略布局,与2017年习近平在中共十九大上提出的新时代的“三步走”战略可谓异曲同工、一脉相承,它不仅为福州的发展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和宏观的指导,描绘出一幅未来可期的发展蓝图,也为日后习近平治国理政新战略的形成提供了先行先试的实践探索。

二、“八八战略”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八八战略”是浙江发展的“八个优势”(见表2),是面向未来发展的 “八项举措”的简称。2003年7月,以时任中共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为核心的浙江省委、省政府在全面分析世纪之初国际、国内两大形势,认真梳理浙江前些年的发展变化和面临的机遇挑战的基础上,提出了“八八战略”,明确要求要认识和强化现有优势,发掘潜在优势,努力把原有的劣势转化为新的优势[8]。“八八战略”是引领21世纪以来浙江经济社会发展的总纲领。

“八八战略”对于浙江的经济社会发展至关重要,同样,对于“习近平新思想”的萌发和形成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表2 八八战略主要内容

(一)“八八战略”是习近平对于一衣带水的浙江经验的灵活运用,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地方的先行探索。

浙江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征程重要的发源地之一,也是中国改革开放主要的先行地,诞生了许多享誉全国的浙江经验(见图2),这是浙江最可骄傲、最为宝贵的财富,也是浙江继往开来、再铸辉煌的“法宝”[9]。

1.“红船精神”是浙江经验的主要源头。2005年,主政浙江的习近平就在《弘扬“红船精神”走在时代前列》一文中首次提出“红船精神”,将“红船精神”概括为: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10]。在中共十九大闭幕不久,习近平带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专程赶赴浙江嘉兴瞻仰“红船”,并强调“嘉兴南湖红船是我们党梦想起航的地方”,“这里是我们党的根脉”。

2.“枫桥经验”是浙江经验的重要内容。20世纪60年代,浙江诸暨枫桥镇放手发动群众,积极探索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途径,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就地解决)”,并得到毛泽东和中共中央的肯定[11],“枫桥经验”因此在全国范围推广开来。2013年11月,习近平就“枫桥经验”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充分认识“枫桥经验”的重大意义,把“枫桥经验”坚持好、发展好,把党的群众路线坚持好、贯彻好[12]。几十年来,“枫桥经验”在推广应用中不断创新发展,凝聚了广大基层干部群众在社会治安治理工作实践中的创造,成为构成浙江经验的重要内容之一。

3.“两山”“两鸟”理论是浙江经验的全新内涵。“两山”“两鸟”理论是习近平在浙江工作时所提出的,其中“两山”理论是指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论断来阐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两鸟”理论是指以“腾笼换鸟、凤凰涅槃”来阐明“调结构、转方式”的重要意义和方向路径[12]。“两山”“两鸟”理论通俗易懂,即便是普通老百姓也能很快地明白其中蕴含的道理。习近平这种擅用、巧用比喻来阐述复杂深奥的经济、社会和生态问题的语言方式,不仅形成了人人称道的“习式”语言风格,也进一步丰富和充实了浙江经验的全新内涵。

4.“八八战略”是对浙江经验的生动传承和伟大实践。伟大的精神孕育伟大的理论,伟大的地方诞生伟大的实践。2003年7月10日,时任中共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在浙江省委十一届四次全体(扩大)会议上作出了以“发挥八个优势,推进八项举措”为主要内容的“八八战略”重大决策。

图2 浙江经验-“八八战略”-习近平治国理政新理论新思想新战略脉络

从形成机理上看,整个“八八战略”的提出及形成,是在汲取“红船精神”营养后的产物,是对“红船精神”的继承和发扬的成果。“八八战略”与“红船精神”存在高度的内在契合,可以说“八八战略”就是新时期下“红船精神”在浙江的生动实践。

从具体内容上看,“八八战略”中提出的发挥浙江的社会环境建设优势,是对浙江多年来不断拓展“枫桥经验”内涵外延、构建善治文化和基层治理体系工作的肯定,更是新形势下对“枫桥经验”的创新发展和全新运用。此外,“八八战略”中提出的体制机制建设和产业结构调整,是对“两鸟”理论的深入探索;打造“绿色浙江”发挥山海资源优势,则是对“两山”理论的生动实践……正是在这些浙江经验的传承和实践下,“八八战略”才应时而生,作为浙江地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行的省域层面的实践创新[12],成为“习近平新思想”在地方先行先试的积极探索。

图3 2003—2017年浙江地区生产总值情况

(二)“八八战略”是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一脉相承的生动实践,为习近平治国理政新思想的形成提供了鲜活样本。

在“八八战略”中,习近平提出要“发挥浙江的区位优势,主动接轨上海、积极参与长江三角洲地区合作与交流”“发挥浙江的山海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海洋经济”等举措,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精髓,是习近平将自己对浙江的治理理念同中国实际尤其是浙江实际相结合的实践探索。在“八八战略”中,习近平还提出要“推进‘数字浙江’建设”“加快建设‘信用浙江’”“逐步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等举措,这样的举措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时俱进”的精髓,是习近平将自己对浙江发展的寄望同时代潮流尤其是中国发展趋势相结合的大胆尝试。

通过查询浙江省统计局年鉴,对2003—2017年间浙江地区生产总值进行统计,从中可以更加客观地考量“八八战略”所取得的成效。从图3可以看出,自“八八战略”实施以后,浙江地区生产总值从9 705亿元增长到51 768亿元,年均名义增长率达12.7%,尤其是在习近平担任中共浙江省委书记期间(即2003—2007年),浙江地区生产总值保持在一个快速而平稳的增长高位。与此同时,15年间浙江的人均生产总值从20 444元增长到92 057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纯)收入从13 180元和5 431元分别增长到51 261元和24 956元。“八八战略”实施以来,浙江体制机制优势和生态环境优势进一步凸显,转型升级和科技创新取得重大成效,城乡一体化和区域协调发展深入推进,国民经济主要指标常年在全国保持领先地位,全省人民幸福感、获得感显著提升,浙江经济社会得以长足进步。

“八八战略”之所以能够时至今日依然焕发着旺盛的生命力,与习近平密不可分。“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切实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这些“八八战略”中的举措,处处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光芒,都是习近平在浙江省域范围内设计并实施的战略布局,同时也兼具超越一时一地的理论价值,正如习近平所言,“八八战略”并非拍脑瓜的产物,而是在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发展战略[15]。

“八八战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浙江具体实际深度结合的结晶,是“习近平新思想”在其主政浙江时的初期探索和有力实践,蕴藏着习近平高屋建瓴的理论素养和高瞻远瞩的科学谋划。“八八战略”中所谋划的 “八个优势、八项举措”战略布局,与2014年习近平在福建、江苏等地调研时所提出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可谓同气连枝、一脉相通,都鲜明体现了习近平一以贯之的治国理政思想和理念,充分彰显了“习近平新思想”的理论高度和实践价值。

可以说,“八八战略”是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一脉相承的生动实践,是“习近平新思想”在浙江萌发与实践的集中体现,时至今日“八八战略”依然焕发着强大的生命力、战斗力和创造力,依然闪烁着马克思主义真理的科学光辉,依然指引着广大浙江人民继续勇立时代潮流潮头,走在时代发展前列,为践行“习近平新思想”贡献更多的浙江经验和浙江样本。

猜你喜欢
红船福州浙江
红船
雕红船
红船向未来
一叶红船
扫一扫阅览浙江“助企八条”
我认识的几位福州女
以爱之名 和谐至美——福州十中简介之三
逐梦福州 只为“她”
寻味福州
浙江“最多跑一次”倒逼“放管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