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集群视角下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研究
——以闽西职业技术学院专业群建设为例

2020-07-17 09:37王玫武罗巧花潘伟彬张源峰
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龙岩市闽西集群

王玫武,罗巧花,章 颖,潘伟彬,张源峰

(闽西职业技术学院,福建 龙岩 364021)

高职教育是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人才支撑的一种教育类型,其专业群的定位和发展必将与区域产业群发展相适应。2014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基于“服务需求、就业导向”的基本原则提出“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要求,2019年颁布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更是明确提出了职业院校发展的具体指标:“到2022年,职业院校教学条件基本达标……建设50所高水平高等职业学校和150个骨干专业(群)”。[1-2]因此,社会对高职教育专业的要求越来越细,如何使专业群建设的专业设置、课程内容、教学过程与区域产业集群发展的产业需求、职业标准、生产过程相对接,这是高职院校发展面临的新课题。

目前,在经济全球化、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背景下,关联性紧密的企业在一定条件下自发形成新的产业集群。产业集群通常是指地缘相近、生产某类产品(包括中间产品)的相关企业组群。作为外原动力主体,产业集群一般具有集聚效应、规模效应、外部效应和区域竞争力[3]。所谓专业群通常是指若干相近专业在对接区域产业集群时,集聚成有共同资源基础、利益契合基础、技术基础、社会关联基础的共同体,且能在同一个实训体系中完成教学、育人的实训过程。这些专业群的重点专业及相关联专业具有教学理念先进,教学模式互容,师资队伍互补,实训基地互用,评价模式互通,人才培养一致等特点。因此,在对高职院校专业群与区域产业集群现状分析基础上,重点剖析专业群结构建设存在的问题,可以为产业集群视角下专业群建设提供有益的现实参考。

一、高职院校专业群与区域产业集群现状分析

(一)龙岩市产业集群现状分析

一是龙岩市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整体规划。龙岩市围绕“一市两区三组团”城市发展格局和“五基地六产业七景区”产业发展布局,努力构建特色鲜明、分工明确、优势互补的大产业格局,加快推进产城融合步伐。同时,持续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服务城市、提升农业和富裕农民为目标,突出绿色农产品供给和深度开发,实现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全市按照“一基地多园区”“一园区多基地”模式,高质量推进“双培育”行动,抓龙头、铸链条、建集群,坚持创新驱动,加快企业转型升级,推动产业链条向高端延伸。

二是着眼融合发展“文化+旅游+生态”。龙岩市充分发挥“一市两区三组团”红色文化、客家文化、闽南文化及绿色生态相交融的特点;充分挖掘周边旅游资源,完善旅游配套设施,打造红色旅游、文化旅游和生态旅游品牌,形成集红色、客家、生态的具有浓郁闽西特色的“红、古、绿”等多彩旅游风貌;重点策划开发休闲度假旅游、红色旅游、生态旅游、客家文化旅游等项目。

三是发挥区位优势。龙岩市地处闽粤赣三省交界突出地带,依托现代工业、地方特色农业等大型产业基础和高(快)速铁路、高速公路、机场、陆地港等综合交通枢纽,发展商贸物流产业,培育现代新型业态,重点策划开发交通运输、商贸流通、现代物流、总部经济等生产性服务业或生活性服务业重特大项目,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超前谋划、提前布局,加快推动光电与新材料、生物医药、互联网、现代物流、健康养老等新兴产业,打造新的产业支撑力量。

(二)闽西职业技术学院专业群设置现状

闽西职业技术学院作为龙岩唯一一所保留建制的高职院校,立足于为本区域培养“一技在手的现代阳光工匠”,其专业群设置围绕龙岩市产业集群发展进行。

闽西职业技术学院为贯彻落实 《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若干意见》(闽政〔2015〕46号)和《福建省教育厅关于推进职业院校对接产业加强专业群建设的通知》(闽教职成〔2015〕45号)等文件精神,引导各学院(系)优化专业结构和资源配置,提高专业与产业的契合度,增强服务产业发展能力,因此决定实施服务产业特色专业群(特色品牌专业)立项建设工程。在前瞻性地分析判断地方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的基础上,学校调整和优化专业结构,以数控技术、应用电子技术、建筑工程技术、旅游管理等重点专业为龙头,相关专业为支撑,构建起与产业群发展紧密对接和以就业为导向的“三优群五专业”专业群,即优先发展智能制造类、信息互联类专业群,优势发展现代商贸类、旅游服务类、创意设计类、现代建筑技术类专业群,优育发展健康服务类专业群。其中,重点建设“环保装备制造”“文旅创意设计”2个省级立项专业群,重点规划“信息互联”“城乡建筑技术”“智联商贸”“旅游服务”“健康服务”等5个校级专业群,培育打造“汽车检测与维护技术”“食品营养与检测”“管理会计”“环境工程技术”“学前教育”等5个特色品牌专业。学校拥有信息与制造学院、城乡建筑学院、文旅创意学院、财经商贸学院、医学护理学院、教育系、环境工程系等院系,其设置的专业见表1。另外,机电一体化专业为“国家骨干校重点建设专业”;酒店管理专业为“省示范建设专业”,综合实力排名福建省高职院校第一;旅游管理专业、数控技术专业、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为“省级精品专业”、教育部“国家骨干高职院校重点建设专业”,旅游管理专业综合实力位居福建省第二。

二、闽西职业技术学院专业群结构建设存在的问题

龙岩市地方产业布局涵盖广,将闽西职业技术学院目前设置的专业(群)与龙岩市现代产业体系相对比,可以得出专业群设置对接地方产业结构的覆盖率(见表2)。从表1、表2可以看出,龙岩市六大产业发展侧重点各有不同,且结合不同区域的特色优势,产业布局有所不同。针对此发展现状与机遇,龙岩市经济发展的未来趋势必定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发挥本区域产业已有优势,大力发展六大产业,优化调整岗位,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对照龙岩市六大产业结构布局以及专家对学校专业(群)的诊断,专业群建设还存在以下问题。

(一)专业群设置与产业集群发展匹配度不高

龙岩市六大产业集群特色明显,但闽西职业技术学院专业群设置的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对周边区域产业集群的影响力不大、覆盖面不全面。从表2可以看出,以上六大产业中,学校专业群只有与机械装备产业、文旅康养产业、数字产业相对应较多,其余有色金属产业、新材料新能源产业、特色现代农业产业群几乎找不到与之相配匹的专业(群),甚至处于空白状态,相关产业人才供给严重不足。

(二)涉农类专业设置比重低

《龙岩市特色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工作方案》明确指出要突出畜禽、蔬菜、茶叶、水果、薯业、林竹、花卉苗木、淡水渔业、食用菌等重点产业,突出“八大干、八大珍、八大鲜”等特色产品,加大扶持,加快发展,

突出特色,把优势产业做大做优做强。从表1、表2可以看出,学校与农林牧渔大类相符的专业目前尚无,且符合区域现代农业发展的高职专业只开设一个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规模较小,人才培养数量不足,无法很好地对接产业发展所需的高技术技能型人才。

表1 闽西职业技术学院“三优群五专业”整体结构

表2 闽西职业技术学院专业群设置与龙岩市地方产业对应情况表

(续表)

(三)围绕地方特色产业建设特色专业群不明显

龙岩市是世界知名的有色金属之城,有先进产业聚集的金铜、稀土等生产基地,但是闽西职业技术学院暂未开设有色金属相关对接专业 (群),专业(群)对接地方产业严重不足,特色也不显著,学校专业群服务地方的能力不强、水平不高、后劲不足。因此,如何整合专业(群)资源,调整专业结构,完善师资队伍建设,设置人才培养方案,建设产业特色实训基地,集中优质教育资源建设特色专业群是学校专业群发展的重中之重。

(四)对接区域职业岗位需求人才供给不够精准

闽西职业技术学院为适应地方产业发展需求,要引导和鼓励毕业生留在本地就业。从学校近3年毕业生就业去向来看,留在龙岩就业的2017届至2019届毕业生分别占毕业生总数的31.67%、24.69%、23.34%,占比较低,且主要集中于建筑、旅游、房地产、教育、电子商务、物流等行业,从事制造业和服务业的毕业生相对较少。学校作为本地高职院校,要以培养高质量的职业技术人才、助推实体经济发展为己任,但从区域经济发展、行业需求和人才培养要求来看,科学系统的“专业群-产业集群”链未形成,专业群与区域经济重点产业集群尚无法有效对接,精准供给专业技术人才目标未真正实现。

三、产业集群视角下专业群建设的路径探索

围绕地方经济产业发展对人才需求来设置专业(群),才能保证高职院校所培养的学生在专业门类上符合社会需要,才能推动地方经济发展,保证学校专业的持续发展。因此,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在进行专业群建设的时候应紧紧围绕地方产业发展需求,并根据地方产业规划,重点发展与主导产业集群对应的专业(群),不断增加投入,扩大规模,加强建设,确保地方主导产业急需的高技能型人才供应。

(一)围绕龙岩主导产业群打造专业群

按照“专业基础相通、技术领域相近、职业岗位相关、教学资源共享”的原则,围绕龙岩市委、市政府“五基地六产业七景区”产业发展布局,机械制造产业、文旅康养产业是龙岩市未来很长一段时期重点发展的主导产业。目前,全市规模以上机械环保企业发展到200多家,主要以三大机械产业集群为主,即以龙净环保、龙马环卫为龙头的环保机械,以新龙马为龙头的运输机械,以龙工为龙头的工程机械。三大机械集群如“三驾马车”,拉动闽西机械产业快速奔跑,成为全省机械产业最集中的区域。2016年,龙岩市更是明确提出了全力创建国家级出口环保机械装备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全国环保设备研发生产基地”,打造环保机械“千亿级”产业集群的战略目标。从这一实际出发,学校可以把现代制造专业群作为学校的优先发展专业群,文旅设计创意专业群作为学校的优势发展专业群,努力使专业建设能够符合地方重点产业发展需求。

(二)依托职业院校联盟盘活专业群资源

为推动龙岩市职业院校之间优势互补,促进资源共享,闽西职业技术学院需改变以往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共同培养人才的合作联盟。以“区域统筹、政策引导、资源整合、抱团发展”为原则的龙岩市职业院校联盟于2018年11月正式成立。该联盟旨在以闽西职业技术学院为龙头,构建“法人独立、以强带弱、对口支援”的运行模式,通过联合全市12所中职学校组建以专业建设为核心的办学联盟。以往地方职业院校各自为政,在进行专业规划时,过度以市场为导向,造成专业趋同,资源浪费,人才培养与劳动力市场需求结构性失衡。龙岩市职业院校联盟的成立,可以加强地方职业院校交流合作,实现互利共赢。各职业院校应该以职业院校联盟的成立为契机,立足于龙岩市整个市域内的产业需求,盘活教师、实训基地和合作单位资源,加强专业、学校、企业之间的联系,实现区域职业教育的集群式、集约化发展,形成优势突出、特色明显而又紧密协作的地方职业院校办学布局。

(三)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优化专业群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在新的教育理念和环境下,不断优化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是促进专业群发展的必然选择。因此,按照构建专业群的原则,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各专业群应立足产业、行业发展的前沿,改变专业群培养与职业需求不适应、不匹配的地方,主动适应产业发展需求,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企业用人需要,进一步优化专业群布局,培养职业技术能力,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专业课程体系,完善校企共建的特色二级学院和专业群,探索混合所有制办学、集团化办学等发展模式,形成产教融合、专业群与产业群协同发展的运行机制。

猜你喜欢
龙岩市闽西集群
龙岩市妇联打造社会服务“心品牌”
海上小型无人机集群的反制装备需求与应对之策研究
走近“红色闽西”主题采访
一种无人机集群发射回收装置的控制系统设计
闽西灯笼点燃乡村狂欢
闽西山区艺术扶贫的“她力量”
Python与Spark集群在收费数据分析中的应用
对“学生惧怕阅读理解题”现象的再思考
勤快又呆萌的集群机器人
放不下的老区情——记龙岩市老促会原会长谢克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