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西替利嗪口服液和胸腺五肽联合治疗慢性自发性荨麻疹疗效观察

2020-07-17 00:44卢玉忠林春国
皮肤病与性病 2020年3期
关键词:左西风团胸腺

张 银,卢玉忠,林春国

(茂名市慢性病防治中心,广东 茂名 525000)

荨麻疹是皮肤科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率大约20%[1],本病属一种变应性皮肤病。临床上,荨麻疹分型很多,根据病因将其分为自发性、物理性及其他类型荨麻疹。自发性荨麻疹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临床上又根据发病时间长短分为急性自发性荨麻疹以及慢性自发性荨麻疹。慢性自发性荨麻疹(Chronic spontaneous urticaria,CSU)病因复杂,故而患者反复发作、迁延不愈,严重影响患者及其家庭的生活和工作。本研究采用左西替利嗪口服液联合胸腺五肽注射液治疗CSU,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76例受试者均为2017年1月~2018年12月在慢性病防治中心皮肤科门诊诊疗的患者,其中男45例,女31例,年龄(18~65)岁,平均年龄(37.61±12.36)岁,病程2个月~20年,平均(2.48±1.72)年。入选标准:① 所有入选病例均符合CSU的诊断标准[2],患者表现为皮肤突然出现大小不等的红色或苍白色风团,边界清,游走不定,退后不留痕迹,伴有瘙痒;② 所有患者的病程均在6周或以上;③ 患者年龄≥18周岁,男女不限;④ 入组治疗前1周内未接受抗组胺药物治疗,4周内未服用过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⑤ 无研究使用的相关药物过敏史;⑥ 无严重心脑血管、血液及肝肾等严重疾病。排除标准:① 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② 不能遵医嘱用药或无法耐受者;③ 不能完成疗程治疗者,不计入结果统计;④ 排除因运动、压力、日光、寒冷以及药物等因素所致的慢性荨麻疹。所有入选受试者均要求对本试验知情同意。

按就诊先后顺序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8例。治疗组男21例,女17例,平均年龄(36.75±13.84)岁,平均病程(2.45±1.68)年;对照组男20例,女18例,平均年龄(37.59±12.93)岁,平均病程(2.33±1.76)年。两组受试者的年龄、性别、病程等资料经统计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治疗组采用盐酸左西替利嗪口服液(迪皿;重庆华邦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61289)10ml,1次/d,同时给予胸腺五肽注射液(海南中和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2529,规格1ml:10mg)肌肉注射,1次/d,每次1ml,15天为一疗程;对照组单用盐酸左西替利嗪口服液口服,每次10ml,1次/d,疗程同上。治疗期间嘱受试者禁酒、辛辣食物,避免进食虾蟹等,避免过度劳累、熬夜、精神紧张。期间所有受试者每周随访1次,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疗程结束后每月随访1次,连续6次。

1.3 疗效判断标准 临床评分采用USA评分标准来制定[3],根据患者的瘙痒情况、风团数目、风团大小情况按4级评分法进行积分。① 瘙痒情况:无瘙痒记为0分;轻微瘙痒记为1分;中度瘙痒,对患者生活存在一定影响记为2分;瘙痒症状严重,难以忍受记为3分。② 风团大小:无风团记为0分;风团直径小于5mm记为1分;风团直径(6~15)mm记为2分;风团直径>15mm记为3分。③ 风团数目:患者无风团记为0分;风团(1~6)个,记为1分;风团(7~12)个,记为2分;风团数12个以上,记为3分。瘙痒情况、风团数目、风团大小情况评分总和为总症状评分。临床疗效根据慢性荨麻疹症状积分下降指数(SSRI)进行评定,SSRI=(受试前总积分-受试后总积分)/受试前总积分×100%。效果评判:SSRI≥90%记为痊愈;SSRI 60%~89%记为显效;SSRI 20%~59%记为有效;SSRI<20%记为无效。治疗总有效率=(痊愈数+显效数+有效数)/总例数×100%。治疗期间随访记录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6个月后随访统计两组受试者的复发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结果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数据整理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疗效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各项积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各项积分均比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症状积分在治疗后较对照组下降明显,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6264,P=0.00)。详见表1。

治疗组痊愈9例(23.68%),显效15例(39.47%),有效10例(36.32%),无效4例(10.53%),总有效率89.47%;对照组痊愈7例(48.42%),显效10例(26.32%),有效9例(23.68%),无效12例(31.58%),总有效率68.42%。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66 7,P<0.05)。

表1 两组治疗前后各项指标变化情况(±s)

表1 两组治疗前后各项指标变化情况(±s)

组别 n 风团数目 风团大小 瘙痒情况 症状积分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治疗组 38 2.36±0.52 0.58±0.67 2.26±0.42 0.31±0.44 2.33±0.72 0.43±0.51 7.25±1.74 1.65±1.48对照组 38 2.49±0.63 1.15±0.76 2.28±0.53 1.27±0.66 2.16±0.64 1.86±0.52 6.67±1.86 4.37±1.26

2.2 不良反应情况 治疗组出现5例、对照组出现4例患者有轻度嗜睡、头昏、乏力、口干等情况,但均能耐受;治疗组有3例患者肌注位置出现红肿硬结,症状轻微,热敷硬结逐渐消退,均不影响后续治疗。

2.3 复发情况 完成疗程后6个月,治疗组受试者有8例出现复发,复发率为21.05%,对照组患者复发16例,复发率42.11%。两组比较,治疗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3.897 4,P=0.048 4)。

3 讨论

CSU是皮肤科常见的、多发的变应性疾病,该病病因复杂,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该病的特点是治疗后易复发,部分患者长期迁延不愈,给患者的家庭生活与社会活动带来较大的不便和痛苦。现代医学认为,荨麻疹的发病机制里,组胺受体的异常活化是其中的重要环节。该病的反复发作可能与荨麻疹患者组织内组胺的大量释放,以及机体降解组胺的能力明显降低有关[4]。临床上慢性荨麻疹治疗的一线药物是H1受体拮抗剂,第一代药物如苯海拉明、氯苯那敏、赛庚啶,其主要的副作用是药物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出现嗜睡、乏力等;第二代药物如西替利嗪、咪唑斯汀、依巴斯汀、左西替利嗪、氯雷他定、地氯雷他定等。目前临床上常通过口服第一代或者第二代抗组胺药,或两者联合使用来达到控制疾病的目的,往往需要长期、规律服药来达到控制荨麻疹发作的目的。有研究表明盐酸左西替利嗪、盐酸非索非那定、地氯雷他定等抗组胺药对慢性特发性荨麻疹具有较好的效果,能较好地减少皮疹,但远期疗效不理想,患者停药后容易短时间内复发[5]。另有研究提示慢性自发性荨麻疹的患者存在机体免疫功能失调[6]。研究发现患者体内Th细胞亚群分化失衡,Th1的功能出现下降等,Th2则表现为表达增加,Th1/Th2免疫失衡;此外,Th17细胞表达亢进,Th17细胞相关的IL-17、IL-23分泌的水平升高,由此释放了更多的炎症因子,加重了患者的炎症反应及免疫应答。这也提示通过调节慢性自发性荨麻疹患者的淋巴细胞亚群的功能,和给予针对Th17及IL-17、IL-23等的免疫治疗,可能是未来的研究方向。也提示了临床上对慢性自发性荨麻疹患者的治疗可以考虑使用免疫调节剂。

盐酸左西替利嗪口服液是一种新型的、具有独特抗组胺作用的药物,能有效拮抗H1受体,口服后快速起效,能起到快速抗组胺、抑制炎症的作用。盐酸左西替利嗪没有第一代抗组胺药物的中枢系统抑制效应,并且在对机体中组胺发挥拮抗作用的过程中,也抑制有关组胺递质和变态反应递质的释放,从而表现出良好的抗炎效果。胸腺五肽为免疫调节剂,是由5个氨基酸构成的寡肽,分子量679.77Da,胸腺五肽注射液可以通过调节细胞内环磷酸腺苷(cAMP)水平来诱导T细胞的分化,促使外周血中的T淋巴细胞发育成熟,同时增加白介素2、白介素3和α、γ干扰素等淋巴因子的分泌,进而增加T细胞上淋巴因子受体的水平。胸腺五肽还可以通过调节T淋巴细胞亚群的比例,使CD4+/CD8+水平、功能趋于正常。因此,胸腺五肽具有调节和增强人体细胞免疫功能的作用,有双向免疫调节功能[7]。

在临床疗效的比较中,两组方法用于治疗CSU均有较好的控制症状效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9.4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68.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后各项积分均比治疗前明显下降,治疗组总症状积分在治疗后下降的情况较对照组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提示左西替利嗪口服液和胸腺五肽联合治疗CSU能起到良好的协同作用,通过抗组胺治疗和免疫调节治疗明显提高了临床疗效。远期疗效方面,随访6个月治疗组的复发率为21.0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复发率42.1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明胸腺五肽能降低CSU治疗后的复发率,远期效果较好。在疗效观察过程中,两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

综上所述,左西替利嗪口服液和胸腺五肽联合治疗CSU疗效明显,能有效控制风团和瘙痒症状,且复发率低,不良反应少,远期疗效明显优于单用左西替利嗪口服液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左西风团胸腺
左西孟旦治疗心力衰竭的研究进展
箕的琴弦
左西孟旦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分析
左西孟旦治疗肺动脉高压老年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研究
胸腺增生的影像学研究进展
CO2激光联合胸腺法新治疗尖锐湿疣疗效分析
中药洗剂对慢性荨麻疹患者的应用效果观察
左西孟旦治疗重症冠心病所致心衰的临床疗效
玉屏风颗粒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对慢性荨麻疹的治疗效果分析
首份人类胸腺细胞图集问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