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汉语国际教育的现代汉语方位词研究

2020-07-18 15:59李函柯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20年7期
关键词:方位词单音节方位

在现代汉语中方位词可以用来表示为了表达空间概念。方位词的词性不一定,用名词介词和构词等。在整个句子中方位名词和后置介词主要是为了帮助构成句子的方位短语。现代汉语一英语母语的方位词表达有很大差异,目前在这方面的研究已初显体系,但还存在几点问题。需要先从问题着手,在分析汉语方位词,接着再通过汉语方位词和英语母语方位词的差异,得出学习现代汉语方位词的方法。

一、汉语方位词研究存在问题

(一)层面之间分裂

语言本身就具有复杂性,不是仅停留在某一个层面的。就比如在语音句法和语义等方面,他们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所以要研究汉语方位词,还必须要将其与其他几个方面联系起来。但就目前的方位词研究而言,研究角度大都是从某一点切入,对方为此的探讨未免有些狭窄。很多研究对它的分析没有把持全局思维,所以现代汉语的方位词语音、句法和语义几个平面相互割裂,难以实现词性和范围的统一。

(二)英汉对比研究不统一

面向汉语国际教育方面的现代汉语方位词研究,必须要将英汉方位词相对比。目前对于汉语方位词的研究,我们已经掌握了其来源、演变历程和其它大致情况。但从世界语言环境来说,现在对其的研究还没有构成完整体系。主要是从自身角度出发而没有关注到从全世界范围的角度,没有将汉语方位词和世界语言方位词联系起来。

(三)研究结果浅显

我们之所以进行理论研究,一个重要的用途就是将其运用于教学,对于方位词的研究,我们也认为要将其运用于教学。但一方面由于汉语本身的学习有难度,外国学生在学习时会有理解偏差,导致传授难度大。另一方面对汉语国际教育方面的方位词研究理论较少,只是停留在纠正偏差、改进教学方法层面,并没有对其进行深入研究[1]。

二、汉语方位词分类及特征

对于汉语方位词的研究,本文主要是从语音、语义和句法三方面来分析,以下是具体阐述。

(一)语音分类及特征

1.语音分类.。汉语方位词按照音节来划分,可分为单音节和双音节两类。在这其中,主要是对双音节方位词分为四大类。第一是前加“之”或“以”,古代汉语中方位词通常是名词,所以在他们之间要加上定语标记,即“之”或“以”,在其中加上这两个词读者能明白他们之间的领属关系。随着汉语的发展,方位词逐渐朝着后置词发展,这时候就不必带“之”或“以”此类的定语标志了。第二次在后加“头”“面”“边”,这三个字通常都是加在构词的后面,用做后缀。第三是并列,双音节方位词可有两个单音节方位词复合而成,合成的这个双音节分为此可单独使用。第四是其它表示方位词的词语,比如“周围”,“附近”等词语。

2.语音特征。单音节方位词需要依赖前面的词语来发音,不能单独出现,在韵律上读作轻声,如“船上”“桌子上”。双音节方位词可以单独使用,也不必像单音节那样,它对前面的词语没有依赖性,如“船上面”“桌子上面”。有学者将名词分为普通处所、一般处所词和绝对处所词,分类的标准是名词对方位词的依赖程度。普通名词有表示方位的意思是,必须在前面加上方位词;一般处所词可根据实际情况而定;绝对处所词谴责不需要加方位词,它已经具有很强的方位概念[2]。

(二)句法分类及特征

1.句法分类。学术界都认为方位词是从名词演变来的。早在前些年就有学者提出“操作性定义”这一概念。这概念的观点是,方位词产生于名词,如果有一个名词,它在句中可以单独有定语标记“的”,那这个方位词应该是属于方位名词的范围内。

2.句法特征。方位名詞的使用比较自由,在句子中可以充当主、宾、定、状语。在此时的句子中,“的”这个字不再是定语标记,而是带有某种指向性的意义。如果方位词在剧中没有做定语,而是起着句子主语的作用,那此时表达的就不是空间指向性,而是代指人物。

(三)语义分类及特征

1.语义分类。按照分类标准的不同,可将分位此分为几类。首先根据是否有位置参照点,可以将方位词分为位置和方向参照。根据方位词的性质,方位参照又可分为相对和绝对参照两类。

2.语义特征。早些年的学者提出了“定向性”与“泛向性”的概念。其中“定向性”是指方位词在句子中能够明确指出句子所要表示的方位,“泛向性”是指方位词对于句子所要表示的位置比较模糊,有较大的不确定性。接着有学者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空间区域范畴”的概念。在此概念的基础上,将方位词划分为地点域和方位域。当方位词具有地点域成分时,可以直接跟在“在”后面,充当宾语成分。方位域这是通过方位指向性来表示参照点的方向。方位词除了可以充当方位概念之外,还可延伸为表示时间范围等。

三、对汉语国际教育教材编写和教学的建议

(一)对教材的建议

1.语音角度。对于方位词学习来说,单音节方位词是学习的基础,所以在初级学习阶段,学习者应该接触大量的单音节方位词。熟悉了单音节方位词之后再在此基础上加“面”“里”字构成的双音节方位词。这样的学习难度适合中级学习者。而高级学习者则需要掌握“左右”“上下”构成的双音节方位词,此类方位词理解困难,学习难度大。

2.语义角度。对于初级阶段的学者来说,应该先掌握方位词用来表示空间的用法。根据人类语言的学习规律,从空间概念过渡到时间概念会更容易学习。所以在中级阶段,就可学习由方位词引申出的程度、范围等用法。到了高级阶段,一方面是再次深入的理解,由方位词引申出的其他含义,另一方面则是要深刻体会相同方位词之间表达的差异性。

3.句法角度。在初级阶段,学习者可以学习方位名词在句中作定、宾语以及后置介词构成的方位短语等。这样的学习规律在英语母语中也通用,学生学起来比较简单。在中级阶段,可学习方位词的隐现用法等理解容易偏差的知识。到了高级阶段,则需要掌握像兼类问题这样对汉语学习者要求水平很高的问题[3]。

(二)对教学的建议

相比于教材,教师是更形象生动的讲述,对外国学习者学习方位词来说是更重要的存在。方位词的学习比较复杂,有些用法对于汉语母语者来说是普通不过,甚至不足以提的,但对于英语母语者来说却是他们很难理解的。所以在方位词的学习中,要求教师要积极与学生互动,了解他们的学习困难,做好教学工作。在这里主要提出三点教学方法。

1.利用绘画,直观图示。直观图可以生动形象地表示方位词所要表达的含义。而方位词的最基本涵义就是用来指示方位的。对于这种对空间想象要求高的学习来说,单靠教师平面叙述,学生的学习难度是比较大的。教师不妨利用绘画和多媒体技术来给学生呈现出立体的效果。就比如一个方形盒子和一个圆球,通过简笔画和多媒体的形式,可以很形象直观地表现出,盒子上、盒子里和盒子下的概念。

2.循序渐进,不可操之过急。方位词的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切不可操之过急,在每一个阶段做好教学任务即可。对于初级学者来说,他们只要掌握好方位词的基本用法——空间概念即可。而到了中级阶段,选择需要学习,由方位词引申出来的另一些用法。高级阶段就可以学习方位词固定搭配、方位短语等。这一系列的学习过程是比较科学的,教师切记不可打乱学习规律,在初中级阶段不要过度引申,以免给学生学习造成困扰。

3.对比母语、突出异同。每个留学生的母语都不同,他们在汉语方位词的学习中遇到的难点也不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他们每个人的母语特征进行教学。比如可以挑出一些比较典型的母语和汉语方位词学习的不同之处,让留学生领悟到汉语方位词区别于他们母语方位词的独特之处。比如对于英语母语者来说,他们的母语与汉语方位词的最大不同之处就是语序、省略等,共通之处就是引申用法有用来表示时间、范围、程度等。

四、结束语

汉语方位词对于本国人而言,很多用法都是约定俗成的,在使用时也不需要遵从太多的规则。但是对于外国学习者来说,汉语方位词学习过于复杂,很多用法是“不言而喻”的,在学习时还要参照各种使用规则。对于汉语国际教育者来说,在教授汉语方位词时,需要严格探究汉语的方位词和留学生母语方位词之间的异同,通过比较不同之处发现汉语方位词的独特,再通过两门语言之间的共通性,帮助外国学者更好进行汉语方位词的学习。

参考文献:

[1]高麗娟.“互联网+”背景下美国文化适应模式在汉语国际教育中的应用研究[J].微型电脑应用,2019,35(5):52-54.

[2]罗堃.诗歌作品“在+NP+方位词”中方位词删略现象研究[J].华文教学与研究,2016,(2):68-77.

[3]佚名.汉语“前”“后”方位词的空间隐喻研究[J].九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109-112.

[4]韩韵秋.现代汉语反向方位词的不对称性研究——以“上、下”为例[J].新作文:教研,2018.000(001):P.83-84.

李函柯,北京外国语大学在读博士生。

猜你喜欢
方位词单音节方位
有讲究的方位词
语文单音节词教学初探
动物们的聚会
在农村小学语音教学中提升学生认读拼读能力初探
借助方位法的拆字
说方位
基于TMS320C6678的SAR方位向预滤波器的并行实现
汉语方位词研究
基于汉语方位词特点的二语教学策略——以“左”“右”为例
听音训练对汉语单音节听感清晰度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