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手复苏与机械复苏救治急诊心肺复苏临床疗效分析

2020-07-21 09:51刘爱兵颜建辉方向阳李荷明陈捷何鹤彬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49期
关键词:徒手心肺频率

刘爱兵,颜建辉,方向阳,李荷明,陈捷,何鹤彬

(东莞市滨海湾中心医院,广东 东莞 523900)

0 引言

心脏骤停在临床上是一种常见危重症,一旦出现心脏骤停,患者未能得到及时救治,严重损伤其脑部以及其他组织,而临床多采用心肺复苏进行救治[1]。现阶段,临床将心肺复苏分为两种,徒手复苏、机械复苏。徒手复苏主要指通过进行胸外按压进而达到复苏的目的,但该技术对按压人员要求较高,按压者的按压频率、力度以及深度均会影响患者复苏结果[2]。机械复苏则是借助机器进行按压,而机器按压频率、力度及深度通过设置具有一定稳定性,能够减少护理人员操作难度。本研究对本院抢救92例心脏骤停患者因采取不同治疗方案予以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研究经医学伦理会批准,选择2018年1月-2019年1月本院抢救92例心脏骤停患者临床资料,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资料不完整者,肝肾功能障碍者,免疫血液疾病者;按随机数表分为两组。对照组46例,男24例,女22例,年龄20-68岁,平均(45.16±3.27)岁,心脏骤停1-10 min,平均(4.37±0.54)min;研究组46例,男25例,女21例,年龄21-69岁,平均(45.28±3.33)岁,心脏骤停2-10 min,平均(4.43±0.45)min。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两组均开放静脉通道,常规予以呼吸机支持及气管插管等,每5 min给予肾上腺素,静脉推注,并行心电监护。对照组使用徒手复苏,选取2名经验较丰富的护理人员进行交替按压,按压深度保持至5-6 cm,按压频率保持为100次/min,在患者的胸骨中下方1/2-1/3处按压,且每2 min替换一轮护理人员,保证按压质量,但每次中断时间不可超过5s。研究组使用机械复苏,患者取平卧位,在其肩背间放置萨勃心肺复苏机背板,并在胸骨的中下段1/3处放置按压垫进行固定,同时将导管连接,按压频率设置为100次/min,按压深度5-6 cm。同时根据患者病情状况调节相关参数。

1.3 观察指标和评定。对两组自主循环以及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进行比较;对比两组生命体征,包括心率、收缩压、呼吸频率及血氧饱和度;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3]。

1.4 统计学处理。研究资料选SPSS 22.0软件分析,t行组间、组内比较,均数标准差()表计量资料;χ2行组间比较,百分比(%)表计数资料,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相关指标。研究组自主循环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2.2 两组生命体征。研究组心率与收缩压比对照组低,呼吸频率及血氧饱和度比对照组高(P<0.05),详见表2。

表1 两组临床相关指标比较()

表1 两组临床相关指标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 例数 自主循环恢复 自主呼吸恢复对照组 46 60.70±5.43 32.70±4.30研究组 46 46.25±5.05 23.66±3.89 t - 13.2165 10.5739 P - <0.05 <0.05

表2 两组生命体征比较()

表2 两组生命体征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收缩压(mmHg)对照组 46 109.66±12.64 21.81±4.30 84.17±4.73 90.33±7.86研究组 46 89.15±10.37 31.08±6.72 91.24±5.28 69.37±6.28 t - 8.5082 7.8807 6.7643 14.1300 P - <0.05 <0.05 <0.05 <0.05组别 例数 心率(次/min)呼吸频率(次/min)血氧饱和度(%)

2.3 两组并发症。研究组气腹、气胸及内脏损伤等并发症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3。

表3 两组并发症比较[n(%)]

3 讨论

近年来,由于我国人们饮食结构与生活习惯均发生巨大改变,导致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上升,以心脏骤停最为常见,若未能及时救治,可导致患者死亡[4]。目前,临床对心脏骤停患者多实施心肺复苏,通过按压患者胸外部,改善其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进而对其生命进行挽救。为探讨徒手复苏与机械复苏救治急诊心肺复苏临床疗效分析,本研究对本院抢救92例心脏骤停患者资料予以分析。

本研究显示:研究组自主循环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低于对照组;研究组心率与收缩压比对照组低,呼吸频率及血氧饱和度比对照组高;研究组并发症比对照组低。表明对急诊心肺复苏患者应用机械复苏术应用效果显著。分析原因:临床对心脏骤停患者多进行徒手复苏,不借助其他的医疗设备,易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5]。由于按压者操作水平有所不同,且按压时间长按压者容易引起疲劳,进而降低按压质量,同时,按压者徒手按压的频率、力度、深度均不相同,因此,无法保证每次按压质量。随医疗技术快速发展,徒手按压已被心肺复苏机逐渐取代,不会受人为因素的影响,能持续高质量的进行胸外按压[6]。由于机械复苏不会受人为因素的影响,根据病情实际情况将按压深度、力度、频率等相关参数进行调整,可保证每次按压有效;此外,进行持久稳定按压模式能有效避免或减少因胸外按压所造成的不良事件;同时,由于是自动机械胸外按压,可降低工作强度,更利于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并且,自动机械胸外按压不会出现疲劳,能够不间断进行循环按压,保证心肺脑血液灌注,进而使得缺血性损伤减轻;另外,机械复苏还能将通气加压同步进行,能使血氧分压迅速提高,不会影响心电监测及电除颤等,且该方式具有操作简单、快捷等特点,能节省人力,更利于医务人员有效救治[7]。受环境与例数等因素,两组远期效果有待研究。

综上所述,将机械复苏术应用于急诊心肺复苏患者中,其应用效果显著,与徒手复苏相比,能大大缩短患者自主循环及自主呼吸恢复时间,促使其生命体征平稳,减少并发症发生,临床上值得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徒手心肺频率
心肺康复“试金石”——心肺运动试验
中医急诊医学对心肺复苏术的贡献
处理器频率天梯
公安民警徒手抓捕技能浅论
《心肺血管病杂志》
振动与频率
徒手攀岩
徒手“撕开”原子弹
“心肺之患”标本兼治
徒手深蹲,练练你的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