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体社交技能训练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负性情绪及社会功能的影响

2020-07-21 09:51孙华赵婧婧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49期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量表因子

孙华,赵婧婧

(南京市青龙山精神病院,江苏 南京 211123)

0 引言

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是一种严重的精神障碍类疾病,抗精神病类药物是其主要的治疗方式,能够有效缓解精神症状,使患者病情处于康复期[1]。而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精神症状已经得到有效的控制,但是因为患者面临即将回归家庭和社会,常伴有焦虑、抑郁等多种情绪障碍[2]。这种情绪障碍进一步加重病情导致社会功能的退化,严重影响到患者回归社会的进程。因此,应加强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的护理干预。本研究旨在探讨团体社交技能训练在康复期精神分裂症病人康复治疗中的作用,有效减轻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患者的社会功能。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选择90例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入组标准:①疾病诊断要求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四版》(DSM-IV)②年龄25-55 岁;③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④排除躯体及脑器质疾病。病情稳定,且目前无复发迹象,即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及家属均知情,遵守活动保密原则。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90例病人随机等分为两组,研究组男27例,女18例,平均年龄(36.41±8.06)岁,对照组男26例,女19例,平均年龄(37.49±7.83)岁。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干预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护理,主要包括工娱疗法,设置音乐疗法,舞动,下棋,绘画以及农疗。观察组进行团体社交技能训练,具体方法如下。

1.2.1 成立干预小组:干预小组由取得心理咨询师资格证的主管护师和工作4年的护师助手各5名组成。活动开始前对小组成员统一进行活动内容、流程和目的培训。

1.2.2 活动规则和目标:将观察组病人随机分为5个小组,每小组9人,每组设立1名主管护师及1名护师助手。活动时间为每周1次,每次60-90 min,干预时间为8周,总计8次活动。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团体社交技能训练活动流程及内容见表1。活动培训目标:① 四项基本社交技能:倾听、表达积极地感受、提要求和表达不愉快地感受;②处理矛盾技能;③ 发起并维持谈话技能;④会谈技能。

1.2.3 活动注意事项:训练活动场所为安全、舒适的环境。训练活动形式:心理健康教育,团体心理治疗,其中穿插角色扮演、放松训练、音乐心理治疗等心理辅导方式。训练过程中护师保持中立,采用非评判性的语言鼓励病人,如“你说的很棒”、“请把掌声送给自己”等语言,通过不断鼓励病人,提高病人训练信心及积极性,确保病人能顺利完成活动内容。

1.3 观察指标

1.3.1 焦虑情绪:分别于干预前后应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中焦虑因子进行评价[3],该项目分值为0-4分,分值越高表明病人焦虑情绪越明显。

1.3.2 抑郁情绪:分别于干预前后应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中抑郁因子进行评价[4],该项目分值为0-4分,分值越高表明病人抑郁情绪越明显。

1.3.3 精神症状:分别于干预前后应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进行评价[5]。PANSS共30项,包括阳性量表7项、阴性量7项和一般精神病理量表16项。按精神病理水平递增的7级评分,分数越高,精神症状越严重。

1.3.4 社会功能:分别于干预前后应用住院精神病人社会功能评定量表(SSPI)共有12个条目,按0-4级评分,分值越高提示患者社会功能恢复越好,分3个因子:因子I:日常生活能力(含条目1-3),得分越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恢复越好;因子II:动性和交往情况(含条目4-8),反映患者的正常活动能力和交往情况,得分越高患者正常活动能力越强,交往情况良好;因子Ⅲ:社会性活动技能(含条目9-12),反映患者与社会活动有关技能,得分越高,患者的社会活动技能越好。研究者于入组前,干预周后分别对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阴性症状、阳性症状及社会功能进行测评。

1.4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21.0 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采用两独立样本的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病人干预前后焦虑因子、抑郁因子及SSPI评分各比较,见表1。两组病人干预前后PANSS量表评分比较,见表2。

3 讨论

团体社交技能训练能有效缓解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其自信心。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普遍存在孤独、焦虑、自卑、被动、冷漠无趣、缺乏自信、交流困难以及对即将回归社会的期待与恐惧等心理行为问题。团体社交技能训练是将一组同质患者在团体情境中共同进行心理和行为的学习。本研究采用团体社交技能训练为康复期精神分裂患者提供团体治疗环境,依据精神疾病的特点和病人的共性需求,合理设置训练内容和频次。通过放松训练、角色扮演、热身游戏、自信心训练,教会患者合理调节自身情绪和社交技巧。表2显示观察组病人的汉密尔顿焦虑和抑郁情绪量表优于对照组。考虑可能由于团体社交技能训练使病人学会了倾听及发起谈话、正确提出要求、处理矛盾技能及正确表达自己正性及负性情绪。通过反复练习,观察小组活动中榜样的行为,以及课后作业运用到与病友的实际交流中,这样增强了病人自我调适的能力,使病人学会了与他人交流,从而更好地融入社交活动。

表1 两组病人干预前后焦虑因子、抑郁因子及SSPI评分各比较()

表1 两组病人干预前后焦虑因子、抑郁因子及SSPI评分各比较()

注:1)与本组干预比较,P< 0.05;2)与对照组干预后相比较,P<0.05。

-0.829 -16.626 -0.374 -17.219 -0.634 6.029 P 0.411 0.000 0.710 0.000 0.530 0.000组别 例数 焦虑因子 抑郁因子 SSPI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观察组 45 3.11±0.31 1.04 ± 0.211)2) 3.09 ± 0.28 1.09 ± 0.281)2) 21.38 ± 2.19 29.33 ± 3.681)2)对照组 45 3.18±0.38 2.18 ± 0.381) 3.11 ± 0.31 2.11 ± 0.311) 21.64 ± 2.23 24.73 ± 3.761)t --

表2 两组病人干预前后PANSS量表评分比较()

表2 两组病人干预前后PANSS量表评分比较()

量表 例数 干预前 干预后 组间 组内阳性量表观察组 45 13.63 ± 3.69 7.49 ± 2.13 t= -0.442,P=0.661 t= 11.710,P=0.000对照组 45 13.96 ± 3.12 11.82 ± 2.32 t= -8.658,P=0.000 t= 23.140,P=0.001阴性量表观察组 45 22.87 ± 3.27 15.51 ± 3.46 t= 0.565,P= 0.575 t= 28.002,P=0.000对照组 45 22.47 ± 3.45 19.60 ± 4.31 t= -5.681,P= 0.000 t= 25.394,P=0.000一般精神病理观察组 45 34.09±3.36 25.27±4.04 t= -0.659,P=0 .649 t= 17.718,P=0.000对照组 45 34.42±3.47 30.69±4.96 t= -5.286,P=0.000 t= 6.052,P=0.000

团体社交技能训练有助于提高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功能。康复期精神分裂症病人因为长期不接触社会,其社会化功能明显退化。

局限性 本次研究仅限于住院患者,而且活动时间仅为8周,对于长期结局无法判定。今后的研究可以扩大样本量,并且延续到社区康复站,可以开展延续护理,以明确团体社交技能训练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改善的稳定性。

猜你喜欢
精神分裂症量表因子
我刊2021年影响因子年报
食品防腐剂治疗精神分裂症,靠谱吗
奥氮平在老年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中的成效分析
以患者为主的炎症性肠病患者PRO量表特异模块条目筛选
网络服装虚拟体验的概念模型及其量表开发
《公共体育服务政府供给社会期待量表》的编制与修订
PCC0104007在精神分裂症大鼠模型中的药学研究
一些关于无穷多个素因子的问题
拨开精神分裂症的迷雾
CSE阅读量表在高中生自我评价中的有效性及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