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后伸仰卧位训练缓解甲状腺术后患者不良反应临床疗效分析

2020-07-21 09:51谭爱群周海婷杨雪琴陈娟陈燊媛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49期
关键词:肩颈创口头晕

谭爱群,周海婷,杨雪琴,陈娟,陈燊媛

(广东省东莞市企石镇企石医院,广东 东莞 523500)

0 引言

一般来说,临床对甲状腺疾病的手术多采取患侧腺叶的部分或全部切除,个别患者还需实施区域淋巴结清扫,但由于甲状腺解剖位置较为隐匿,加上周围遍布神经、血管、组织等,稍有不慎,都可能累及邻近器官、组织,因此,为了手术的操作方便与安全,患者术中需要采取颈后伸仰卧体位来保证足够的手术视野[1-2]。为进一步观察颈后伸仰卧位训练对甲状腺术后患者的应用效果,本文择取了70例患者进行研究,现将研究内容阐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次研究从我院从2018年7月至2019年7月收治的甲状腺腺叶切除手术患者中择取了7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将他们分为等同的两份,分别命名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将所有患者依据“正反面抛掷硬币”的方法随机分入这两个组别。其中对照组男21例,女14例;年龄22-70岁,平均(56.32±6.89)岁;手术时间60-120 min,平均(90.64±35.26)min。观察组男20例,女15例;年龄23-69岁,平均(55.87±6.71)岁;手术时间62-125 min,平均(91.21±35.69)min。两组患者临床研究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条件:①符合甲状腺腺叶切除手术相关指征的患者;②知晓并自愿参与本研究的患者。排除条件:①患有心、肺等器官功能障碍、高血压的患者;②患有脊柱畸形、强直性脊柱炎等颈椎疾病的患者。

1.2 体位训练方法

1.2.1 对照组:常规颈后伸仰卧位训练。在患者肩背部垫放一个大小合适、弹性较佳的软枕,以便患者保持头部后仰(后仰幅度大约30°-45°),在头部两侧可给予夹板进行固定,此训练每日进行3次,每次持续15 min,于饭后2 h进行,训练强度应以患者实际耐受能力为准,若患者存在头晕、恶心呕吐症状,则应暂停训练;若患者合并患有颈椎退行性病变,则在训练过程中保持动作轻柔,以免损伤患者颈椎。

1.2.2 观察组。针对性颈后伸仰卧位训练:①制定针对性的颈后伸仰卧位训练计划。在患者入院之初依据其具体病情、身体条件和手术要求制定针对性的颈后伸仰卧位训练计划,训练时间从患者入院至实施手术,大约为1-3 d,每天训练3次,每次训练于患者饭后2 h开始,训练强度以患者耐受能力为准,避免引发患者头晕、恶心等不适感受,若有,需立即停止训练。训练计划实施。一对一”讲解示范。护理人员向患者及其家属仔细、耐心地讲解制定好的颈后伸仰卧位训练计划,通过当面示范的方式帮助其更好理解和掌握训练技巧;在患者实施训练计划的过程中,护理人员需每次在旁陪同指导,以帮助患者更好纠正错误体位,也可更好监督患者坚持完成训练。②训练第1天:先指导患者进行颈部放松、头部前后左右转动和肩关节转动等训练,每项训练持续2 min,随后开始第1次颈后伸仰卧位训练(于肩背部置放一个大小合宜、高度适中的软枕,以保证头后仰可接触到床面),持续时间为10 min,完成后休息并按摩颈肩部5-10 min,接着开始第2次颈后伸仰卧位训练,持续时间为20-25 min,完成后休息并按摩颈肩部5-10 min。③训练第2天:仍旧开始进行相关颈肩部放松运动,随后开始颈后伸仰卧位训练,若患者未有任何不适,则训练强度在第1天的基础上增加10-20 min;若患者无法耐受,则持续原有强度或适度缩短训练时间。④训练第3天:在原来2天的基础上延长30-50 min的训练时间,但仍需以患者的耐受能力为准,尽可能在术前达到每次能坚持1-2 h为宜。

1.3 评价指标

1.3.1 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包括创口渗血、头晕头痛、恶心呕吐、肩颈痛、腰背痛5项。

1.3.2 体位舒适度对比:可分为无不适、轻度不适、中度不适和重度不适4个等级,其中无不适指患者无需他人协助,可自己坚持完成手术体位,并未感觉任何不适;轻度不适指患者基本能自己维持体位,并仅有轻微不适感;中度不适指患者需他人协助才能坚持体位,并且感觉明显的疲惫感、头晕等症状;重度不适指患者无法坚持体位,且存在严重的烦躁、头晕、气促、呼吸困难等症状[3]。

1.4 统计学分析。本次研究中所有数据均通过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其中计数资料以(%)形式开展,通过卡方进行检验。P<0.05表示对比结果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如表1,两组患者术后发生创口渗血、头晕头痛、恶心呕吐、肩颈痛、腰背痛的概率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对比两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n(%)]

2.2 体位舒适度对比。如表2,两组患者体位的中重度不适感发生率存在明显差异,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对比两组患者的体位舒适度[n(%)]

3 讨论

甲状腺位处于颈部甲状软骨下方、气管的两旁,是十分重要的内分泌器官。近年来,随着人们对自我健康意识和临床诊断技术水平的提高,甲状腺疾病的诊出率也有明显上升幅度,包括甲状腺结节、甲状腺腺瘤、甲状腺癌在内的甲状腺疾病给患者造成明显的生理影响和生命安全威胁,实施手术治疗是当前临床最为有效的方式[4-5]。人体正常颈后伸的幅度大约在35°-45°之间,超过这个幅度则会因颈部过度后伸而导致椎管变得短缩、狭窄,进而增加了椎动脉的受压力度,影响到大脑的正常血液运行,从而使患者出现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呼吸困难等不适现象,个别患者还会因脊神经受到挤压而出现肩颈疼痛,若患者的不适症状反复发生与加重,还会影响到手术创口的愈合,导致切口疼痛、创口渗血、电解质代谢紊乱等不良反应,它们可以统称为脑循环紊乱综合征[6]。据有关研究资料可知,有将近9/20的甲状腺手术患者会因颈部过度后伸体位而在术后出现不同程度的脑循环紊乱综合征,其比例之高已经严重影响到患者的术后恢复,需要在术前对患者实施相对应的颈后伸仰卧位训练,以有效减少其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7]。据有关文献资料可知,在患者术前实施针对性的颈后伸仰卧位训练不仅有利于提高手术的成功概率,还可减少患者术后出现创口渗血、切口感染、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8]。由本文研究可知,观察组患者发生创口渗血、头晕头痛、恶心呕吐、肩颈痛、腰背痛的概率比对照组低,且体位舒适度要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我们术前实施针对性的颈后伸仰卧位训练效果显著,更利于患者坚持体位训练,减少不适反应发生率。

总而言之,对甲状腺手术患者术前实施针对性颈后伸仰卧位训练可缓解其术后不良症状,提高其治疗依从性,值得推广施行。

猜你喜欢
肩颈创口头晕
比缝合更好的创口封闭方法
防跌倒,当心直立性头晕或眩晕
头晕和眩晕有何区别
拯救低头族,告别肩颈酸痛
心灵创口贴
改良型创口贴
小伤口都能用创口贴 ?
都市“病患”解救包
老头晕
头晕晕的,好像中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