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供应室的质量控制预防医院感染的探究

2020-07-21 09:51黄远祥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49期
关键词:合格率器械供应

黄远祥

(苍梧县人民医院医院 感染管理科,广西 苍梧 543100)

0 引言

供应室对院内的各项用品进行清洗、消毒以及灭菌,是预防及降低院内感染率的重要科室[1]。其工作质量将直接影响整个医院的医疗护理质量,并直接影响到患者的生命安全[2]。供应室有效的工作管理,可降低院内感染发生的风险,我院将强化质量管理应用于供应室的工作管理中,进行临床平行对比试验,现将结果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我院供应室中实施强化质量管理的人员15人,将其作为观察组,2018年9月前我院供应室实施常规质量管理的人员15人,将其作为对照组。观察组,男3人,女12人,年龄22-42岁,平均(26.77±5.12)岁。其中专科学历者13人,本科及本科学历以上者2人;对照组,男2人,女13人,年龄21-43岁,平均(27.54±4.82)岁。其中专科学历者12人,本科及本科学历以上者3人。确保两组人员的年龄、性别以及学历等一般资料均没有明显差别,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给予对照组进行常规管理,确保医疗用品可顺利完成清洗、包装、灭菌以及发放的过程;观察组供应室人员实施强化质量控制管理:①工作分项责任制:将科室工作人员分成四组,每组选出一名组长,由组长对每个工作人员进行任务分配,分工做到细致无遗漏。形成环节责任制。应用弹性调配,增强组间配合度。②制定考核制度:每小组定期对组内人员进行培训,将管理理念深刻化并将工作失误进行总结,制定一套合理的奖惩制度后严格执行。③循环管理机制。每日由小组组长制定每日计划,由组员共同实施完成。对清洗、包装、灭菌以及发放的过程进行循环检查,对检查出的问题进行记录后着重检查弱处。④全程质控管理:a.回收质量管理在器械回收时,及时清点,观察器械性能是够良好,是否存在缺损,是否有锈斑及血迹存在,并详细核对,做好记录;b.器械清洗管理:对于可重复应用的器械,在清洗后应仔细检查,如有血迹或污迹残留,应将其去除后再清洗,以便于提高器械与消毒蒸汽的接触面积,提高消毒效果;c.包装管理:根据器械的性能将器械进行分类,并在分类前对器械的清洗度再次检查,确保器械上无锈斑或血迹残留。分类后,再次对器械的规格、数量、缺损情况进行核对,确保无误后再进行包装。包装内加入包装者的工作编号,以便于后期责任追溯,并将灭菌标签贴于包装包外部;d.灭菌质量管理:灭菌人员在对器械灭菌前,应先检查灭菌包标识的完整度和辨识度,确保无误后,通过高压蒸汽灭菌对其灭菌处理。灭菌结束后,再次观察、核对灭菌包数量、完整性、闭合性、干燥性、是否注明失效日期以及标识自己是否清晰。如灭菌包不合格,则将不合格原因做好登记,并给予改正,如灭菌包合格,可置于无菌架中;e.发放管理:发放前,对灭菌包的标签、日期以及包装完整性进行核对,按照灭菌顺序将无菌包发放,并要求临床科室对灭菌包的规格、数量自行检查,并签字,做到双保险;⑤信息工程。将每个物品进行编码输入电脑后,可随时监测物品的去向和流程。降低工作失误率,提高工作效率。

1.3 观察指标。随机选择100个医疗用品进行检查,对比实施前强化管理前后此100个医疗用品清洗、灭菌、包装以及发放的合格率。对管理前后分别进行1000次的不定时监测,对比监测期间院内感染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对本研究内所涉及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时均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计算,采用χ2检验进行样本率的比较,用()表示正态计量数据,采用t检验进行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以P<0.05表示。

2 结果

2.1 不同管理方法实施后科室工作合格情况。管理后,消毒供应室的清洗合格率、灭菌合格率、包装合格率以及发放合格率显著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表1 不同管理方法实施后科室工作合格情况[n(%)]

2.2 院内感染发生情况。管理后,两组院内感染发生率具有显著差异,且为观察组的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2。

表2 院内感染发生情况[n(%)]

3 讨论

近几年,院内感染成为人们重点注意的问题,供应室负责对院内医疗用品进行清洗、灭菌、包装以及发放的工作,环环相扣,任一环节出现失误将导致整个物流工作的失误[3]。故合理的管理方案尤为重要,常规的管理,工作人员责任感较差,不合理的规章制度导致工作人员配合度较低,工作质量较差,对院内感染的发生造成威胁[4]。现为探究何种管理方案可有效对院内感染发生情况进行预防,特做此研究。

本研究表明,管理后,供应室的清洗合格率、灭菌合格率、包装合格率以及发放合格率显著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院内感染发生率具有显著差异,且为观察组的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提示了,强化供应室的质量控制可有效提高供应室的工作质量。究其原因,强化管理是具有预测性、科学性的一种管理理念,将人力资源进行整合,提高利用率,与信息化进行结合,对器械进行全程化追踪,实施责任制,更好的追溯责任源,构建一体化。将该管理理念应用于供应室的日常管理中可提高工作人员的整体工作能力,利用科技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失误率,根据奖惩措施提高工作人员积极性和严谨性,通过严格的、反复的核对、检查,确保器械的灭菌度,将感染源进行有效控制,进而在提高科室整体的工作质量的基础上,预防了院内感染的发生率[5]。本研究与刘珍青发表于《实用临床医药杂志》中的《消毒供应室的质量控制与医院感染控制的研究》一文中观点一致,具有一定的可依据性[6]。

综上所述,在供应室的工作中进行强化管理,可显著提高科室的工作质量,降低工作失误率以及院内感染发生率,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合格率器械供应
无缝隙管理在手术室术后器械转运中的应用效果
供应足 需求旺 老百姓“菜篮子”拎得很舒心
2020年畜禽产品兽药残留抽检样品合格率99.49%
2020年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合格率达97.8%
供应趋紧,养殖户提价意向明显
春节畜产品供应面较为宽松
幼儿园自制体育器械的开发与运用
提高铝电解电容器合格率的多元化工艺技术
健身器械
我国生鲜乳连续7年三聚氰胺抽检合格率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