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二聚体联合CT血管成像诊断肠系膜上动脉栓塞的价值

2020-07-21 09:51张强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49期
关键词:肠系膜二聚体敏感度

张强

(晋中市第一人民医院 急诊科,山西 晋中 030600)

0 引言

临床上当肠系膜上动脉被心脏或近心端栓子阻塞后造成消化系统发生缺血坏死,出现剧烈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影响正常的消化吸收,当缺血坏死累及血液循环后,甚至出现休克[1]。因此早期更好的诊断肠系膜上动脉栓塞,及时治疗,可降低患者的死亡风险。为此本研究即探讨D-二聚体联合CT血管成像诊断肠系膜上动脉栓塞的价值,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收集2015年3月至2018年1月75例可疑为肠系膜上动脉栓塞的患者,男43例,女32例,年龄43-73岁,平均(56.86±4.44)岁。纳入标准:以剧烈腹部绞痛来急诊就诊,伴大汗,恶心、呕吐等症状。排除标准:明确原因的腹部疼痛、严重心脑血管疾病等。

1.2 方法。所有患者均抽血完善D-二聚体及CT血管成像。以最终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为金标准,评价两者对肠系膜上动脉栓塞的诊断价值。

1.3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22.0软件包。采用()表示计量资料,行t检验;采用百分数表示计数资料,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分析。75例可疑患者中确诊32例,占42.7%,为观察组;其余43例不是肠系膜上动脉栓塞,占57.3%,为对照组。

2.2 2组患者D-二聚体水平比较。观察组D-二聚体水平(0.41±0.13)mg/L高于对照组(0.21±0.09)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CT血管成像比较。37例可疑患者CT血管成像可见:肠系膜上动脉或其分支血管可见不同程度充盈缺损、突然中断、大量腹水、肠梗阻等。

2.4 D-二聚体联合CT血管成像的诊断价值。单独诊断:D-二聚体敏感度为81.25%,特异度为60.47%;CT血管成像敏感度为87.5%,特异度为79.07%;联合诊断:并联结果,敏感度为97.66%,特异度为47.81%;串联结果,敏感度为71.09%,特异度为91.73%,见表1。

表1 D-二聚体联合CT血管成像的诊断价值

3 讨论

临床上肠系膜上动脉供应诸如空回肠、回盲部、阑尾等3/5-4/5消化系统多个器官的血液[2]。肠系膜上动脉由于主干的口径比较大,同时呈倾斜角与腹主动脉相连,易于心脏及血管壁的栓子进入造成栓塞。肠系膜上动脉栓塞后病情进展损伤,危害较大,因此早期更好的诊断,缩短缺血的时间可以有效降低消化系统坏死的发生[3]。本研究分析肠系膜上动脉栓塞患者D-二聚体水平发现,该类患者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非肠系膜上动脉栓塞患者;且该类患者肠系膜上动脉或其分支血管可见不同程度充盈缺损、突然中断、大量腹水、肠梗阻等。本研究进一步分析发现D-二聚体并联CT血管成像对肠系膜上动脉栓塞敏感度为97.66%;串联的特异度为91.73%。可见不同的联合检验方案可以有效提高诊断价值。由于D-二聚体仅为常规抽血化验,易于操作,而与DSA相比,腹部CT血管检查采集时间短且属于无创检查,随着的技术的发展,分辨率及后处理技术水平日益提高,因此更适合患者的筛查

综上所述,本研究显示,D-二聚体联合CT血管成像对肠系膜上动脉栓塞有较好的诊断价值,早期诊断肠系膜上动脉栓塞并及时给予治疗,可以降低患者风险。

猜你喜欢
肠系膜二聚体敏感度
假体周围感染联合诊断方法的初步探讨*
降钙素原、D-二聚体联合SOFA评分对脓毒症预后的评估价值
VIDAS 30荧光分析仪检测血浆D-二聚体的性能验证
一种基于属性的两级敏感度计算模型
不孕症女性IVF助孕前后凝血四项及D二聚体变化与妊娠结局
D-二聚体及纤维蛋白原降解物水平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相关动脉自发再通的相关性研究
克罗恩病与肠系膜脂肪
腹腔镜与开腹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中低位直肠癌的对比研究
腹腔镜下横结肠癌全结肠系膜切除术的临床应用
以门静脉-肠系膜上静脉为轴心的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16例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