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玻璃体切割术后高眼压的护理效果评估

2020-07-21 09:51陈倩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49期
关键词:眼压满意率青光眼

陈倩

(河北省唐山市眼科医院,河北 唐山 063000)

0 引言

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玻璃体切割术的实施,可以挽救糖尿病患者的视力功能,但是该手术在术后发生高眼压的概率较大,发生率为5%-52%左右,如不能及时对上述问题进行处理,患者视力再次受到影响,可能造成手术的失败,如情况严重可导致失明,因此需要对术后的并发症进行及时的预防,保证手术治疗的质量。高眼压死的对发生原因主要是术后眼内填充、积血的残留[1],以及术后各项药物的使用,造成术后持续性的高眼压,引发视盘缺血、视神经萎缩,而糖尿病患者因为自身血糖的异常,视网膜以及视神经的耐受度受到损伤,疾病的发生率更高,因此需要在手术的过程中配合适宜的护理措施,提供围术期护理配合,提升护理质量,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借助随机抽取方式自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本院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中抽取130例,均实施玻璃体切割手术,后在抛硬币法下对样本数据中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实验组/n=65,基础资料如下:对照组纳入实验患者年龄26-82岁,男33例,女32例,平均(55.79±4.38)岁;实验组纳入实验患者年龄24-82岁,男36例。女29例,平均(53.95±4.26)岁。分析患者一般资料,两组无差异,P>0.05。

1.2 方法。患者术后需给予适宜的药物对眼压进行控制:如眼压在22-30 mmHg之间可使用0.5%马来酸噻吗洛尔滴眼液,2次/d;如眼压在40-50 mmHg之间使用1%布林佐胺滴眼液,3次/d;如眼压超过50 mmHg则联合1%布林佐胺滴眼液与0.2%酒石酸溴莫尼定滴眼液,2次/d[2]。常规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配合日常护理,遵医嘱进行药物使用,配合患者完成各项治疗。实验组增加优质护理,措施包括:①体位护理。如患者联合使用安奈德注入,则需要在24 h时间内使用半卧位是,防止药物沉积至玻璃体中央位置以及黄斑区域;如联合硅油以及惰性气体注入患者,需在术后2-4 h使用半坐卧位,之后及时改为俯卧位或者面朝下的头位,时间持续12-16 h以上,防止因为长时间俯卧造成的头部、胸部以及腹部受到压迫,出现强制性的疼痛;进行体位变换的过程中需要掌握合适的方法,因硅油或者惰性气体比重高于水,如采用俯卧的体位,则需要h将眼睛进行后移,协助患者使用头低坐位,俯卧位等姿势,减少神经受到压迫,防止高眼压的发生[3]。②护理中自主刀医生处获取患者更加全面的信息,包括麻醉方法、手术过程以及术后需要注意的事项,对于患者术中、术后的不适反应进行全面的记录,便于对术后眼痛、呕吐以及高眼压引发的上述症状进行辨别,可及早进行控制。护理人员在术后需加强巡逻,观察患者的细微变化,做到每日进行眼压的监测,监察室视力并分析角膜的反应等,对高眼压进行控制[4]。③对于药物进行合理的使用,在发挥最佳药效的同时,控制不良反应。在给药前需要进行严格的消毒操作,防止出现交叉感染,严格执行用药的种类、时间以及次数;充分掌握药物的各项性能以及合理配伍,例如马来酸噻吗洛尔滴眼液属于非选择性的β-肾上腺能受体阻滞剂,使用后造成心率减少,并使支气管平滑肌收缩,因此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不可使用该药物。④因为眼部缺血或者炎症的反复刺激,造成青光眼等发生,因此需进行适宜的干预,一旦发现症状,及时通知医生,联合个体化以及联合治疗,提升疾病的控制质量。同时增加适宜的心理护理,保持心情放松,防止情绪波动造成的治疗问题,控制眼压,坦然面对术后并发症,提升护理满意率[5]。

1.3 观察指标。首先,对患者术后并发症率进行分析,术后的并发症包括高眼压、新发青光眼。其次,对患者护理的满意率进行对比,获取满意例数、比较满意例数以及不满意例数,计算满意率=(满意例数+比较满意例数)/组间例数。

1.4 统计学处理。本次效果数据使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分析,计算资料使用P检验,χ2表示有效率,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术后并发症率比较。实验组高眼压发生率、新发青光眼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2.2 两组护理满意率对比。实验组护理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2。

表1 两组术后并发症率比较[n(%)]

表2 两组护理满意率对比[n(%)]

3 讨论

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玻璃体切割术在实施之后患者存在一定概率的高眼压发生率,同时因为药物等频繁的使用,发生青光眼的概率也较大,可能出现手术治疗的失误,对患者的视力恢复造成非常不利的影响,因此需要及时进行控制。药物的使用虽然可以对发生率进行降低,但是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在进行治疗的过程中配合规范化的护理措施,对高眼压以及并发症进行更加理想的控制[6]。

上文数据分析可见,实验组高眼压发生率为4.62%,新发青光眼率为3.08%,显著低于对照组18.46%、15.38%,实验组护理满意率为96.92%,显著高于对照组84.62%。分析原因:优质护理中重视体位护理,对于患者术后的体位进行关注,结合手术情况为患者选择合适的体位,防止手术过程中患者因为体位不当造成眼部神经的损伤,促进眼周血液循环,缓解眼痛以及肿胀,提升护理的质量[7];护理中对药物使用进行规范,更加全面的了解药物的适用范围以及禁忌症,充分考虑患者自身的疾病情况,保证药物使用的质量,并且防止因为药物使用造成的并发症;手术实施之后可能出现青光眼等并发症,需进行适宜的干预,充分了解青光眼相应的症状表现,结合患者的情况进行疾病的治疗,配合个性化的护理措施,全面提升护理质量。同时对患者情绪进行疏导,保持心情的愉悦,提升护理满意率[8]。

综上所述,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在实施玻璃体切割术之后采用优质护理各项措施,可对术后的并发症进行控制,维持较为理想的护理满意率,推广价值高。

猜你喜欢
眼压满意率青光眼
青光眼问答
眼压自测法——指测法
“青光眼之家”11周年
防治青光眼,别只盯着眼睛看
轻压眼球自测眼压
不同抗青光眼眼药对开角型青光眼 h眼压的影响观察
探讨生长抑素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的临床护理干预
40岁以上人群青光眼患病率为2.6%
米诺环素治疗急性逆行性牙髓炎的疗效探讨
正常眼压性青光眼24 h眼压测量的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