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护理干预对放射科护理纠纷发生率及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作用

2020-07-21 09:51孙翠兰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49期
关键词:放射科危机护理人员

孙翠兰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八医院 门诊部,河南 开封 475003)

0 引言

放射科是临床上必不可少的科室,由诊断-护理-技术组成,为临床提供X线、CT和MRI等相关检查,在患者的病症诊疗中具有很高的诊断价值。放射科护理人员,协助患者完成各项检查,并告知相关注意事项,以及患者的病情观察等,其中可能中存在不安全性因素,致使临床护理工作的开展中,出现护理差错等情况[1]。危机护理干预模式是对护理期间可能发生的问题加以预防,有助于降低危机事件的发生,本文中,对我院放射科治疗的患者予以危机护理干预模式,现做报道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采集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在我院放射科治疗的12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61例。研究组:男42例,女19例,平均年龄(49.61±3.12)岁;对照组:男40例,女21例,平均年龄(49.52±3.61)。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模式。告知患者检查前后相关注意事项没辅助患者进行相关检查,加强对患者生命体征监测。

1.2.2 研究组:予以危机护理干预模式。①制定危机评估表。由护士长以及主任医师等成员,结合影像检查中,患者的症状等进行针对性强的评估标准,并分析可能出现的危机因素(意外跌倒、药物过敏反应、高危因素等),并加以相关的护理措施加以预防。护士长以及资深的护理人员应总结临床经验,加强发现问题的能力,对放射科护理工作中的薄弱环节,进行加强和改正,提供专业化的服务患者[2]。②建立健全危机管理制度。根据临床经验与护理经验,分析护理危机事件的诱因,医护人员共同制定针对性强的相关制度以及管理措施,建立有效的危机管理制度(应急预案、危急值项目登记等);临床护理人员应严格执行,降低危机事件的发生,定期组织业务培训等,加强护士的危机意识,使患者可以得到更优质、更完善的护理服务。③加强患者健康教育。患者在面对陌生的医疗环境中,对新环境的陌生感较强烈,帮助解除患者的紧张感、焦虑等不良情绪,疏导不良情绪的同时,建立与患者良好的关系,耐心向患者讲解注意事项、健康指导、检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等,了解患者的既往史,增加患者治疗中的依从性以及配合度,帮助患者更好地进行后续的治疗、疾病康复等。④强化监督管理。护理人员需通过患者的病情以及理论分析制定出相应的危机预防措施,建立应急预案以及不确定因素导致的并发因素予以积极预防,强化制度监管管理,病房护理单元内,成立危机管理小组,定期对病房内患者进行危机评估,不断完善、补充危机相关制度。⑤加强专业知识培训,临床上新护理人员逐年增加,新护士的临床护理经验不足,对可能发生的预见性因素不能及时、有效的分析及护理;部分护理人员的服务意识不高、表情冷漠等,影响忽视的服务质量,同时,降低了患者的尊重感、影响患者的情感舒适度,可能增加患者的不良情绪;培养护理人员的责任感以及服务意识,友好的态度帮助患者、解答患者的疑惑,加强理论支持培训、业务查房等模式,培养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⑥加强心理状态的评估,请与患者沟通,及时了解患者的情绪变化,及时予以相应的心理指导,耐心向患者介绍相关检查以及疾病的康复指导,帮助患者正视疾病、建立战胜疾病的信息,帮助患者解除心中的疑惑以及个性化的心理疏导。⑦加强护理人员应变能力,强化忽视的安全意识、抢救意识。学会观察患者可能存在的危害因素,积极做好病人的观察以及穿刺部位的护理,加强对危重症患者的危机因素的观察与护理[3]。

1.3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护理纠纷发生情况、生活质量(采用QLQ-C30量表评定[4])满分为100分,分数越高,表明生活质量越高。

1.4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23.0统计软件对数据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差异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法。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纠纷发生情况,见表1。

表1 观察两组护理纠纷发生情况[n(%)]

2.2 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见表2。

表2 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

表2 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

组别 n 情绪 角色 社会 认知 躯体 总健康研究组 61 85.26±9.29 82.35±8.32 82.64±7.56 84.53±7.63 86.32±4.63 82.24±9.56对照组 61 70.68±10.17 72.86±9.39 71.32±10.62 70.43±11.46 76.35±9.93 70.32±11.23 t-7.23 7.46 8.65 10.23 5.46 6.65 P-<0.05 <0.05 <0.05 <0.05 <0.05 <0.05

3 讨论

随着现代化技术的发展,临床上放射科的核心职责,为临床诊断提供影像学检查,随着放射科技术日益普及,检查需求量增加,护理人员的工作强度逐渐增加,对技术水平、专业能力等医疗水平有着严格的要求,同时医疗管理矛盾护理行为风险也逐渐增加,需要具有思维快速、全方位危机因素分析的能力[5]。在现代化的医疗环境中,放射科医疗、设备技术越发先进,药物剂量、种类等逐渐增多,可能出现一些潜在的危害因素。因此,在放射科护理中,加强危机护理干预模式尤为重要,通过加强护理人员的应变能力、注重患者的心理护理,通过加强危机护理意识,制定相关制度,为患者分析更好地护理服务[6]。

本研究表明,研究组护理纠纷发生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生活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通过加强患者的健康教育、心理护理模式、制定相应的制度以及评估量表等护理模式,预知分析患者可能存在的危机因素导致的临床症状,提前予以相应的护理措施,可有效降低临床上出现护理服务差、告知不全面等,有利于提升医疗环境整体的服务质量。

综上所述,在放射科护理中实施危机护理干预模式,有效降低护理纠纷发生率,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放射科危机护理人员
FRCR资格考试解剖模块对我国放射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影像解剖教学的启示
我国放射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现状的调查与思考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隔离病区护理人员希望水平、心理健康及其影响因素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期间放射科应急防控管理方案的探讨
护理管理者如何保护和调节护士的身心健康
脑外科护理人员必须加强自我保护及预防护理纠纷
护理人员奖500被批“寒酸”
放射科工作人员的防护
高等教育的学习危机
“危机”中的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