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特异抗原、增殖细胞核抗原与前列腺癌临床特征相关性分析

2020-07-24 12:11郭苒
江西医药 2020年7期
关键词:前列腺癌前列腺分化

郭苒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检验科,洛阳 471000)

前列腺癌一种男性常见恶性肿瘤[1],占据男性泌尿生殖系统恶性肿瘤第2位,且发病趋势具有明显的地域特点,即农村高于城市。目前关于前列腺癌发生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可能与遗传、慢性炎症反应、致癌基因等密切相关[2]。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PSA)是诊断前列腺癌重要参考指标,但敏感度及特异度较低,容易造成假阳性。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仅存在于正常的增殖细胞及肿瘤细胞中,是一种特异性的核酸蛋白,能较好地反映细胞增殖状态。已有文献证实PCNA在诊断恶性肿瘤上有重要价值[4]。本研究通过检测其血清PSA、PCNA水平,探讨两者与良性前列腺癌患者临床症状的关系。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前列腺癌患者100例,年龄55-81岁,平均年龄(62.8±3.14)岁,病程 1-4 年,平均病程(2.51±0.25)年;分化程度:低分化 38 例、中分化49例、高分化13例。临床Jewett-Whitmore-Prout分期:A期51例、B期30例、C期19例,将其纳入观察组。另选同期确诊的10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年龄 55-80 岁,平均年龄(62.84±3.17)岁,病程1-5年,平均病程(2.58±0.27)年,将其纳入对照组。两组患者的年龄及病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诊断标准:符合WHO制定的前列腺癌或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相关诊断标准[6]。纳入标准:⑴知情同意;⑵自愿参加;⑶病理确诊。排除标准:⑴合并其他恶性肿瘤患者;⑵认知功能障碍患者;⑶严重感染患者;⑷免疫功能紊乱患者。

1.2 方法 于入院次日抽取患者空腹肘静脉血3ml,离心处理后留下血清。采用微粒子免疫分析法检测患者血清PSA水平。PSA正常参考值≤5.0ng/mL。将所得数据按照≤10ng/mL为1级;10-20 ng/mL(含 20 ng/mL)为 2 级;20-50 ng/mL(含 50 ng/mL)为3级;50 ng/mL以上为4级进行统计。

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患者血清PCNA表达情况。方法是采用细针抽取病变组织,10%甲醛固定标本,常规切片后采用石蜡包埋,采用PCNA鼠抗人单克隆抗体处理标本。PCNA表达判定:PCNA阳性表达着色主要分布在胞质,显示为棕黄色颗粒。每片标本需连续随机观察10个高倍视野,每个视野连续读取500-10000个细胞,获取表达平均值。所得结果参考阳性细胞所占总细胞数量的比重进行解读。阴性(-):阳性细胞比重低于20%;弱阳性 (+):阳性细胞比重在20%-50%;阳性(++):阳性细胞比重在 51%-70%;强阳性(+++):阳性细胞比重大于70%。

1.3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资料使用SPSS28.00软件分析,计量资料以(±s)形式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的组间比较采用秩和检验;采用Spearman相关进行关联分析。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血清PSA、PCNA表达情况比较 观察组与对照组的血清PSA、PCNA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

表1 两组患者血清PSA、PCNA表达情况比较(n)

2.2 血清PSA分级与前列腺癌临床特征分析 结果显示,PSA分级与年龄及淋巴结转移无关 (P>0.05),与组织分化程度、临床分期有关(P<0.05),见表2。

表2 血清PSA分级与前列腺癌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分析(n)

2.3 PCNA表达与前列腺癌临床特征分析 结果显示,PCNA表达与前列腺癌患者年龄无关 (P>0.05),与组织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有关(P<0.05),见表3。

表3 PCNA表达与前列腺癌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分析(n)

2.4 血清PSA、PCNA在前列腺癌患者中的相关性分析 结果显示,血清PSA分级与PCNA表达呈正相关(P<0.05),见表4。

3 讨论

表4 前列腺癌患者血清PSA和PCNA的相关性分析

前列腺癌发病率较高[7],临床表现为下腹疼痛、尿不尽等,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及生命健康。血清PSA是前列腺上皮特异性标记物,与前列腺癌分化程度呈正相关。血清PSA相对分子质量为35000[8],含有343个氨基酸的糖蛋白,主要由前列腺上皮细胞产生。正常情况下富含PSA的前列腺体的腺泡与淋巴系统间存在内皮构成的屏障,很少会通过淋巴系统进入血液循环。所以正常机体的外周血中PSA浓度很低。PCNA是一种酸性核蛋白,与细胞增殖关系密切。PCNA是细胞核内DNA所必需的一种核蛋白,在静止期的细胞中含量较少,可对DNA复制起到调节作用,是反映细胞增殖的重要生物学指标。马玉姗等[9]发现,PCNA在前列腺癌组织中阳性表达少于正常组织,血清PSA水平则高于正常组织。PCNA作为细胞增生活性研究的生物标记物可用于常规病理组织研究,且临床价值较大。PCNA染色阳性部位在细胞核,其含量多少克反应细胞DNA复制的活跃程度。梅傲冰等[10]将血清PSA水平进行分级后发现,血清PSA分级与PCNA阳性表达呈正相关。PCNA用于泌尿系肿瘤时间不长,与肿瘤分级、分期的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

本研究分别采用微粒子免疫分析法检测患者血清PSA水平及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患者血清PCNA表达后发现,前列腺癌患者的血清PSA分级、PCNA表达与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不同,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随着前列腺癌病理分级增高,癌细胞分泌PSA能力明显下降。其中PSA分级大,PCNA高表达,提示前列腺癌患者PSA水平较高,但PCNA含量少。PCNA单克隆抗体检测方法及设备较简单,阳性结果值得肯定[11,12],可用于细胞形态学评价。进一步分析发现,血清PSA分级与前列腺癌组织分化程度、临床分期有关,其中高分化、高分期患者的血清PSA水平高。而PCNA阳性表达除与前列腺癌组织分化程度、临床分期有关外还与淋巴结转移有关,其中高分化、高分期、淋巴结转移患者的PCNA强阳表达少,弱阳及阳性表达较多。从发生角度上讲,前列腺癌源于前列腺的分泌上皮,癌变的腺体基地细胞缺失是其重要特征[13,14]。前列腺癌发生后前列腺组织结构及原有生理屏障完整性遭到破坏,导致基底膜细胞层缺失或不完整,使得血清PCNA浓度增加。相关性分析发现前列腺癌患者血清PSA分级与PCNA阳性表达呈正相关(P<0.05)。Venclovas Z等认为[15]PCNA指数超过5%,则预示预后不良。自血清PSA及PCNA用于临床以来,许多前列腺癌患者得以早期确诊,但血清PSA水平在4~10ng/ml时很难与前列腺增生症鉴别,因此需要同时检测PCNA。

综上所述,联合检测血清PSA及PCNA表达能反映前列腺癌分期、分化及淋巴结转移情况,有利于临床诊断病情,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

猜你喜欢
前列腺癌前列腺分化
两次中美货币政策分化的比较及启示
分化型甲状腺癌切除术后多发骨转移一例
治疗前列腺增生的药和治疗秃发的药竟是一种药
前列腺良恶性肿瘤应用DCE-MRI鉴别诊断的作用分析
鲁政委:房地产同城市场初现分化
MTA1和XIAP的表达与前列腺癌转移及预后的关系
前列腺癌,这些蛛丝马迹要重视
治疗前列腺增生的药和治疗秃发的药竟是一种药
与前列腺肥大共处
前列腺癌治疗与继发性糖代谢紊乱的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