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血者血清学与核酸联合检测结果分析

2020-07-24 12:11张国良张富强钟展华严凤好
江西医药 2020年7期
关键词:献血者核酸试剂

张国良,张富强,钟展华,严凤好

(广东省惠州市中心血站,惠州 516003)

血液安全是输血界面临的主要难题,核酸检测是目前公认能减低窗口期及低病毒载量血液感染的有效方法之一,2019版 《血站技术操作规程》已明确规定,采供血机构可以采用一遍酶免一遍核酸的方法对献血者血液进行检测,但如何选择合适的酶免试剂是各采供血机构实验室需谨慎考虑的问题。本研究通过对本站献血者血清学和核酸检测的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为酶免及核酸试剂的合理选择提供理论依据,现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惠州市中心血站2016年3月-2018年12月无偿献血者标本共193634份,年龄18-60岁,外采体检合格,HBsAg初筛阴性,血红蛋白(硫酸铜比重法)达标。每位献血这留取EDTA-K2抗凝管2管 (1管无分离胶用于血清血检测,1管有分离胶用于核酸检测),核酸标本采集后4h内离心(3000g15min),并于72h内完成各项检测,不能完成的,置于-20℃保存不超过7d。试剂 :ALT(迈瑞),HBsAg(新创,万泰),抗-HCV(万泰,Ortho),抗-HIV(万泰,Sorin),抗-TP(万泰,科华),HTLV(万泰),核酸HBV/HCV/HIV1三联检测试剂及多项拆分试剂(华益美)。所有试剂均在有效期内使用。仪器 :BS420生化分析仪(迈瑞),STAR全自动加样仪 (瑞士HAMILTON),FAME24/20全自动酶免分析仪(瑞士HAMILTON),340RT酶标仪(瑞士ANTHON),Ampli STAR全自动核酸提取仪 (瑞士HAMILTON),ABI7500荧光定量PCR扩增仪(美国ABI)。所有使用的仪器设备均按要求保养维护,在正常状态下工作运转。

1.2 方法 按要求对标本进行离心处理后,分别用两个不同厂家试剂、不同加样器和酶免处理系统对HBsAg,抗-HCV,抗-HIV,抗-TP 4个项目进行初复检酶免检测,HTLV只做1遍,按试剂说明书和实验室SOP进行操作。结果为反应性的标本剪血辫双孔复查,复查任一孔有反应性判阳性,双孔阴性判判阴性。ALT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 (速率法),检测值>50 U/L需复查,复查值仍超过50判为异常。核酸检测:采用8人份混样的检测模式对酶免双阴性和单试剂阳性的标本进行HBV-DNA、HCV-RNA、HIV-1 RNA三联核酸检测,混检无反应性判核酸阴性,有反应性的标本需进行拆分鉴别,拆分有反应性判该项阳性。

1.3 统计分析 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按检验水准a=0.05进行卡方检验。

2 结果

2.1 血清学检测情况 2016年3月-2018年12月共检测无偿献血标本193634份,血清学检出不合格16055例,总体不合格率为8.29%,年度间不合格率有统计学意义。6项指标各年度不合格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016年3月-2018年12月惠州市无偿献血者血清学检测结果比较[例(%)]

2.2 核酸检测情况 近3年时间共对188648份酶免阴性及单试剂反应性标本进行核酸8人份混样检测,拆分出324份阳性标本,拆分阳性率为57.0%,总体阳性率为0.17%,且有逐年上升趋势。见表2。

表2 2016年3月-2018年12月惠州市无偿献血者核酸检测结果比较

2.3 血清学阴性及单试剂反应性标本核酸检测结果 在核酸拆分阳性的324份标本中,有31份是血清学单试剂阳性,其中HCV-RNA 3份,HIVRNA 2份,HBV-DNA 26份;血清学阴性标本中拆分出的293份均为HBV-DNA阳性,未检出HCVRNA和HIV-RNA阳性标本 。见表3。

表3 血清学阴性与单试剂反应性标本核酸检测情况

3 讨论

血液筛查是减少输血相关病毒传播的主要途径,血清学方法在很长一段时间发挥重要作用,但由于病毒亚型、病毒变异、免疫沉默式感染等原因,血清学试剂窗口期引起的漏检现象仍无法解决[1,2]。随着检测技术的不断更新、发展,新的技术应运而生,核酸检测在缩短窗口期方面的作用也得到了肯定,国家卫健委要求在2016起年全国开始实施核酸血筛,血清学与核酸联合检测被公认为目前最佳的血液筛查模式[3]。

从本中心血站2016年3月-2018年12月的检测数据看来,这几年的血清学总不合格率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ALT异常仍然是血液报废的主要原因,异常率超过5%,为减少血液浪费,有必要在献血前对献血者进行ALT筛查。已有的研究表明,HTLV在其它国家沿海地区有较高的流行率[4],为了得到我国人群的分布资料,广东省被列为抽检省份,对献血者进行筛查。从本站的筛查结果来看,阳性率为6/万,送广州血液中心确诊阳性率约为2/10万,全省的流行率大致相同,是否有必要继续筛查有待大数据的收集分析及进一步探讨。HBsAg和抗-HCV的阳性率在2018年略有下降,究其原因,HBsAg在2017年底更换过一种试剂,新试剂假阳性率有所降低;抗-HCV试剂没换,但厂家建议在加样后进行震荡混匀再放入酶免系统处理,假阳性率也得到了一定的改善。抗-HIV的确诊阳性数则有逐年增加的趋势,可能与人群中的感染率上升有关。鉴于酶免试验各环节容易受到干扰因素的影响,单试剂反应性标本中有相当部分是假阳性,这一点已成为各实验室的共识[5],由此而造成合格献血者的无辜被淘汰及对血源招募产生的不良影响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因此有必要出台制定合理的献血者风险评估及重新归队策略,以减少献血者流失。

核酸检测的188648份标本中,汇集反应性568份,拆分出324份,拆分阳性率57.0%,高于田耘博报道的37%[6],和程卫芳报道的59%[7]接近,这可能与不同实验室所选的试剂和核酸检测系统不同有。有研究表明,经超浓缩处理后,HCV、HBV病毒含量可提高至原来的4.7±1.43和5.92±1.98倍,对于核酸检测的灵敏度和鉴别阳性率的提高有一定帮助[8]。本站核酸总体的阳性率为0.17%,高于南京[9]、重庆[6]等地区,与安徽[10]比较接近,但低于江西抚州[11,12],主要是HBV阳性,广东是乙肝高发地区,人群中的病毒携带者较高,且由于病毒变异和隐匿性乙肝感染(OBI),部分感染者的血清学标志物浓度较低难以检出,核酸检测是很好的补充手段。虽然本站实施的是酶免单阳和阴性的标本才做核酸的检测策略,但是,我们在工作中也发现,有的酶免试剂双阳性的标本拿去做核酸单拆,结果却是阴性的。无论是酶免检测的假阳性还是核酸检测的假阴性,这都提示了核酸检测不能替代血清学检测,两者在降低输血相关病毒感染风险中的作用应该不是简单的互补[5]。在合理选择筛查方法的基础上,对献血者进行必要的追踪、采取进一步实验室确诊手段,制定适宜的屏蔽与归队策略都是保证血液安全的重要举措。

猜你喜欢
献血者核酸试剂
全员核酸
核酸检测点上,有最可爱的平江人
第一次做核酸检测
[聚焦6·14]世界献血者日来临前,了解一下无偿献血流程吧
国产新型冠状病毒检测试剂注册数据分析
检验科试剂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核酸检测
影响单采献血者保留的相关因素分析
环境监测实验中有害试剂的使用与处理
一例机采频繁报警献血者的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