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院门诊慢性乙型肝炎单纯购药患者处方调查与分析*

2020-07-28 05:27郭文娟史国琴古殿杰滕月鹏缪苗苗
中国药业 2020年14期
关键词:购药保肝不合理

郭文娟,史国琴,古殿杰,滕月鹏,缪苗苗,王 丹

(1. 甘肃省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药剂科,甘肃 兰州 730046; 2. 陕西省西安市第一医院药剂科,陕西 西安 710002)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全球约20 亿人曾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BV),其中2.4 亿人为慢性HBV 感染者;据推算,我国慢性HBV 感染者约9 300 万例,其中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约2 000 万例[1-2]。CHB 的治疗目标是最大限度地长期抑制HBV 复制[2],患者需长期规律服用抗病毒药物。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门诊CHB 患者较多,多数为单纯购药,故有必要对其用药情况进行分析,以总结其用药规律及发现存在的问题,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抽取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门诊2018 年CHB 患者处方。患者的病情均处于稳定期,伴或不伴有肝硬化;均为门诊单纯购买防治CHB 所需药物。排除需静脉输注药物(如人血白蛋白、舒肝宁注射液),以及仅开具保肝类药物或合并其他疾病,购买的药物不用于CHB 的防治。

1.2 方法

依据《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2015 版中国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对处方药物临床使用的适宜性(包括用药适应证、药物选择、给药途径、用法用量、药物相互作用、配伍禁忌等方面)进行评价。

2 结果

2018 年,医院门诊CHB 单纯购药患者处方数占总处方的26.17%(27 771/10 6101),其中男性患者为女性患者的2.17 倍,平均年龄46 岁。单纯抗病毒治疗的处方共13 053 张,占单纯购药总处方的47.00%。抗病毒治疗的同时合并辅助用药的处方共14 718 张,占单纯购药总处方的53.00%。详见表1 至表3。

表1 患者基本情况(n=27 771)

表2 单纯使用抗病毒药物情况(n=27 771)

表3 合并辅助用药情况(n=27 771)

2018 年,CHB 单纯购药患者共花费1 393.51 万元,占总费用的27.9%。其中,抗病毒类药物花费1 004.73 万元,保肝类辅助药物花费388.78 万元。不合理处方占14.97%(4 156/27 771),主要表现为用法用量不适宜(1 764 例,42.44% ),联 合 用 药 不 适 宜(1 305 例,31.40%),选药不适宜(1 087 例,26.15%)。

3 讨论

3.1 患者基本情况

本调查中发现,男性患者数超过女性患者的2 倍,与既往文献报道一致[3-5]。同时,根据WHO 对各年龄段界定的标准,患者年龄段排名前3 的分别为中年(45 ~59 岁)、青年(≤40 岁)、老年(60 ~74 岁)。这可能与成年男性社会交际活动广、暴露于危险因素机会多、感染机会大有关[6]。同时,由于成年男性抽烟、喝酒较女性多,肝脏负担重,也增加了发病概率[7]。

3.2 处方用药情况

《指南》[2]推荐的治疗药物有干扰素和核苷(酸)类似物(NAs),其中干扰素包括干扰素-α(IFN-α)和聚乙二醇干扰素-α(PegIFN-α),NAs 包括恩替卡韦(ETV)、替诺福韦酯(TDF)、替比夫定(LDT)、阿德福韦酯(ADV)、拉米夫定(LAM),无论是HBVe 抗原(HBeAg)阳性还是阴性的CHB 患者,初始治疗都优先推荐ETV,TDF,PegIFN-α。该院选药以恩替卡韦分散片和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夫酯片居多,情况与《指南》相符。

CHB 的辅助用药品种有12 种,可分为中成药类,包括和络舒肝胶囊、扶正化瘀胶囊、安络化纤丸、肝爽颗粒、金茵利胆口服液、茵栀黄颗粒、复方鳖甲软肝片;抗炎保肝药,如复方甘草酸苷片;解毒保肝药,如水飞蓟宾胶囊/片、硫普罗宁片;降酶保肝药,如双环醇片;细胞膜修复剂,如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这种合并使用辅助用药现象在国内其他医院也存在[8-9]。根据《肝脏炎症及其防治专家共识》[10]推荐意见:1)保肝治疗是肝脏炎症综合治疗的一部分,不能取代抗病毒等病因治疗;反之,抗病毒等病因治疗在病因控制前(部分患者甚至在病因控制后)亦不能取代抗炎保肝治疗。2)虽然抗病毒治疗对于CHB 及CHC 等具有极重要的意义,但并不能及时、直接和充分控制肝脏的炎性反应,包括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增高的问题,故应同时予以抗炎保肝治疗。甘草酸制剂、水飞蓟素制剂、多烯磷脂酰胆碱(PPC)及双环醇等,有不同程度的抗炎、抗氧化、保护肝细胞膜及细胞器等作用。此外,抗纤维化药物特别是中药(如扶正化瘀胶囊、复方鳖甲软肝片、安络化纤丸等)具有抑制脂质过氧化和氧化应激反应的作用,可部分阻止肝脏炎性反应的发生和发展。而和络舒肝胶囊、肝爽颗粒、金茵利胆口服液、茵栀黄颗粒在前述共识中并未提及。保肝药多在肝脏代谢,代谢产物也可能有毒,应用过多会增加肝脏负担,进一步加重肝功能损伤,同时,保肝药在体内的相互作用或化学反应后的产物难以预测,因此联用1 ~2 种保肝药物即可[11]。本研究中部分患者使用三联及其以上保肝药应为辅助用药过多。

3.3 处方合理性

不合理处方主要表现为联合用药不适宜、选药不适宜及用法用量不适宜。如安络化纤丸功能主治为健脾养肝、凉血活血、软坚散结,咖啡酸片则有止血作用,二者药理作用相反,不建议联用(后者与扶正化瘀胶囊联用也存在上述问题)。此外,扶正化瘀胶囊与和络舒肝胶囊均有活血化瘀功效,联用属重复用药。抗病毒治疗该院均选择NAs,首选药物以ETV、TDF 为主,但也有选择ADV、LDT 和LAM,且还有部分患者是联合2 种及其以上NAs。这可能与患者既往用药及对NAs 耐药等相关,根据《指南》[2]推荐,对LAM/LDT 耐药,可换用TDF,或加用ADV;对ADV 耐药,之前未使用LAM,可换用ETV或TDF;治疗LAM/LDT 耐药时出现ADV 耐药,换用TDF 或ETV+ADV;对ETV 耐药,换用TDF 或加用ADV;发生多药耐药突变,可联用ETV+TDF 或ETV+ADV。根据《指南》推荐,在充分知情同意的基础上,2 ~11 岁可选用ETV 治疗,12 ~17 岁可选用ETV 或TDF,故12 岁以下患儿选择ADV 和TDF 不合理。对于已存在肾脏疾病及其高危风险的CHB 患者,应尽量避免应用ADV 或TDF。对于存在肾损害风险的CHB 患者,推荐使用LDT 或ETV 治疗。NAs 药物推荐给药频次均为1 日1 次,但本研究中发现有处方中开具1 日2 次及单次给药剂量过大的情况,与临床医师沟通发现,为了方便每日取药不便的患者,有造成患者用药错误的风险,不可取。药师审核中发现类似存在用药风险的不合理处方时,应及时与医师沟通。

3.4 不合理用药解决方案和措施

医院加强处方点评:该院实施《处方点评与考核制度》,每月对门诊不合理处方进行通报,每季度对CHB患者处方进行专项点评,第一次点评为开具不合理处方的医师将被列为处方权监控对象,下发整改通知书,全院通报;在3 个月内若再次出现不合理处方,则被列为处方权限制对象,所开具处方必须由上级医师或科主任审核签字方可生效,对其所开具处方再进行3 个月的重点监控;6 个月内若仍出现3 次及其以上的不合理处方且无正当理由的,上报医务科,由医务科审核是否取消其处方权。

建立专科门诊:成立肝病专家门诊,由副主任医师及其以上职称者坐诊,便民门诊不得开具CHB 处方。

完善信息系统:不断完善门诊医生工作站信息系统,对重复开药作系统提示,通过系统拦截异常数据。

强化医师合理用药意识:医师开具处方时应审核前次的病历,并仔细核对上次开药时间,确定上次药品用完后方可继续开药,不可为囤积药而增加单次用药剂量及用药频次,否则将视为不合理处方。

审方药师加强处方审核:重点审核CHB 患者处方,核对处方中的诊断、适应证、用法、用量,如遇不合理处方,应积极与开具处方医师沟通,重新修改处方或注明理由后方能发药。

其他:对于门诊每月数量或金额排名前3 名的药品,暂停采购或每月限制其购入量。设置药物咨询窗口,对CHB 患者进行用药指导。

该院CHB 单纯购药患者数占比较大,在用药上存在一定的不合理现象。下一步应结合医院实际情况,继续完善慢性病患者处方管理制度,规范医师用药行为,严格掌握用药指征,按药品说明书使用,不得随意扩大用药适应证、改变用药疗程和剂量等。严格落实处方审核制度,药师在审方时,发现不合理用药问题应及时与临床医师沟通,切实做到方便患者,促进合理用药。

猜你喜欢
购药保肝不合理
持电子社保卡也可就医
我院2018年抗生素不合理处方分析
慢性乙肝患者 要做好新冠肺炎防范
境外购药别盲目跟风
差评不合理
保肝药别随便用
一张图揭发公务员工资制度
保肝药物体内活性筛选方法的建立
高含量DHA/EPA甘油三酯的降血脂和保肝作用的研究
中亚沙棘保肝有效成分纯化工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