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部术后低白蛋白血症患者补充人血白蛋白效果回顾性研究*

2020-07-28 05:27蔡双霜唐晓铃
中国药业 2020年14期
关键词:外源性白蛋白血症

胡 蕾,蔡双霜,唐晓铃,杨 缙

(重庆市人民医院,重庆 400014)

人血白蛋白(HSA)药理作用独特,适应证广泛[1],在国内外的医疗机构中用量均较大。外科手术患者术后易发生低白蛋白血症[2],临床医师常会输注HSA 来纠正。虽可提高血清白蛋白(Alb)水平,但无法治疗原发病,也不能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或改善临床预后[3-4]。有研究指出,对低白蛋白血症和肠壁水肿患者给予外源性白蛋白,可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提高肠道耐受性,促进胃肠道营养的吸收和利用,加快康复[5-6]。目前,临床对HSA 合理应用仍存在分歧,但重庆市“医保”规定血清白蛋白水平低于30 g/L 的患者可使用人血白蛋白注射液。鉴于此,本研究中对腹部外科术后Alb 水平低于30 g/L(低白蛋白血症)的患者使用HSA 能否获益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标准:年龄18 ~80 岁;行腹部外科手术[7](包括消化道肿瘤、梗阻、穿孔等手术);术后Alb 水平低于30 g/L。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对HSA 过敏或存在禁忌证;需急诊手术。

病例选择与分组:选取重庆市人民医院2018 年1 月至6 月腹部外科术后住院患者86 例,按术后是否应用外源性HSA 治疗分为对照组(39 例)和观察组(47 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详见表1。

1.2 方法

两组患者腹部术后均采用常规对症及营养支持治疗(包括给予葡萄糖注射液、氨基酸注射液、脂肪乳注射液等),观察组患者加用人血白蛋白注射液(瑞士杰特贝林公司,进口药品注册证号S20170005,批号为K814441,规格为每支10 g ∶50 mL)10 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50 mL 静脉滴注,每天1 次。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用药后血清Alb、总蛋白(TP)、前白蛋白(PA)水平[8],术后并发症的种类、发生率及住院时间。观察患者治疗期间肠梗阻、肺部感染、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0.0 软件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行χ2检验。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2 结果

结果见表2 至表4。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为(27.511±9.605)d,长于对照组的(20.769±8.222)d(P>0.05)。

表2 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比较

表3 两组患者营养学指标比较(±s)

表3 两组患者营养学指标比较(±s)

组别Alb(g/L) TP(g/L) PA(mg/L)观察组(n=47)对照组(n=39)t 值P 值术后25.994±2.460 27.351±1.841 2.845 0.058干预后33.523±3.359 30.521±3.532 4.031 0.925术后48.932±5.437 53.781±6.570 3.746 0.182干预后59.783±6.388 61.757±8.768 1.206 0.104术后90.328±40.664 118.077±37.840 3.251 0.379干预后140.626±57.274 170.667±66.863 2.394 0.156

表4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例(%)]

3 讨论

手术和创伤患者普遍存在营养不良,该类患者常伴有不同程度的低白蛋白血症,通常认为,静脉输注Alb可补充营养、提高机体免疫力或抵抗力。本研究结果显示,对于存在营养风险(NRS2002 量表评分>3 分)的腹部外科手术患者,合理的对症支持治疗可使低白蛋白血症在术后数天内恢复至接近正常;两组各蛋白指标均无明显差异,说明输注HSA 对围术期低白蛋白血症患者的营养状况无明显改善,也未减少术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术后早期,由于机体处于一定的应激高代谢状态,蛋白分解代谢加速,合成代谢速率下降,形成了持续负氮平衡而并发低白蛋白血症。美国《白蛋白临床应用指南》指出,HSA 仅用于血清Alb 水平极低(<20 g/L)的危重患者。目前,临床公认的Alb 应用指征包括大面积烧伤24 h 后、急性创伤性休克、成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血液置换治疗、肾透析、严重的低白蛋白血症腹腔积液、急性肝功能衰竭伴肝性脑病等[9]。本研究中,治疗后两组患者营养指标无明显差异。可见,对于围术期伴低白蛋白血症且存在营养风险的患者,输注HSA 并非必要,术中应控制失血量和输血、输液量,术后给予合理的营养支持治疗,补充足够的热量和氮源才是首选。

本研究中,患者术后并发症主要为肠梗阻、肺部感染、电解质紊乱、腹腔出血、免疫功能低下。有研究显示,输注外源性HSA 不能减少术后液体总入量或减少术后呼吸功能下降及肾功不全等并发症的发生[10]。相反,观察组患者整体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略高,可能与术后低白蛋白血症和Alb 渗入组织间隙有一定关系。但由于医师常习惯性地为低白蛋白血症患者输注HSA,造成本研究未用药的患者数量受限,总样本量较小,对于研究得出的结论,特别是在HSA 对低白蛋白血症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效益等问题,仍需进一步研究加以证实。

本研究结果显示,使用外源性HSA 制剂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长于未使用该制剂的患者。排除疾病严重程度因素,长期应用外源性HSA 可能使机体产生一定依赖性,自我调节功能下降,恢复时间变长,从而延长住院时间。HSA 是临床治疗常用的血液制品,我国血源一直处于“紧张”状态,因此HSA 在全国都有不同程度的短缺现象,且其价格昂贵,从经济学角度出发,不推荐术后低白蛋白血症患者常规使用。

HSA 由于其适应证广泛,故在医疗机构应用较普遍,但临床也存在着不根据适应证用药、不注意禁忌证用药、不重视药物配伍等不合理现象[11]。据报道,HSA在特殊患者如老年、重症等患者中的不合理使用现象较普遍[12]。对此,医疗机构药品管理部门药师可通过医嘱审核、处方点评等手段对HSA 的合理应用进行干预[13]。此外,通过本研究还可了解我院HSA 的实际应用情况,有助于建立科学评价和分析医院合理应用HSA 药物的方法。

综上所述,对于外科术后合并低白蛋白血症患者,血清Alb 水平大于20 g/L 时,无需即刻补充HSA,应根据患者病情权衡利弊,制订合理的营养及对症支持治疗方案。但对于术后存在严重低白蛋白血症的患者,仍应根据病情补充HSA。这将有利于防止院内血液制品的滥用,同时减少患者的经济负担。

猜你喜欢
外源性白蛋白血症
遗传性非结合性高胆红素血症研究进展
喜舒复白蛋白肽饮品助力大健康
高尿酸血症的治疗
缺血修饰白蛋白对微血管心绞痛的鉴别诊断价值研究
缺血修饰白蛋白和肌红蛋白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早期诊断价值
消退素E1对内毒素血症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止血镇痛胶囊对外源性雌激素干预下未成年雌性大鼠卵巢和子宫的影响
论“血不利则为水”在眼底血症中的应用探讨
1949年以前复旦大学的党组织沿革及特点
高职生学习倦怠影响因素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