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维支气管镜吸痰与抗感染联合应用于重症肺部感染患者中的效果

2020-08-04 15:23刘彦鹏
世界复合医学 2020年5期
关键词:支气管镜气道肺部

刘彦鹏

北京市仁和医院重症医学科,北京 102600

肺部感染主要是由感染所致的肺泡腔、 肺间质与终末气道肺实质炎症,临床表现为咳嗽、喘息、体温变化、呼吸困难等症状[1]。 重症肺部感染是肺部感染的危重类型,往往伴有不同程度的呼吸力学指标变化, 并能够刺激炎症因子的释放,若未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随着病情的进展可导致机体器官功能衰竭,甚至死亡。 目前,重症肺部感染主要采取常规抗感染方案治疗,虽然短期疗效确切,但存在耐药问题[2]。 一些研究认为,肺部分泌物所致的气道堵塞,能够增加排痰难度,使体内蓄积刺激性物质,继而产生系列级联反应,加重病情[3]。 纤维支气管镜是一种精密的检查设备, 可以在可视状态下清除炎性分泌物与痰液,具有重要的辅助性治疗作用。2018 年5 月—2019 年5 月该院对47 例重症肺部感染患者在常规抗感染治疗的基础上应用了纤维支气管镜吸痰治疗,收效十分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该院收治的重症肺部感染患者94 例,以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7 例。 纳入标准:符合《内科学(第九版)》中的诊断标准,痰液培养呈阳性,经CT、X 线等检查确诊,体温≥38.5℃,肺部存在啰音,白细胞计数≥10×109/L。 排除标准:其他脏器严重功能障碍;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合并严重的呼吸功能不全;过敏体质;一般情况差、体质衰弱无法耐受支气管镜检查;急性呼吸道化脓性炎症合并高热;急性哮喘发作;精神异常、意识障碍;凝血机制障碍或严重出血倾向。 对照组:男性25 例,女性22 例;年龄34~76 岁,平均年龄(65.5±4.5)岁;病程3~9 d,平均病程(5.5±0.5)d。 研究组:男性26 例,女性21 例;年龄34~75 岁,平均年龄(65.6±4.0)岁;病程3~9 d,平均病程(5.4±0.6)d。 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与病程构成对比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该次研究内容已告知患者或其家属知情,并已签署“知情同意书”;该次研究方案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并批准。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抗感染治疗,应用盐酸氨溴索(国药准字H20000659)、布地奈德(国药准字H20103795)对症治疗,以便祛痰平喘、缓解病症。 同时,提取患者痰液给予过敏性实验检测, 根据检测结果合理应用抗生素并联合小剂量糖皮质激素与机体通气治疗。 治疗期间注意调节病房内的温湿度,每间隔2 h 为患者翻身拍背1 次,并注意加强患者营养支持,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纤维支气管镜吸痰治疗,患者检查前常规禁饮禁食4~6 h,检查时取仰卧体位,先以2%利多卡因局部表面麻醉鼻咽喉,之后沿鼻腔将纤维支气管镜插入气管深处,将肺内分泌部与痰液吸出,再以20~50 mL生理盐水冲洗气道, 最后有效连接负压吸引器将冲洗液抽吸干净,冲洗操作为2~3 次,1 次/d,5 min/次,持续治疗5 d。

1.3 观察指标

参照《内科学(第九版)》中对于重症肺炎感染的相关评价标准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显效:临床症状与体征消失或明显改善,X 线检查炎症消失;有效:临床症状与体征改善,炎症范围减少≥50%;无效:临床症状与体征无变化,炎症范围减少不足50%。 ⑵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炎症因子的变化,方法 两组空腹状态下采集静脉血2 mL,以3 000 r/min 的速度将血清分离, 放置在-80℃冰箱内待检,以酶联免疫法对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与 降 钙 素 原(procalcitonin,PCT)进 行 检测。 对比两组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情况。

1.4 统计方法

通过SPSS 20.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用[n(%)]表示,计数资料以(±s)表示,分别行χ2检验,t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研究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5.74%高于对照组78.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对比[n(%)]Table 1 Comparison of clinical efficacy between two groups of patients[n(%)]

2.2 治疗前后炎症因子的变化

治疗前两组TGF-β 与PCT 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TGF-β 与PCT 指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炎症因子的变化对比(±s)Table 2 Comparison of changes inflammatory factor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in the two groups patients(±s)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炎症因子的变化对比(±s)Table 2 Comparison of changes inflammatory factor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in the two groups patients(±s)

组别TGF-β(ng/L)治疗前 治疗后PCT(μg/L)治疗前 治疗后研究组(n=47)对照组(n=47)t 值P 值103.50±10.54 103.40±8.92 0.050 0.960 84.25±8.60 95.64±10.02 5.914 0.000 20.22±2.30 20.33±2.54 0.220 0.826 3.55±0.40 4.89±0.55 13.510 0.000

2.3 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情况

两组治疗期间均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

3 讨论

肺部作为呼吸交换的开放性脏器, 极易受到外界因素的不良刺激,使黏膜组织血肿,导致局部血氧缺失[4]。 同时,肺部与食管、鼻腔、咽部与口腔相通,增加了细菌滋生的概率,继而刺激肺组织,提高黏液分泌量。 重症肺部感染属于临床常见病之一,由于感染者全身活动受限,抑制了自主排痰功能, 使痰液黏稠, 刺激分泌物的聚集与释放,加重呼吸气道阻塞。 有研究发现,通过有效的措施清除重症肺部感染患者呼吸道异物,使其呼吸道畅通,对改善病症具有积极的作用[5]。 目前,抗感染方案是治疗重症肺部感染的首选治疗措施,其通过抑制活细胞发育,杀灭病原菌达到对抗感染的目的[6]。 然而,重症肺部感染患者的病情十分复杂,临床治疗时无法保证有效的药物浓度,所以对于病原菌的清除效果参差不齐, 甚至导致病情反复,诱发细菌耐药性,整体疗效不够理想[7]。

一些研究认为, 重症肺部感染患者支气管黏膜存在不同程度的肿胀与出血,致使支气管堵塞,所以单纯应用抗感染方案的效果不佳,无法有效抑制感染,往往需要联合辅助性治疗手段[8]。 近年来,随着纤维支气管镜的不断完善, 该技术也在呼吸系统疾病的诊疗中发挥出了重要的作用。 纤维支气管镜经口鼻到达支气管,可以直观观察到肺部病变,获取动态图像,及时了解病情进展。 同时,纤维支气管镜还能够深入到气道内部进行针对性的吸痰处理,进一步清除深部支气管的分泌物,使治疗更为彻底[9]。学者谷俊等[10]对48 例重症肺部感染患者应用了抗感染联合纤维支气管镜吸痰治疗,并与47 例单纯抗感染治疗对比, 结果显示联合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5.42%高于单纯抗感染组68.09%。 姚润伟等[11]对80 例重症肺部感染患者分别应用了常规治疗与常规治疗联合纤维支气管镜吸痰治疗, 联合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95.00%高于单纯抗感染组80.00%。该文研究结果与此结果相近,研究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5.74%高于对照组78.72%(P<0.05)。 结果说明, 纤维支气管镜吸痰与抗感染联合应用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整体治疗效果。 同时,研究发现,重症肺部感染能够促进炎症因子大量释放,诱发全身炎症反应[12]。 血清PCT是评价机体感染的重要指标, 该指标可以随着感染病原微生物所介导的相关降钙素基因上调而升高。 TGF-β 属于多肽生长因子,主要分布在肺、肾等组织中,其中肺内TGF-β 可由嗜酸性粒细胞、淋巴细胞等生成,也可来源于气道上皮细胞,多种外界刺激可以使气道形成炎症反应,造成气道上皮损伤, 提高TGF-β 的分泌量。 该文研究发现,治疗后研究组TGF-β(84.25±8.60)ng/L 与PCT(3.55±0.40)μg/L 低于对照组(95.64±10.02)ng/L、(4.89±0.55)μg/L(P<0.01)。 可见,纤维支气管镜吸痰与抗感染联合治疗利于炎症分泌物排出,改善全身炎症反应,保证疾病转归。此外,两组治疗期间均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 该结果进一步说明两种方法联合治疗具有理想的安全性。

综上所述, 纤维支气管镜吸痰与抗感染联合治疗重症肺部感染效果确切,安全性佳。

猜你喜欢
支气管镜气道肺部
星形诺卡菌肺部感染1例并文献复习
精细化护理管理对人工气道患者气道湿化、并发症的影响
支气管镜灌洗联合体位引流治疗肺不张的临床效果观察
舒适护理在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中的应用研究
经支气管镜下药物灌注治疗气管支气管结核导致腔内阻塞的效果观察
盐酸氨溴索在慢阻肺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应用
UE视频喉镜与纤维支气管镜用于经口清醒气管插管的效果
84例儿童气道异物诊治分析
利奈唑胺片剂有效治疗气道支架相关肺部MRSA感染
不同气道内湿化对气道切开患者的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