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外科手术后影响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生的高危因素与治疗

2020-08-04 15:23周奉辉
世界复合医学 2020年5期
关键词:治疗法胸外科病死率

周奉辉

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外科,广西崇左 532200

ARDS 是胸外科手术常见的并发症,呼吸急促、口唇及指端发绀、 不能用常规氧疗方式缓解呼吸窘迫等是该疾病的主要临床症状,其将直接损害患者的呼吸系统,甚至还会损害患者其他功器官功能,包括肾、胃肠、中枢神经等。 如果没有采取有效措施防治ARDS,将给患者的健康带来极大的危害[1-3]。 该次研究通过纳入35 例胸外科手术后ARDS 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选取时间段为2016 年1月—2019 年6 月, 就该疾病的引发因素进行分析, 并对ARDS 的防治方法进行探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次研究纳入的例数共有35 例,均为接受胸腔镜及开胸下肺叶切除术、肺叶楔形切除术治疗的患者,且手术后患者发生ARDS, 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 即15 例对照组、20 例观察组,其中对照组男性、女性例数为8 例、7 例;年龄最小45 岁,最大70 岁,平均年龄(52.41±2.36)岁;观察组男、女例数比为11∶9,年龄最小45 岁、最大为69 岁,平均年龄(53.14±1.52)岁;该研究所选病例已经过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或家属是否知情同意。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比性较高。

1.2 方法

对照组:将常规西医治疗法应用于患者临床中,在患者发病早期阶段,对其实施呼吸辅助治疗,可将吸入氧的浓度适当增加;为了使患者的缺氧症状得以缓解,可予以大剂量静脉注射氨溴索 (国药准字H20094223, 规格:2 mL∶15 mg×6 支)用量为:2~3 次/d,15 mg/次,并静脉注射速尿(国药准字H31021063;规格:2 mL∶20 mg)进行治疗,用量为20 mg/次;早期用地塞米松(国药准字H41021269;规格:1 mL∶5 mg),用量为:静脉注射2~20 mg/次,或大剂量的氧化可的松(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12020885;规格:2 mL∶10 mg×10 支),用量为:肌内注射20~40 mg/d,静脉滴注100 mg/次;为了预防感染,可采用敏感的抗菌药物;将祛痰药物应用于痰多患者临床中, 并给予患者营养支持,另外,还应给予其抗休克治疗[4-5]。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化痰治疗,即采用0.9%氯化钠注射液(国药准字H20056626;规格:100 mL)10 mL吸入用异丙托溴铵溶液(注册证号H20150173;规格:2.5 mL×10 支)2.5 mL;0.9%氯化钠注射液10 mL 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 (批准文号:H20140474;2 mL∶0.5 mg×5 支)2 mL;0.9%氯化钠注射液10 mL 硫酸特布他林注射液(国药准字H20010704;规格:1 mL∶0.25 mg×1 支)1 mL 治疗[6]。

1.3 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评价指标:①治愈:经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呼吸平稳且呼吸:15~19 次/min,胸片显示正常;②有效:患者治疗后其临床症状有了明显的改善,PaO28~12 kPa,呼吸20~25 次/min,胸片显示原斑片状的阴影存在大量吸收;③无效: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无变化;治疗总有效率=治愈率+有效率。 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主要生理参数进行比较,包括PaO2、PaCO2、常规呼吸时间;对两组患者临床病死率进行比较。

1.4 统计方法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比较[n(%)]Table 1 Comparison of clinical efficacy between two groups of patients[n(%)]

2.2 治疗前后主要生理参数

治疗前两组患者PaO2、PaCO2、 带呼吸时间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PaO2、PaCO2水平高于对照组,且带呼吸机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临床病死率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病死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主要生理参数的比较(±s)Table 2 Comparison of the main physiological parameters of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s)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主要生理参数的比较(±s)Table 2 Comparison of the main physiological parameters of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s)

组别PaO2(mmHg)治疗前 治疗后PaCO2 (mmHg)治疗前 治疗后带呼吸机时间(d)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n=15)观察组(n=20)t 值P 值71.23±3.54 72.36±2.54 0.374>0.05 78.25±5.36 98.45±2.35 5.724<0.05 24.36±4.14 23.45±4.65 0.325>0.05 29.43±1.31 39.45±1.25 5.241<0.05 25.41±3.36 25.34±3.32 0.354>0.05 20.32±3.24 10.33±2.41 5.321<0.05

表3 两组患者临床病死率的比较Table 3 Comparison of clinical mortality between two groups of patients

3 讨论

ARDS 是临床胸外科手术治疗常见的并发症,是以肺泡毛细血管膜损伤、肺内微血栓形成所导致的肺水肿、肺不张等症状的疾病,如果不及时采取有效方法治疗,将直接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 为了降低ARDS 患者病死率,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了解胸外科手术后影响ARDS发生的高危因素十分有必要, 以此为患者制定可靠的防治措施奠定基础[7]。

ARDS 发生的高危因素包括手术损伤、高龄、输血、补液、机械通气、手术时间等;其中手术损伤是指在胸部手术中由于对肺部组织切除而引发的ARDS,肺组织切除的比例越高,患者发生ARDS 的几率就越大;高龄是指年龄较大的患者接受开胸手术后, 会减退老年人的重要器官功能,且会增加各种合并症,由此导致患者发生ARDS 的几率更大; 输血是指接受胸外科手术的患者在围术期内大量输血,而导致输血相关性急性肺损伤,最终使患者引发ARDS,其是由于大量输血导致肺微循环紊乱的进一步加剧, 增强白细胞趋化作用, 从而导致炎性细胞因子呈“瀑布样”释放等现象[8]。 补液是由于患者在围手术期深入过多的补液,而导致患者患者出现较高的废水含量,将会增高患者的肺血管阻力,使患者出现肺水肿的现象,最终引发ARDS。 机械通气是指患者在手术过程中没有合理的使用机械通气,从而导致患者出现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从而增加ARDS 发生率。 手术时间是指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由于时间延长,而增大了患者的机体创伤,增强了炎性反应,另外,还会增加麻醉药物吸收,延迟患者苏醒时间,这将极大地危害患者心肺等重要器, 从而导致患者术后ARDS 发生率显著增加[9]。

为了降低胸外科手术患者术后发生ARDS 的几率,临床应当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 首先应做好术前的充分准备工作,对于心肺功能不全的患者,要注重其心肺功能锻炼, 必要时给予其高压氧仓治疗, 极化液等心肌保护药物,以达到患者心肺功能的改善效果。 在手术实施过程中应注意减少手术创伤,另外,术后应对患者呼吸道管理予以加强,以达到预防肺功能不全的作用,从而降低ARDS发生率[10]。

对于ARDS 患者来说,临床采用的常规西医治疗,如,呼吸支持、营养支持、抗感染等,无法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在常规西医治疗结合化痰治疗法,能够达到有效的化痰效果,比如,对患者采用氯化钠注射液吸入用异丙托溴铵溶液,0.9%氯化钠注射液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氯化钠注射液硫酸特布他林注射液等, 其在一定程度上能使ARDS 患者临床症状得到改善,有助于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

该次研究结果显示: 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0.0%)高于对照组(73.3%);观察组患者治疗后PaO2(98.45±2.35)mmHg、PaCO2(39.45±1.25)mmHg 水平高于对照组(78.25±5.36)mmHg、(29.43±1.31)mmHg,且观察组带呼吸机时间(10.33±2.41)d 短于对照组(20.32±3.24)d;两组患者病死率的比较, 观察组 (10.0%) 低于对照组(20.0%)(P<0.05)。由此说明,对胸外科手术后ARDS 患者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联合化痰治疗能取得十分显著的疗效,其不仅能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且在PaO2、PaCO2水平的降低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有助于缩短患者带呼吸机时间;另外,还能使患者的病死率得以降低,通过对患者采取常规西医治疗,并制作给予其化痰治疗,能使患者的病情得到有效改善患者各项临床症状, 使患者的呼吸保持通畅,还能使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得以降低,因此,该治疗方法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黄梅等[11]通过纳入64 例ARDS 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 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法与机械通气治疗法,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清肺化痰汤进行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87.50%)高于对照组(62.50%)(P<0.05);与对照组相比,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机械通气时间与ICU 住院时间更短(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血氧分压(PaO2)均更高(P<0.05);观察组患者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呼吸指数(RI)更高,血清NT-proRNP、PCT 水平均更高(P<0.05)。 得出结论 对ARDS 患者进行常规治疗法、机械通气治疗法、清肺化痰汤能取得良好效果,其中的清肺化痰能够使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显著改善。 该次研究与临床相关文献所取得成果相一致, 说明该次研究结果具有可靠性。

综上所述,胸外科手术后ARDS 引发因素包括手术损伤、高龄、输血、补液、机械通气、手术时间;与常规西医治疗法相比, 将常规西医治疗联合化痰治疗应用于胸外科手术后ARDS 患者临床中能提高患者临床疗效,其具有的优势值得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治疗法胸外科病死率
全髋翻修术后的病死率
无创正压通气对胸外科术后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
更正
安徽省胸科医院在国家级比赛中斩获佳绩
钢琴疗法
——钢琴演奏的魔力
降低犊牛病死率的饲养与管理措施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下胸外科疾病治疗应对策略
不同根管治疗法应用于牙髓炎治疗的临床疗效对照研究
死亡率与病死率的区别
失眠的物理因子治疗研究进展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