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益母草注射液联合缩宫素对剖宫产产后出血的影响

2020-08-04 15:23王兰
世界复合医学 2020年5期
关键词:益母草宫素例数

王兰

贵州航天医院产科,贵州遵义 563000

作为严重的产科并发症, 产后出血是比较典型的疾病之一, 其在医学领域受到了高度的关注。 一些研究证实,引起产后出血的原因包括子宫收缩乏力、凝血功能障碍、软性产道损伤和胎盘因素等,致病因素中最主要的是子宫收缩乏力[1-2]。 相对于顺产来说,剖宫产产后出血的风险较高,既往由于独生子女政策,剖宫产率大幅度提高,随着近几年二胎政策的放开,既往弊端逐渐显现,瘢痕子宫、高龄产妇、病理性产科均急剧增加,产后出血几率大大增加。 因此采取一定的有效措施减少患者剖宫产后出血的发生率, 对于患者的生活健康以及良好预后具有积极的意义,而治疗的关键就在于使子宫收缩的能力加强。在临床上,剖宫产后使用最多的药物便是缩宫素,使用缩宫素后起效比较快,但是维持疗效的时间却比较短,由于患者与患者之间有着不同身体情况的差异, 对剖宫产进行单一药物的治疗,结果不能让人太满意[3-4]。 在该次的研究中,为了探究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中更加有效的方案,选取在2018 年8 月—2019 年8 月该院收治的80 例有意愿剖宫产手术分娩的产妇作为该次的观察对象, 予以不同的方案,观察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就诊并治疗的的足月妊娠分娩的孕产妇80例作为该次研究的观察对象。 以用药方式的不同为依据均分为两个组, 观察组为益母草注射液+缩宫素联合用药,对照组为缩宫素单一用药。 纳入标准:①有意愿剖宫产手术者; ②该次研究已经经过了该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③产妇和家属均同意该次研究,并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凝血功能存在障碍的患者;②软产道裂伤引起的产后出血的患者; ③由于胎盘因素引起的产后出血的患者;④对该次研究中所用药既往有过敏的患者。观察组中:产妇年龄(22~34)岁,平均(27.31±2.7)岁;怀孕时间37~42 周,平均(38.21±0.6)周;怀孕次数:1~3 次,平均(1.78±0.46)次。对照组中:产妇年龄(21~35)岁,平均(27.28±3.1)岁;怀孕时间37~42 周,平均(38.28±0.5)周;1~3 次,平均(1.81±0.28)次。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基本资料如孕周、年龄、怀孕次数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进行对比。

1.2 方法

两组患者手术前均先进行椎管内麻醉, 再进行剖宫产术,切口方式都为筋膜内子宫下段横切口,对照组患者接受单一缩宫素用药方案。 胎儿分娩后,及时向产妇子宫底肌壁注射20 u 的缩宫素(国药准字H20059993),与此同时,再通过静脉给予产妇20 u 的缩宫素,术后30 u 缩宫素+生理盐水500 mL,静脉滴注。 观察组患者接受益母草注射液和缩宫素联合用药方案。 缩宫素的剂量和方法与对照组一样。 此外,在成功分娩胎儿后,及时从子宫底肌壁注射益母草注射液(国药准字Z51021448), 2 mL,手术后12 h 再肌内注射2 mL 益母草注射液。

1.3 观察指标

(1)比较并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标准如下:①显效指标:给药10 min 后,产妇的子宫收缩力就有了明显的增强,出血量明显的减少了。 ②有效指标:多次给药,经过30 min 后, 子宫有一定程度的收缩, 达到理想的效果,出血量减少。 ③无效指标:多次给药后,仍达不到理想的治疗效果,产妇的子宫收缩能力没有得到改善,出血量未见减少。 治疗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2)比较并分析两组患者术后2、24 h 的出血量。

1.4 统计方法

研究数据应用SPSS 19.0 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和分析。 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有效率

在对照组的研究对象中, 达到显效指标的例数为12例,达到显有效指标的例数为14 例,未达到显效指标和有效指标是例数为14 例, 治疗有效率就为65%(26/40);在观察组的研究对象中, 达到显效指标的例数为26 例,达到显有效指标的例数为12 例,未达到显效指标和有效指标是例数为2 例,治疗有效率就为95%(38/40);以上的数据经过相关人员的统计分析可得, 观察组研究对象的治疗有效率(95%)远远优于对照组研究对象的治疗有效率(65%),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分析[n(%)]Table 1 Analysis of treatment effectiveness of two groups of patients[n(%)]

2.2 2、24 h 出血量

观察组产妇产后2 h 出血量为 (115.16±45)mL,24 h出血量为(324.35±54)mL;对照组产妇产后2 h 出血量为(223.51±38)mL,24 h 出血量为(481.67±81)mL。观察组研究对象的2 h 出血量远远少于对照组,24 h 出血量也远远少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产后出血是分娩后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在产妇分娩期间比较严重的并发症。 子宫收缩乏力是引起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5]。如果不及时对产妇进行治疗,产妇可能会出现休克,会危及到患者的生命安全。 因此,怎样预防产后出血,怎样减少并发症的出现,减少死亡病例,是当前医学工作者应该首先研究的课题,是保证产妇安全分娩的有利措施。

缩宫素是治疗产后出血的常用药物。 注射缩宫素以增强子宫收缩力是临床上预防产后出血的常用方法,注射缩宫素之后,可诱发子宫的节律性收缩,具有起效快,价格低廉,疗效明显的特点。 该药物预防产后出血的主要原理是增强子宫平滑肌的兴奋性, 增加子宫收缩的强度和频率,从而达到子宫收缩的目的[5-7]。 然而,缩宫素的药代动力学研究表明,该药物的半衰期仅为15~30 min,并且该药物作用的维持时间相对较短。 尽管该药物起效迅速,但对子宫下部的控制作用并不明显。临床上单一缩宫素的治疗常常是增加剂量以达到治疗产后出血的目的, 但是增加剂量后,很容易导致心律过快,水钠储溜和高血压等不良的反应。 如果缩宫素受体饱和,剂量增大已经没有收缩子宫的效果。 而恰恰益母草注射液可以弥补缩宫素子宫下部平滑肌功能减弱、受体饱和及半衰期短的缺点。

益母草注射液具有调节月经和排毒, 促进血液循环和止血的作用。 它是中医中调节月经和收缩子宫的经典药物。 它主要治疗月经不调,身体不稳,血瘀,流血,渗漏等引起的腹痛。 根据现代药理研究, 益母草中含有生物碱、黄酮、脂肪酸、固醇、类二萜等成分,可以有利于子宫平滑肌兴奋性的增加,使子宫的收缩频率加快,并且不会造成高血压升高的现象[8]。 此外,益母草还可以通过改变与电活动有关的离子浓度并促进动作电位的去极化来刺激子宫。 益母草对血液动力学和血液流变学有一定影响,具有抑制血栓形成和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具有抗凝、降低血液黏度、改善微循环、抗血栓形成等作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凝血功能障碍; 并且在缩宫素用药基础上,加益母草注射液,它可以弥补缩宫素子宫下部平滑肌功能减弱、受体饱和及半衰期短的缺点。 它还可以有效提高子宫平滑肌的敏感性,使子宫收缩的幅度增加,并改善血液动力学,从而有效地延长收缩的时间,从而减少产后出血率,减少产后的出血量和缩短恶露时间,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该研究中,观察组应用益母草注射液+缩宫素联合用药的方案,观察组产妇产后2 h 出血量(115.16±45)mL 明显低于对照组(223.51±38)mL,观察组产妇产后24 h 出血量 (324.35±54)mL 明显低于对照组 (481.67±81)mL;有学者曾对以上两个指标进行研究[9],其研究的结果如下:观察组产妇产后2 h 出血量(115.6±43)mL 明显低于对照组(226.8±78)mL,观察组产妇产后24 h 出血量(325.6±82)mL 明显低于对照组(479.8±86)mL,结果与该院研究结果一致。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95%)明显优于对照组(65%)(P<0.05);有学者曾对以上指标进行研究[10],其研究的结果如下: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94%)明显优于对照组(79%)(P<0.05),结果与该院研究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益母草注射液和缩宫素的联合使用可以促进剖宫产产妇的子宫收缩, 可以有效地预防产后出血,减少患者的痛苦,减少产后出血量,值得被临床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益母草宫素例数
麦角新碱联合缩宫素在高危妊娠剖宫产术中的应用
缩宫素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与缩宫素在胎盘早剥产后大出血中的治疗效果
益母草中的1个新二萜苷
盆腔灌注法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
缩宫素配合米索前列醇片在产后宫缩乏力减少产后出血的临床评价
益母草的毒副作用
人工膝关节翻修例数太少的医院会增加再翻修率:一项基于23 644例的研究
分娩镇痛联合微泵静注缩宫素的临床效果观察
观察糖尿病足护理“五部曲”的健康教育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的效果
孕晚期经会阴超声评价宫颈各参数的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