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体育锻炼习惯构建健康生活方式

2020-08-06 14:29沈卫英
考试周刊 2020年68期
关键词:锻炼习惯小学体育

摘要:近年来我国不断提升对教育的重视程度,在小学体育教育中培养学生的体育锻炼习惯能对学生产生长期的有利影响。文章分析了培养小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重要性和目前培养体育锻炼习惯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构建健康生活方式的相关策略。

关键词:小学体育;锻炼习惯;锻炼理念

一、 前言

邓小平同志曾说“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充分说明了幼龄阶段教育的重要性,培养体育锻炼习惯也应从小学生开始。小学阶段的教育一般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在小学阶段向学生灌输良好的运动理念,能帮助学生缓解学习压力,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

二、 培养体育锻炼习惯的重要性

(一)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

现代社会中人们对身体的健康情况的重视程度与日俱增,小学生正处于身体的成长和发育阶段,更应加强锻炼。但是在目前的教育环境中,学校和家长将教育重心大多放在知识点的学习上,学生在紧张的课堂时间之余,还要参与种类繁多的补习班和兴趣班,学习压力持续上升,活动时间被严重压榨。在小学体育中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能提升家长对孩子体育运动的重视程度,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达到在运动中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的目的。培养学生的体育锻炼习惯,是帮助学生从室内走向室外的重要举措,增加了学生的自由时间,向家长传递了体育锻炼的精神,响应了“全民健身”号召。

(二)健全学生的人格

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向学生灌输了体育锻炼的重要性,这种理念的传输主要是通过体育教师在课堂中应用的灵活的教学模式实现的,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逐步掌握了体育锻炼的方法,在无形中也被体育精神感染,并以体育精神为驱动力完成日常的学习任务,完善了学生的精神思维体系的构成。同时体育教师在向学生教授体育锻炼方式时,还介绍了体育规则,填补了小学生对规则认知的空白。体育教师组织学生参与不同的体育项目时,在学生之间构建了协同合作的氛围,培养了学生优良的道德品质,进一步完善了学生的人格。

(三)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

小学生的年龄一般处于7~13岁之间,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精力旺盛,学习能力和模仿能力极强。体育科目是小学生所有科目中为数不多的室外教学科目,本身就对学生具有一定的吸引力,而学生在体育课堂中参与程度较高的情况,也增加了学生对体育课堂的好感。因此体育教师向学生传达的体育精神和体育教师的个人行为都会对学生产生极大的影响。体育运动精神是一种规则严明、积极向上的精神,能对学生产生良性影响。众所周知,运动能帮助人类机体保持健康,小学生在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的支配下将自觉的、稳定的、有规律的进行运动,促进了身体的健康发育。综合体育精神和体育运动对学生产生的积极影响,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能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

三、 培养体育锻炼习惯的不足

(一)锻炼形式方面

在小学生的体育锻炼中,需要确保体育锻炼在表现形式方面能够满足学生的需求,达到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效果,但是在当前的研究与分析中,可以发现这一研究效果较差,很多教师一味应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在具体的工作中,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体育锻炼水平,但是这种方法在使用中,主要表现为向学生提出具体的体育锻炼要求,从整体上来看,对学生主动锻炼的培养效果明显不足。

另外在当前的体育锻炼形式中,教师通常只从学生身体素质提升方面完成对学生的培养和教育工作,导致学生对体育锻炼的认识过于狭隘,一些学生认为,体育锻炼只限于对体格方面的培训,未能重视体育锻炼对个人思想品质、内心坚韧等素质的培养,从中可以看出,由于采用的锻炼形式过于落后,导致当前的体育锻炼落实形式对学生思想素质方面的培养效果较差,未能实现对学生锻炼习惯的养成。

(二)锻炼方法方面

在体育锻炼中,除了要重视教育工作的落实形式,也需要制定相应的锻炼方法,只有在锻炼方法具备很高科学性的基础上,才可实现对学生身体素质方面的科学提升,当学生获取自豪感时,自然能够激发其对体育锻炼的兴趣。

在当前的研究和分析中,大量学校和教师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传统方法中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体育锻炼的循序渐进思想,但是教师建成的体育锻炼方案研究对象为整个班级甚至年级。虽然这类学生的年龄段相似,但是不同的学生体能差异性很高,从整体上来看,这种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既无法满足对学生的培养质量,又未能建成个性化的体育锻炼计划,对于不同的学生来说,体育锻炼的难度预期适配性较差,自然无法吸引学生兴趣。

(三)激励制度方面

对于小学生来说,当向其施加相应的激励制度时,其本身能够更好投入到整个体育锻炼体系中,并且在长期的学习和锻炼中,由于存在激励制度,可以逐渐提高对体育锻炼的兴趣。

在当前的小学体育锻炼中,较少的教师思考对学生的激励方法,一些教师甚至吝啬向学生施加口头奖励,导致学生对体育锻炼的热情下降。虽然对于体育锻炼来说,最终目的为要求学生能够主动参与体育锻炼,但是当学生缺乏有效引导时,则学生很难参与到该项工作中,无法实现后续的体育锻炼习惯培养工作。

(四)规则意识方面

在體育锻炼中,当学生能够遵守各类规则时,则学生能够规避锻炼中的各类伤病,防止造成身体损伤,所以在锻炼的有效性和学生兴趣与习惯培养时,必然要求学生具备较好的规则意识。

在当前的小学体育锻炼教学中,发现教师只重视对学生体能的锻炼,并未重视学生对规则的遵守情况,尤其是在各类团队性运动中,当学生对规则的认知程度不足时,学生更容易出现身体损伤,不但降低了学生的体育锻炼质量,也让学生对体育锻炼项目产生恐惧心理,学生的锻炼习惯培养难度加大。

四、 培养体育锻炼习惯,构建健康生活方式的策略

(一)培养科学的体育锻炼精神

对于小学生来说,体育课堂是培养其健康和生命人格品质的重要方式。学生在学习新的体育技能时,可以加深与教师和其他同学的沟通和交流,增进彼此的友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体育课中采用集体协作的方式,通过集体活动培养学生集体意识,在公平性竞争状态下感悟到集体荣誉感,让自己成为集体的一员。不仅如此,学生通过体育锻炼可以树立荣辱观念,使自身行为更加规范。例如,教师可以通过列队练习,引导学生明确集体主义精神的内涵,让个别学生意识到自己的不协调动作将会影响整个团队。这时,教师应严格要求学生规范自己的动作,强调练习的纪律性,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

(二)提升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

教师可以通过设置教学情境,提高小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想要让学生更加热爱体育运动,并对体育锻炼养成良好的习惯,教师可以以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引导学生逐渐掌握锻炼的技巧,通过学会技巧提高体育锻炼的信心。但是对于学生来说,想要真正掌握这项技巧,还需要对该运动进行反复的练习,这一过程十分复杂且枯燥。对此,教师可以为学生设置体育锻炼情境,通过情境化教学方式组织教学实践活动,潜移默化的引导学生将技巧训练当成游戏。一旦学生产生了学习兴趣,就会不由自主的参与其中,并在快乐的游戏中掌握运动技巧。与此同时,教师也需要让学生了解到,自己通过课堂锻炼是无法提升身体素质的,只有保持良好的健康心态,才能真正的得到锻炼效果。参加体育锻炼的同时,学生的身体素质得到强化,体育锻炼的习惯也会慢慢养成,并逐渐贯穿于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在生活的同时感悟到更多快乐。

(三)注重学生规则意识的培养

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学内容学习,可以提升学生的规则意识。教师可以结合学习内容引导学生去强化各项规则。例如对学生展开篮球技术训练后,可以通过教学比赛,为学生讲解比赛基本规则,学生初步了解之后,明确遵守比赛规则的重要性,并在公平公正环境下进行比赛。通过经常性学习与实践,学生便会在篮球练习的实践中逐步养成遵守比赛规则的习惯。因此在体育教学中,要结合学习内容的实际,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遵守规则的意识。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榜样可对他人起到潜移默化的效果。教师可以通过榜样的作用,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情感。

(四)注重学生体育素养的培养

对于学生的体育教学而言,想要进一步养成学生的体育锻炼习惯,就需要从体育素养角度进行综合考虑,只有小学生体育素养构建完成,学生才能在兴趣的基础之上,每天坚持体育锻炼。为达到以上目的,应该从体育素养基本概念与内容角度进行全面考虑,具体内容以及方法为以下几个方面内容:①体育知识。教师需要发挥主体教育地位,在小学阶段的体育教学中不能将课堂当作游戏场所,需要做好體育知识普及工作,让学生可以理解体育锻炼的真正含义,并且可以应用相应的知识保护自己在锻炼中不会受伤。除此之外,学生家长也需要做好知识传播作用,生活中应该鼓励学生进行锻炼,并且在锻炼过程中保证学生安全。②体育个性。因为小学生正处于发展的关键阶段,此时他们对于社会以及世界的理解还无法达到全面,对于学习主要以兴趣为主。基于此,体育教师应该立足于不同学生之间所存在的差异性,结合学生学习趋向性特点以及兴趣,进行针对性教学,最终让某一项体育活动成为小学生爱好,甚至是特长,这样就可以养成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③体育品德。体育活动通常情况下具有一定竞技性,每个学生都具有好胜心,要求教师可以规范学生行为,树立“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体育观念,进而养成学生良好的体育品德。

五、 结论

综上所述,在小学体育教育中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构建学生的健康生活方式,能改善当前教育中重知识教育轻体质教育的教育现状,帮助学生增强身体素质健全人格,对学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运动精神极具感染力,小学生的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也将带动身边的人积极参与到体育锻炼中来,响应了全民健身的号召。

参考文献:

[1]施南华.小学生终身体育意识与锻炼习惯养成的研究[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9(2):185-186.

[2]杨红.让“健康习惯”大于“体育教育”:从健康习惯谈体育锻炼对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影响[J].田径,2018(12):38.

[3]李润东.浅析人体育锻炼习惯与健康生活方式的关系[J].科技风,2018(3):208.

作者简介:沈卫英,江苏省苏州市,苏州市吴江区程开甲小学。

省白银市,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会师初级中学。

猜你喜欢
锻炼习惯小学体育
探析家庭教育对中小学生锻炼行为习惯的影响
如何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
构建游戏课堂加强体育快乐教学的探究
基于快乐教学的投掷课教学研究
快乐体育教学策略探讨
优化体育教学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研究
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锻炼习惯
谈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
影响初中生养成体育锻炼习惯的主要因素与对策的研究
小学实施体育家庭作业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