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贸易现状分析

2020-08-07 00:53
福建质量管理 2020年14期
关键词:中欧服务业出口

(四川大学经济学院 四川 成都 610065)

一、中欧贸易现状

(一)中欧货物贸易统计

1.中欧货物贸易总量

欧盟一直以来都是我国最大贸易伙伴以及最大进口来源地。如图1所示,从货物贸易历史来看,2002—2018年我国与欧盟之间的贸易联系不断增强,截至2018年平均每年交易总额达到了3668亿欧元,年均增长率也高至9.7%,仅在2009年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下降了9.1%,在2012年受欧债危机影响下降1.9%,其他年份基本上都保持了高速增长。

图1 2002-2018年中欧货物贸易进出口额

2.中欧货物贸易结构

在贸易结构方面,中国对欧盟出口产品结构整体上进一步得到优化,不断从传统的劳动密集型商品向高新科技商品转变,其中,机械和交通设备占比较大超50%。图1整理了2018年中国和欧盟进出口主要的商品类别。其中,电机、电气、音像设备及其零附件是中国出口至欧盟的第一大种类,达9480千万美元,占总值的23.2%,其次核反应堆、锅炉、机械器具及零件占比20.6%;而欧盟对中国商品出口最主要的是核反应堆、锅炉、机械器具及零件等商品,达4974千万美元,占比18.2%,其次是车辆及其零附件等商品,占比15.9%。尽管我国与欧盟的贸易的商品结构,制成品已经占很重要的地位,但大部分原因是由于我国加工贸易占重要地位,在对欧贸易中主要通过轻附加值加工贸易,以技术要求较低的产品出口为主。

3.中欧货物贸易模式

贸易模式结构是指产业内贸易与产业间贸易在一国(地区)在其对外贸易中所占的比重,当指数越趋近于1时,表示两国(地区)在该类商品中产业内贸易水平越高。产业内贸易指数IIT计算公式如下:

IIT=1-|EXPORT-IMPORT|/(EXPORT+IMPORT)

根据SITC标准分类,本文利用欧盟统计局数据,对中欧贸易产业内贸易指数进行测算。从整体上来看,双边贸易产业内贸易指数基本上都呈加大状态,这表明中欧双边产业内贸易逐渐增多。如表1所示,2002年食品饮料和烟草类贸易中国保持贸易顺差,但到了2018年,中国对欧盟贸易逆差额达44亿,产业内贸易指数先上升后下降,这与中欧企业品牌价值和我国消费需求变化相关;原材料等材料贸易产业内贸易指数自2002年起呈下降的趋势,产业内贸易水平逐渐降低;化学品及相关产品贸易、机械和运输设备贸易等产业内贸易指数自2002年来一直很大,说明该产业贸易模式主要以产业内贸易为主。

表1 2002—2018年中欧商品出口产业内贸易指数

根据Eurostat数据测算得。

(二)中欧服务贸易统计

中国是欧盟第三大服务贸易伙伴,双边服务贸易频繁。服务业在欧盟经济中占比超过70%,而根据国家统计局2019年统计,我国第三产业占比仅有53.9%。欧盟各国在服务贸易方面优势很明显,产权保护制度等制度成熟,经验丰富。在服务贸易方面,中国应当向欧盟学习先进经验,在制度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加大投入力度,提升服务业的国际竞争力。

据欧盟统计局统计,2010年至2018年,中国对欧盟的服务贸易逆差由2242.3百万欧元扩大到21181.5百万欧元,8年间增长了9倍。其中,旅行和运输服务和知识产权使用费等生产性服务业是占比最重的两类。当前欧盟服务贸易中,中国出口与中国进口分别占欧盟域外服务贸易进口与出口的比重分别仅为4%和5%,中国对欧服务贸易增长潜力还很较大。

图2 中欧服务贸易额

总结

通过对中欧货物贸易、服务贸易两个角度的分析,我们不难发现自中国入世以来,中欧货物贸易总量不断增大,中欧货物贸易商品结构不断优化,中欧贸易模式结构向产业内贸易逐渐转变这一趋势,但中欧服务贸易仍有巨大潜力,我们要加快发展服务业,推动中欧服务业贸易,发挥服务业吸纳就业等各种潜力。

猜你喜欢
中欧服务业出口
上半年我国农产品出口3031亿元,同比增长21.7%
2020中欧数学奥林匹克
自动化正悄然无声地重塑服务业
第11届中欧数学奥林匹克(2017)
赣州港开通两趟中欧班列
服务业:从一二三到三二一
一只鹰,卡在春天的出口
建筑师行迹中欧
米弯弯的梦里有什么
2014上海民营服务业5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