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格斯为无产阶级政党作出的贡献及现实启示

2020-08-09 01:45许耀桐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2020年6期
关键词:恩格斯党的建设实践活动

许耀桐

[摘 要]恩格斯是无产阶级政党建党的倡导者和创始人之一,为无产阶级政党的创立、成长与壮大作出了实践和理论的卓越贡献。恩格斯阐述了现代国家进入政党时代并揭示了政党的阶级性质,阐述了无产阶级政党的重要性、特殊性和独立性,无产阶级政党要有正确的纲领和路线,要善于开展党内斗争,要有严格的组织原则和纪律,要实行党内民主,要实现党的团结统一,阐述了无产阶级政党应有的优良作风,以及无产阶级政党的干部应有良好品德。恩格斯致力于无产阶级政党的实践活动和理论阐述具有重大的现实启示意义,昭示了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昭示了党是无产阶级推翻旧世界、建设新社会的锐利武器,党要永远保持先进性、走在时代的最前列,党要保持和增强先进性就必须加强自身建设。

[关键词]恩格斯;无产阶级政党;实践活动;理论阐述;党的建设;从严治党

中圖分类号:D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10X(2020)06-0003-08

恩格斯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忠诚、杰出的无产阶级战士。恩格斯对无产阶级政党的作用高度重视,把无产阶级政党的斗争同实现共产主义的胜利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恩格斯比马克思更早一些接触和认识到政党问题,他的革命生涯始终与参加和组织无产阶级政党的活动分不开。恩格斯在参加和组织无产阶级政党的重大实践活动中,作出了许多重要论述,构成了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的重要内容。

恩格斯是无产阶级政党建党的倡导者和创始人之一,为无产阶级政党的创立、成长与壮大作出了实践和理论的卓越贡献,富有深刻的现实启示意义。

一、恩格斯参加和组织无产阶级政党的实践活动

恩格斯在中学肄业后即进入社会,不久就开始参加和组织无产阶级政党的实践活动。从热血青年到垂暮晚年,在长达半个世纪的岁月中,恩格斯始终积极、热忱地参加和开展组织无产阶级政党的重大活动。

1842年11月,年轻的恩格斯前往英国曼彻斯特,到其父亲与合伙人开办的工厂办事处工作。英国是现代政党的发源地,既存在着资产阶级政党,又诞生了工人阶级政党。恩格斯以犀利的眼光观察了英国政党的现状,在抵英后写的第一篇文章《英国对国内危机的看法》中就指出:“统治阶级,不论是中间等级还是贵族,辉格党还是托利党,治理国家已经很久了”[1](P405)。辉格党和托利党是左右英国政坛的老牌的、主要的政党,前者代表工商业资产阶级及新兴的资本主义农场主的利益,后者代表旧土地贵族的经济利益,两党长期轮流执政。但恩格斯决不认为他们会永久掌权,而是更关注当时的宪章运动和宪章派。宪章派是宪章运动的参加者,宪章运动是英国工人开展的政治运动。宪章派提出了包括工人权利在内的争取普选权和议会民主改革的六项要求,即普选权、议会每年改选一次、秘密投票、各选区一律平等、取消议会议员候选人的财产资格限制、发给议员薪金,被恩格斯称为是“近代第一个工人政党”[2](P768)。恩格斯高度评价了宪章派的斗争,认为“假如宪章派有耐心等到在下院争得多数,他们还得在许多年内不断召集群众大会和要求实现人民宪章的六点”[1](P405),由此“急剧增长着的宪章派的力量……一旦时机成熟,英国辉格党和托利党的超人智谋就会因此而完全破产”[1](P406)。恩格斯和宪章派及它的机关报《北极星报》建立了密切的联系,同主持《北极星报》的朱利安·哈尼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恩格斯和詹姆斯·李奇也保持着密切的接触,李奇是宪章派四人执行委员会的委员,在曼彻斯特城的著名领袖,是一个有才智的工人、无产阶级运动的组织者和宣传家。李奇与恩格斯认识后成为恩格斯的挚友。在英国期间,恩格斯不仅与宪章派领导者保持着密切的来往,而且与德国的正义者同盟在伦敦的中心建立了直接联系。在与同盟的领导成员亨利希·鲍成尔、约瑟夫·莫尔和卡尔·沙佩尔结识时,恩格斯这样写道:“1843年我在伦敦认识了他们三人,这是我遇到的第一批革命无产者”[2](P198)。后来,当恩格斯陪同马克思来到伦敦时,恩格斯把他们及他们的朋友们都介绍给了马克思认识。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在伦敦出席了一次有宪章派、正义者同盟盟员和英国民主派领导人参加的聚会。恩格斯在会上建议召开一次民主派全体会议,并建立国际民主运动协会,这一建议被大家采纳了。1845年9月22日,国际性的“民主派兄弟协会”成立,这是恩格斯组织无产阶级政党的最初尝试和取得的成果。

为了更好地宣传科学社会主义,1846年2月在比利时的布鲁塞尔,恩格斯和马克思共同创立了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成立布鲁塞尔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为科学社会主义同工人运动的结合特别是为改造正义者同盟奠定了基础,它成为第一个以科学理论武装起来的革命政党的雏形组织。布鲁塞尔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成立后,很快就建立起许多国际联系,同德国的很多城市及英国、法国、荷兰、丹麦等国的社会主义组织形成了巩固的联系,发展成为共产主义运动的一个重要的思想中心和政治中心。恩格斯不仅为布鲁塞尔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积极筹措经费,做了很多组织工作,更重要的是受委员会的委派奔波于巴黎等地,展开对资产阶级的、小资产阶级的各种冒牌社会主义的政治观点的激烈斗争,阐明和捍卫了马克思和他本人所主张的科学社会主义原理。

1847年初,由于受到科学社会主义学说的影响和认识到科学社会主义的正确性,正义者同盟的领导者同意进行改组,并恳请马克思和恩格斯加入该组织,以便对这个原来是德国手工业者半密谋、半宣传性的落伍组织进行改造,使之成为先进的无产阶级政党。在得到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加盟后,1847年6月2日至9日,正义者同盟中央在伦敦召开了第一次代表大会。恩格斯出席了大会,马克思因经济困难而无法参加。大会期间,恩格斯多次发言阐述科学社会主义原理,还主持和负责了许多重要文献的起草与审定工作,发挥了重大作用。大会作出的重要决定是把正义者同盟改名为共产主义者同盟,并根据恩格斯的提议,以“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新口号取代“四海之内,人人皆兄弟”的旧口号。大会通过了《共产主义者同盟章程》草案,恩格斯参加了起草工作。恩格斯还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了《共产主义信条草案》的党的纲领,包括二十二个基本问题。在认真听取大会代表和各地盟员提出的意见后,恩格斯继续研究党的纲领的理论问题。在同盟第二次代表大会开幕前夕,恩格斯写好了《共产主义原理》,这是恩格斯继《共产主义信条草案》之后草拟的共产主义者同盟纲领的第二个稿本。1847年11月29日,共产主义者同盟在伦敦举行第二次代表大会,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出席了大会。恩格斯当选为大会秘书,与马克思一起在大会上就科学社会主义学说做了精彩发言。大会经过长时间讨论,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科学社会主义学说得到各国工人代表们的拥护,并且决定委托他们起草一份公开发表的共产主义宣言。随后,马克思和恩格斯在伦敦开始共同研究写作方案。1847年12月,两人先后回到布鲁塞尔,进一步研究了宣言的内容、结构及表达的方式,拟定了宣言的大纲。12月底,恩格斯赴巴黎。马克思用了约一个月的时间写就了《共产党宣言》这部伟大著作,成为共产主义者同盟纲领的第三个稿本,也是最终的正式的版本。在写作过程中,《共产主义原理》为《共产党宣言》提供了坚实的基础,马克思充分利用了《共产主义原理》的稿本,并按照恩格斯的意见,采用宣言形式而不是传统教义问答的形式来阐述新原则。经过两次代表大会,共产主义者同盟——世界上第一个按照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建立起来的无产阶级政党建立起来了,开创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新篇章,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恩格斯在大会上的活动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人们称他是一个非常乐观的人,一个天赋极高的人。参加大会的工人代表列斯纳写道:“恩格斯身材魁梧匀称,举止敏捷稳健,谈吐简洁有力,气概英武,好像军人一样”[3](P125)。他无愧于大会真正的组织者。恩格斯与马克思共同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共产党,也奠定了他作为共产党组织的倡导者和创始人的地位。

共产主义者同盟成立后,马克思和恩格斯随即领导了1848年欧洲革命,革命却失败了,共产主义者同盟受到迫害,于1852年11月解散。恩格斯为了从经济上帮助马克思,不得不到曼彻斯特的“欧门—恩格斯公司”开始了长达二十年的经商生活。但恩格斯从没有缺席无产阶级政党的工作和活动。1864年 9月28日,国际工人协会(第一国际)宣告成立,马克思出席了国际工人协会成立大会,并被选入临时委员会和小委员会。在第一国际中,马克思是协会总委员会真正的领袖,每届总委员会的“灵魂”。恩格斯获悉国际工人协会建立后十分高兴,成为参加协会最早的会员。虽然在第一国际初期恩格斯住在曼彻斯特,不方便参加总委员会的工作,但他作为马克思的顾问和助手一直协助马克思领导协会。1870年10月,在结束了商业工作后,恩格斯先后担任了国际工人协会总委员会委员和比利时、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丹麦等国的通讯书记。他担任这些重要领导职务后,具体筹备、参加并领导了1871年伦敦代表会议和1872年海牙代表大会,为国际工人协会做了大量的工作,和马克思一道,对蒲鲁东主义、拉萨尔主义、巴枯宁主义进行了坚决的斗争。

1876年国际工人协会在走过了12年历程、结束其历史使命之后,在美国费城召开的代表会议上宣布解散。国际工人协会虽然解散了,无产阶级政党的组织和成长却方兴未艾。到19世纪80年代末,已有美国(1877年)、西班牙(1879年)、法国(1879年)、意大利(1882年)、比利时(1885年)、挪威(1887年)、奥地利(1888年)、瑞士(1889年)、瑞典(1889年)等16个欧美国家先后建立了社会主义政党。俄国也于1883年建立了第一个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团体——“劳动解放社”。随着科学社会主义得到广泛传播,工人组织、报刊开始成倍增长。在这一时期,恩格斯高瞻远瞩,预见到随着马克思主义在工人运动中的普及和胜利,必将出现比第一国际有着更高要求的、新的无产阶级国际联合形式。由于马克思于1883年逝世,为了使各国工人和社会主义者加强国际联系,恩格斯独立承担了领导无产阶级政党的重任。在他的推动和指导下,1889年7月14日,国际社会主义者代表大会在巴黎举行,成立社会主义国际(第二国际),共有欧美22个国家的393位代表出席了大会,并由李卜克内西、倍倍尔、瓦扬、拉法格等27人组成了大会主席团。恩格斯对第二国际的成立感到十分高兴,并在第二国际成立后继续关心和指导它的活动,特别是支持第二国际内马克思主义反对机会主义的斗争。1893年恩格斯亲自参加第二国际苏黎世代表大会,受到极其热烈的欢迎。在逝世前的六年中,恩格斯对第二国际的前期活动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二、恩格斯对无产阶级政党问题阐述的基本理论

恩格斯参加和组织无产阶级政党的实践活动贯穿了他的一生。正是通过这些重大的实践活动,恩格斯和马克思一道对无产阶级政党的重大问题作出了科学、系统的理论阐述,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政党的建立、建设和发展的学说。

这里着重论述恩格斯对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提出的新的、独特的见解。

恩格斯阐述了现代国家进入政党时代并揭示了政党的阶级性质。早在1842年底至1844年上半年,恩格斯通过观察英国社会,以敏锐的眼光注意到,政党的崛起使现代国家的政治生活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政党的活动左右着国家的政局。特别是工人政党的出现,代表着一个新兴的越来越强大的工人阶级开始活跃在政治舞台上。在《各个政党的立场》中恩格斯指出:“英国只有三个大党:土地贵族的党、金钱贵族的党和激进民主派的党”[1](P413)。第一个党是托利党,第二个党是辉格党,第三个党是宪章派。恩格斯揭示了政党是一定阶级、阶层的代表,英国的这三个党“都是与社会阶层和阶级相一致的;托利党是与贵族和高教会派中偏执的真正正统派相一致的;辉格党由工厂主、商人和非国教徒,总的说来,由中间阶级的上层组成……宪章派则在工人,在无产者当中拥有自己的力量”[1](P423-424)。宪章派作为工人的政党,引领着工人阶级发展的方向,“工人阶级日益领会宪章派的激进民主主义原则,并且越来越认为这些原则是他们的集体意识的表现”[1](P413)。

恩格斯阐述了无产阶级政党的重要性、特殊性和独立性。

无产阶级政党是领导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战胜资本主义的根本保证。恩格斯指出:“无产阶级要在决定关头强大到足以取得胜利,就必须(马克思和我从1847年以来就坚持这种立场)组成一个不同于其他所有政党并与它们对立的特殊政党,一个自觉的阶级政党”[4](P592)。世界上各个国家的政党何其多也,可谓形形色色、千奇百怪,但无产阶级政党必须和它们划清界限、明显区别开来,因为只有无产阶级政党才代表工人阶级的根本利益,才具有彻底的革命精神,才能为无产阶级的解放而奋斗到底。那么,怎样才能保持无产阶级政党的特殊性和独立性呢?恩格斯认为:“要使工人摆脱旧政党的这种支配,最好的办法就是在每一个国家里建立一个无产阶级的政党,这个政党要有它自己的政策,这种政策显然与其他政党的政策不同,因为它必须表现出工人阶级解放的条件”[2](P40)。无产阶级政党的国际联合、国际团结固然重要,但真要保持党的特殊性和独立性,更灵活地进行革命斗争,就必须立足本国,因为“政策的细节可以根据每一个国家的特殊情况而有所不同”[2](P40)。为此,恩格斯对各国的无产阶级有一个基本的要求,即“每一个新参加运动的国家所应采取的第一个步骤,始终是把工人组织成独立的政党”[4](P584)。

恩格斯阐述了无产阶级政党要有正确的纲领和路线。恩格斯向来主张,无产阶级政党要有正确的指导思想,“就是有一个新的科学的世界观作为理论的基础”[5](P10);同时要有正确的、科学的纲领和路线。恩格斯指出:“一个新的党必须有一个明确的积极的纲领,这个纲领在细节上可以因环境的改變和党本身的发展而改动,但是在每一个时期都必须为全党所赞同。只要这种纲领还没有制定出来或者还处于萌芽状态,新的党也将处于萌芽状态;它可以作为地方性的党存在,但还不能作为全国性的党存在;它将是一个潜在的党,而不是一个实在的党”[6](P318)。一个党有没有能够统一全党的纲领,这个纲领鲜明不鲜明,成熟不成熟,能不能为全党所认可,至为关键,这是因为“一个新的纲领毕竟总是一面公开树立起来的旗帜,而外界就根据它来判断这个党”[2](P350)。

恩格斯阐述了无产阶级政党要善于开展党内斗争。自参加和组织无产阶级政党活动以来,恩格斯始终认为,必须同一切违背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原理的错误思想作坚决的斗争。纵观恩格斯一生,他总是身体力行、冲锋陷阵,先后同魏特林的空想社会主义,赫斯、格律恩、克利盖的“真正社会主义”,小资产阶级思想家海因岑的激进主义,蒲鲁东主义,英国工联主义,拉萨尔主义,巴枯宁主义,杜林的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以及由赫希伯格、施拉姆、伯恩斯坦组成的“苏黎世三人团”的党内右倾机会主义进行了深刻、有力的思想和理论批判斗争。恩格斯非常重视这样的党内思想和理论斗争,因为通过这样的斗争把各种错误思潮逐出党内,巩固了马克思主义对无产阶级政党的指导地位。恩格斯说:“任何工人政党,只有在内部斗争中才能发展起来,这是符合一般辩证发展规律的”[4](P551)。

恩格斯阐述了无产阶级政党要有严格的组织原则和纪律。早在组织共产主义者同盟的时候,恩格斯就参加了《共产主义者同盟章程》的起草,为无产阶级政党规定了基本的组织原则,如所有成员一律平等,实行民主选举制度,实行职务任期制和撤换制,集体讨论决定党的事务,实行少数服从多数,共产主义者同盟的各级组织都拥有监督权,对不遵守同盟条件和纪律的人进行监督,并视情节轻重作出退出组织或开除出党的决定。恩格斯十分强调组织纪律的重要作用,他说:“少数都要服从多数……没有任何服从纪律的支部!没有任何党的纪律,没有任何力量在一点的集中,没有任何斗争的武器!那末未来社会的原型会变成什么呢?简而言之,我们采用这种新的组织会得到什么呢?会得到一个早期基督教徒那样的畏缩胆怯的而又阿谀奉承的组织”[7](P519)。只有强调党的纪律,才能保证革命斗争的胜利,恩格斯指出:“胜利的首要条件是严格遵守法律……这种纪律是一个有成效的和坚强的组织的首要条件,是资产阶级最害怕的”[8](P540)。

恩格斯阐述了无产阶级政党要实行党内民主。恩格斯指出,共产主义者同盟的“组织本身是完全民主的……一切都按这样的民主制度进行”[4](P207)。共产党之所以与历史上空想社会主义的政党相区别,不同于巴贝夫的平等派、布朗基的四季社、沙佩尔和鲍威尔的正义者同盟这些密谋、宗派、专制性质的政党,就是因为共产党具有完全的民主性质。要在共产党内实行民主,就要实行党务公开,赋予每个党员以知情权、言论权、参与权、表决权等权利。恩格斯积极提倡在党内开展批评和争论的民主活动,他说:“工人运动本身怎么能逃避批评,禁止争论呢?难道我们要求别人给自己以言论自由,仅仅是为了在我们自己队伍中又消灭言论自由吗?”[4](P595)

恩格斯阐述了无产阶级政党要实现党的团结统一。恩格斯指出,与资本主义作斗争,党的“团结一致比任何其他时候都更加必需”[7](P516),共产党“单靠那种认识到阶级地位的共同性为基础的团结感,就足以使一切国家和操各种语言的工人建立同样的伟大无产阶级政党并使它保持团结”[4](P212)。要保持党的团结和统一,当然不能搞无原则的妥协、退让,不能和稀泥,而要对宗派分裂主义等倾向作坚决的斗争。1882年秋,法国工人党发生分裂,同时召开了两个社会主义者代表大会,即可能派代表大会和盖得派(马克思派)代表大会。恩格斯在评论法国工人党的分裂时指出,通过分裂可以使问题明朗,这是一件好事。法国工人党分裂后,虽然以盖得为首的革命派处于少数地位,但恩格斯认为:“暂时处于少数——在组织上——而有正确的纲领,总比没有纲领而只是表面上拥有一大批虚假的拥护者要强得多”[9](P402),这样可以使黨变得更加团结坚强。

恩格斯阐述了无产阶级政党应有的优良作风。首先是实事求是的作风。一切要从实际出发,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修改自己的理论,1848年革命失败后,恩格斯与马克思曾预计革命高潮很快到来,后来经过研究,得出了在资本主义经济普遍繁荣的情况下,革命高潮不会立即到来,就及时地把进攻策略改为退却策略,恩格斯说:“历史表明我们也曾经错了,暴露出我们当时的看法只是一个幻想。 历史走得更远:它不仅打破了我们当时的错误看法,并且还完全改变了无产阶级进行斗争的条件”[4](P382)。其次是不唱高调、不说空话。恩格斯指出:“一切革命的高调和喧嚷都不可避免地会导致失败”[8](P540)。如果只是热衷于空洞的革命词句,必然使党的“行动的水平降低,理论水平和政治水平降低”[10](P269)。恩格斯说道:“如果说我得到工人的信任,那是因为我在任何情况下都向他们讲真话,而且只讲真话”[11](P340)。最后要有谦虚朴实的精神。在马克思逝世后,恩格斯成为国际工人阶级当之无愧的领袖,然而,他从不居功自傲,总是把功劳记在马克思身上。1893年7月14日,他在给梅林的信中指出:“如果说我有什么异议,那就是您加在我身上的功绩大于应该属于我的,即使我把我经过一定时间也许会独立发现的一切都计算在内也是如此,但是这一切都已经由眼光更锐利、眼界更开阔的马克思早得多地发现了”[4](P641)。对于溜须拍马、歌功颂德之类的人,恩格斯深恶痛绝,表示坚决同把“这样的阿谀奉承作风偷运到党里来的人……完全断绝了任何来往”[12](P365)。

恩格斯阐述了无产阶级政党的干部应有良好品德。无产阶级政党的干部应该是人民公仆,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恩格斯说:“我们党内可以有来自任何社会阶级的个人,但是我们绝对不需要任何代表资本家、中等资产阶级或中等农民的利益的集团”[4](P365)。如果其他阶级出身的人参加无产阶级运动,“首先就要求他们不要把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等等的偏见的任何残余带进来,而要无条件地掌握无产阶级世界观”[2](P739)。恩格斯旗帜鲜明地提出了防止党的干部蜕化变质的问题,他说:“无产阶级运动的规律显然是,到处都有一部分工人领袖必然要蜕化”[13](P334)。为了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恩格斯要求“在我们党内,每个人都应该从普通一兵做起;要在党内担任负责的职务,仅仅有写作才能或理论知识,甚至二者全都具备,都是不够的,要担任领导职务还需要熟悉党的斗争条件,掌握这种斗争的方式,具备久经考验的耿耿忠心和坚强性格,最后还必须自愿地把自己列入战士的行列中”[4](P281)。恩格斯要求党内同志“不要再总是过分客气地对待党内的官吏——自己的仆人,不要再总是把他们当做完美无缺的官僚,百依百顺地服从他们,而不进行批评”[14](P33)。

三、恩格斯致力于党的实践活动和理论阐述的现实启示

恩格斯以毕生的精力,致力于无产阶级政党的实践活动和理论阐述,为后人留下了巨大的、丰厚的政治遗产,对于新时代加强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建设而言,具有极为深刻的现实启示意义。

恩格斯致力于无产阶级政党的实践活动和理论阐述,昭示了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众所周知,恩格斯在曼彻斯特时期,完成了从唯心主义到唯物主义、从革命民主主义到共产主义的转变。恩格斯后来在回顾这段历史时曾明确说道:“我在曼彻斯特时异常清晰地观察到,迄今为止在历史著作中根本不起作用或者只起极小作用的经济事实,至少在现代世界中是一个决定性的历史力量;这些经济事实形成了产生现代阶级对立的基础;这些阶级对立,在它们因大工业而得到充分发展的国家里,因而特别是在英国,又是政党形成的基础,党派斗争的基础,因而也是全部政治史的基础”[4](P202)。这说明恩格斯一开始就是从历史唯物主义和以工人阶级的历史使命为出发点,认识和阐述无产阶级政党的建立和发展的问题,由此揭示了为着工人阶级的解放和人类的解放,是无产阶级政党的初心和使命。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的这一根本思想,鼓舞和武装了全世界的共产党。1921年中国共产党从“一大”会址上海的石库门出发,就走上了这条初心和使命之路。习近平指出:“只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才能让中国共产党永远年轻……我们走得再远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15](P497)。2019年6月,中国共产党开展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主题教育活动,使九千多万党员受到了深刻的教育。10月底又建立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制度,使这项工作常态化。这表明了,中国共产党将永远沿着恩格斯指引的初心和使命之路前进。

恩格斯致力于无产阶级政党的实践活动和理论阐述,昭示了党是无产阶级推翻旧世界、建设新社会的锐利武器。

在资产阶级反动派统治的国家,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面对的敌人是凶恶的、强大的,他们不仅拥有经济、政治、文化的强大资源,更有庞大的军队、警察、监狱等暴力机器。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要战胜资本主义,推翻资产阶级统治,仅凭赤手空拳是不行的,唯有像恩格斯说的,只能组成一个独立的、自觉的、坚强的、严密的无产阶级政党。除了依靠党之外,无产阶级再没有不二法门,再没有必胜武器。列宁指出:“革命无产阶级的独立的、毫不妥协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是社会主义胜利的唯一保证,是一条通向胜利的康庄大道。因此,我们在任何时候,包括最革命的时刻,都不会放弃社会民主党的完全独立性,不会放弃我们的思想体系的彻底的不妥协性”[16](P257)。建立独立的、敢于斗争和敢于胜利的无产阶级政党,这对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来说尤其重要,旧中国四分五裂、一盘散沙、群龙无首,近代一百多年以来深受帝国主义侵略奴役和国内剥削制度的盘剥,陷入了混乱的境地。只有中国共产党成为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战斗部队,代表着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和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才能團结和凝聚起全民族的力量,组成浩浩荡荡的大军,赢得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依靠中国共产党,通过党治国理政,是中国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成功的红色密码。进入新时代,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也只有在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下,才能把14亿中国人民紧紧团结和凝聚在党的周围,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恩格斯致力于无产阶级政党的实践活动和理论阐述,昭示了党要永远保持先进性,走在时代的最前列。

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阐明了一个基本原理,先进的无产阶级意识和先进的科学社会主义思想,不可能在一般的工人中自发地产生,需要有无产阶级的理论家和用先进理论武装起来的政党,才能带领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走向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是社会发展规律、无产阶级政党的先进性与历史主动性和人民群众的实践相结合的产物,若没有无产阶级政党发挥先进性作用,就无法在社会发展规律和人民群众之间架起桥梁,就无法制定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路线、方针、政策,社会主义事业也就无从谈起。这正如恩格斯说的:“我们的党事实上是唯一真正先进的党,而且是唯一可以取得某些成就的强大的党”[10](P349)。无产阶级政党之所以能够肩负起实现社会主义和无产阶级解放与人类解放的重任,正在于它是工人阶级和人民群众的先锋队组织,“只有工人阶级的先进部分, 只有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才能领导自己的国家”[17](P349)。毛泽东也指出:“总结我们的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工人阶级(经过共产党)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18](P1480)。在当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伟大的、创造性的事业,其艰巨性、复杂性和长期性是以往任何时候所不可比拟的。它既不可能从马克思主义的已有书本中找到现成的答案,更不可能照抄照搬发达国家的经验和模式,只有在作为中国工人阶级和中华民族先锋队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本国的实际结合起来,全面认识和掌握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发展规律,才能制定出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实施正确的发展战略和步骤。

恩格斯致力于无产阶级政党的实践活动和理论阐述,昭示了党要保持和增强先进性就必须加强自身建设。

加强党的自身建设,是无产阶级政党始终成为先进的政党、始终保持革命性和先进性的唯一途径。无产阶级政党要搞好党的建设,就一定要遵循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的基本原理,其中包含了恩格斯阐述的关于无产阶级政党的一系列基本理论。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东国家发生剧变的惨痛教训就在于,作为执政的共产党在党的自身建设中背离了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政党学说。苏东国家共产党在执政过程中,长期忽视党的自身建设,产生和积累了许多问题,并且完全缺乏对党内矛盾的正确认识和解决办法。例如,在思想建设方面,党员和干部尤其是中高级领导干部,理想信念已经淡薄、党性意识普遍缺乏,一些党的领导人甚至蜕化变质,利用手握的大权,背弃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事业和工人阶级的根本利益;在组织建设方面,党的基层组织丧失了凝聚力和战斗力,不能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党内缺乏应有的民主和有效的监督,民主集中制也没有得到有效贯彻;在作风建设方面,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严重,人浮于事,造假盛行,贪污腐败现象日益增多。由于这些党的建设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使苏东国家的共产党丧失了先进性,丧失了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最终走向垮台覆灭。这说明党的自身建设搞不好,党就无法保持先进性,党的领导水平和领导能力、执政水平和执政能力也无法跟上时代发展的要求,就要丧失政权,亡党亡国。

以苏东国家共产党的覆亡为镜鉴,遵循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政党学说的基本原理,当代中国共产党实施了从严治党、依规治党的战略措施。一是全面从严治党,增强管党治党意识、落实管党治党责任;二是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紧密结合,从严治党靠教育,也靠制度,思想教育和依规治党一柔一刚,同向发力、同时发力;三是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提高党内政治生活水平,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干部严格遵守党内政治生活准则;四是坚持从严管理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加强道德养成,规范权力行使,培育优良作风,廉洁奉公,严于律己,各级干部都要严格按照党的原则和规矩办事,自觉履行党章赋予的各项职责;五是持续深入改进作风,加强思想作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生活作风建设,走好群众路线和网络群众路线,努力改进学风、文风、会风,使党的作风全面纯洁起来;六是严明党的纪律,使全体党员做严格遵守和坚决维护纪律的合格党员;七是发挥人民监督作用,就从严治党和依规治黨问题向人民请教,认真听取群众提出的批评意见并及时加以改进;八是深入认识和把握全面从严治党规律,不断总结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运用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管党治党。大力加强党的建设,实行从严治党和依规治党的战略措施,保证了中国共产党始终成为马克思主义的执政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核心领导力量。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3][苏]保尔·拉法格,等.回忆马克思恩格斯[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3.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6]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

[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

[1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

[1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

[1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1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

[1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15]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

[16]列宁全集(第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

[17]列宁全集(第3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18]毛泽东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责任编辑:陈文杰

猜你喜欢
恩格斯党的建设实践活动
德国多种活动纪念恩格斯诞辰200周年
论习近平关于党的组织建设思想的创新
在过程中体验 在体验中发展
谈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把“两学一做”落实在思想上和行动上
母亲永远只有一个
母亲永远只有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