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趣:体育课堂教学的本真回归

2020-08-10 09:24季俊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2020年5期
关键词:回归小学体育兴趣

季俊

[摘要]在体育教学中,通过情境化教学、游戏化教学、温情化教学以及故事化教学,能充分激发学生的体育学练兴趣,让学生的体育学练更富有自觉性、自发性、自主性。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出发,不断通过故事、游戏、情境等,创设学生喜欢的体育学练“兴趣点”,能盘活学生体育学习原动力。如此,体育课堂教学就能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关键词]小学体育 兴趣 回归

远离了学生的兴趣,学生就会失去对体育学习的自发性、自主性,就会失去运动的动力。体育运动、活动不仅要抓住学生眼球,更要能引导学生全身心投入到体育活动之中去。体育教学,应当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出发,不断创设学生喜欢的“兴趣点”,盘活学生体育学习的原动力。如此,体育课堂教学就能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一、情境化教学,引导学生运动

情境化教学是体育兴趣教学的重要形式。由于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征的影响,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对各种场景的模拟,引导学生边想象、边运动。情境不仅能调动学生的体育活动兴趣,更能催生学生的体育活动认知。在体育课堂上,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语言艺术、动作技巧等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的运动。置身于情境之中,学生可以直接模仿、可以获得一些运动启发等等。

例如,在一节“立定跳远”的课堂上,笔者首先运用多媒体课件创设了这样的情境:青蛙跳跃、袋鼠跳跃、兔子跳跃等。通过情境感知,能强化学生的动机、技术表象的积累。接着,笔者让学生简单地模仿,在模仿中体验蹬地发力、双脚起跳、落地等。有了情境的感受、体验,学生再来学习立定跳远,就能提升学习兴趣。在视频动物运动表象的引导下,学生两脚快速用力蹬地,同时两臂稍曲由后往前上方摆动,向上方跳起腾空,并且能够充分地展体。通过经验、表象等的支持,学生的体育学练得心应手。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将学生的经验、生活与学生的体育学练结合起来,从而调动学生运动的积极性、创造性。当学生全身心融人体育活动之中时,就能获得对体育学练动作的深刻感受、体验,就能形成体育学练动作的深刻认知。

回归学生体育运动兴趣的体育教学,要创设情境,找准学生的兴趣与体育学习相契合的点。通过体育情境,能激发学生感官的全面参与,学生不仅仅会用眼看、用心体会,更会用整个身心感受、体验。情境化体育教学,不仅促进了学生体育认知,激发了学生体育运动情感,更发掘了学生的体育运动潜质。

二、游戏化教学,催生学生运动

游戏是学生的最为重要的体育学练方式,也是学生的认知方式、存在方式。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借助游戏的运动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生来说,游戏要贴合经验、贴合生活,才能更富有吸引力、召唤力。置身于游戏之中,学生才能感受到体育运动的魅力。正如著名美学家席勒所说:“只有人,才会展开真正的游戏。同样,只有在游戏中,人才能真正成其为人。”

在体育游戏中,学生能消除主客体的对立,形成主客体交融、统一的和谐学习样态。对于学生的体育游戏而言,游戏意图要明确、游戏设计要精确、游戏规则要铺垫、游戏时机要巧妙、游戏调控要有策略等等。比如“耐久跑”这一部分内容,历来被认为是体育教学中的一个最为枯燥的活动项目,不少学生对耐久跑比较抵触,有的甚至提到耐久跑就担忧、恐惧。如何激发学生跑的兴趣?笔者在教学中,运用游戏的形式将耐久跑的内容进行包装。笔者在教学中,将当前比較热门的游戏——“撕名牌游戏”融入其中,在一定的范围、时间内,笔者和学生一起协商游戏规则。在整个过程中,教师要预留充分的时空,让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想象力,不断创新规则。在整个过程中,学生的游戏热情大增。他们设计并积极践行“一对一篮球撕名牌游戏”“双人背人撕名牌游戏”等等。在这样的游戏活动中,不仅调动了学生的体育活动兴趣,还发掘了学生的体育活动创新性潜质。

游戏化教学,要融入时尚流行的趣味元素,将学生的游戏、活动、生活等融为一体。如此,学生就能在生活化、经验化的游戏活动中学习。一个好的游戏,不仅要融合教学内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且要新颖、有创意。游戏化教学,能真正回归到学生体育学习的本位。

三、温情化教学,激发学生运动

温情化教学,就是依靠教师的温情性的、激励性的、表扬性的语言、表情和动作等,对学生的体育学习进行激励,从而克服学生体育学习的“生硬感”。作为教师,可以站在学生立场上,用童言童语、相对评价等来柔和地对待学生。对于体育活动,学生天然就有着一种亲近感,而学生之所以“疏远”体育活动,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教师的教学比较生硬。温情化的教学,能激发学生的运动热情。

例如,在体育教学中,教师用儿童化的语言等进行诱导,对学生的体育学练动作要求用儿歌等表达出来,都能让学生产生一种亲切感、亲和力。尤其是在教师对学生的体育学练动作进行纠错时,幽默化的语言常常能让学生在理解体育学练动作时,感受到一种温暖。如教学“前滚翻”,针对部分学生前滚翻时不能掌握正确动作,因而不能进行前滚翻的情况,笔者这样启发学生:你们见过刺猬吗?小刺猬怎样运果实的?小刺猬为什么要将身体团成一个团?那么,我们在前滚翻时就应当注意什么?由此,学生认识到“团身”的重要性。那么,怎样团身呢?有经验的学生想到了“低头看天”。当学生低头看天时,自然而然地就能够团身了。这样,体育学练动作就不再僵硬,而是变得有意思、有趣味、有意义。

温情化教学,通过生动的语言,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乐学、会学、想学,从而激发了学生体育学习动机、参与热情等。当然,在实践中,温情化教学要注重度,温情化教学并不是弱化体育锻炼要求、弱化学生运动技能学习,更不是盲目迁就学生兴趣、稚化教学方法,而是将体育学练方法融入趣味化的教学之中。

四、故事化教学,启迪学生运动

故事化教学也是趣味体育教学的一种重要形式。对于学生来说,故事化的存在是一种本真性的存在。学生喜欢听故事,还喜欢故事化地生存、生活。用故事进行体育教学,能启迪学生的运动。教学中,通过故事,可以激活学生思维、催生学生想象,从而更加科学地、艺术化地融人体育学练之中。

例如,教学“趣味投篮”,笔者结合学生喜闻乐见的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的故事,将故事情节贯穿于学生体育学练过程之中。由于有了故事的介入,学生的体育学练兴趣大增。故事情节是这样的:从“羊村巡逻”(热身活动)到“制魔法球”(球性练习),从“攻击狼堡”(投低篮)再到“狼堡的致命”(一击一运球组合)等环节。在体育活动中,笔者运用故事化、童话化线索,让学生练好技能,从而更好地打击狼堡,击溃灰太狼、红太狼等的老窝。这样的故事,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投篮的动作要点学习之中去。某些学生,不能有效地攻击狼堡,就要求学生提高进攻(投篮)的技术。因为,如果不能有效地投篮,灰太狼(由几个学生扮演)就会攻击羊群。在故事化的学练过程中,学生能主动调节篮架的高度,主动调整投篮的距离、线路,主动调整投篮的角度,等等。

故事化教学是一种富有智慧艺术的教学。在体育教学中,通过情境化教学、游戏化教学、温情化教学以及故事化教学,能充分激发学生的体育学练兴趣,让学生的体育学练更富有自觉性、自发性、自主性。借用德国著名思想家哈贝马斯的兴趣理论,回归学生本真兴趣的体育教学,不仅仅是一种“技术性”的教学,更是一种“实践性”的教学、一种“解放性”的教学。正是通过解放兴趣,能让学生的本质力量得到充分的彰显!

猜你喜欢
回归小学体育兴趣
构建游戏课堂加强体育快乐教学的探究
基于快乐教学的投掷课教学研究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快乐体育教学策略探讨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优化体育教学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研究
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游戏的设计与研究
巧用多媒体技术, 让语文课堂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