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保健门诊中婴幼儿营养性贫血治疗方法及效果

2020-08-12 09:14冯小梅
关键词:性贫血辅食组间

丁 强,冯小梅

(1.江苏省东台市妇幼保健院群体保健科,江苏 盐城 224200;2.江苏省东台市人民医院手术室,江苏 盐城 224200)

儿童贫血是发生于小儿时期的常见疾病,其中营养性贫血较为常见。贫血一旦发生,可引发儿童智力与体格发育障碍,容易引发很多疾病[1]。探究其发病因素并给出有效的治疗,是儿童保健中各项工作的重点所在。为此本实验以部分婴幼儿营养性贫血患儿为研究对象,探究有效治疗营养性贫血的方法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8年3月~2019年3月本辖区儿童保健门诊收治婴幼儿80例,80婴幼儿中男44例,女36例,处于6个月~1岁间婴幼儿共有42例,处于1~2岁婴幼儿共有38例。本次实验研究中,所有婴幼儿家长均清楚研究目的与方法,并自愿加入到本次研究之中,签署有关同意书。本实验研究已取得伦理委员会许可。

1.2 方法

回顾两组婴幼儿临床资料,并定期进行血常规检查。取婴幼儿左手无名指末梢血,运用自动血细胞计数仪器检测血常规结果,同时询问调查所有婴幼儿家长,了解患儿添加辅食的情况,如是否为婴幼儿添加蛋黄、菜泥、果泥等辅食。

1.3 统计学方法

本实验研究中资料数据均录入表格并用软件SPSS 21.0处理,以P<0.05为研究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中计数资料(营养性贫血发生率)采用卡方检验,表示为(%)。

2 结 果

80例婴幼儿中共有营养性贫血24例(30.0%)。其中42例6个月~1岁婴幼儿中共有7例(16.7%),38例1~2岁婴幼儿中共有1例(2.6%),6个月~1岁婴幼儿营养性贫血发生率明显低于1~2岁婴幼儿,组间差异明显(x2=4.680,P=0.031)。

80例婴幼儿中添加辅食例数为40例,发生营养性贫血例数为3例,没有添加辅食例数为40例,发生营养性贫血例数为10例,添加辅食婴幼儿营养性贫血发生率明显低于没有添加辅食婴幼儿,组间差异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如表1。

表1 婴幼儿辅食添加与营养性贫血发生情况(n,%)

3 讨 论

营养性贫血的发生直接关系到儿童免疫、神经与骨骼等系统发育,并容易引发感染以及血液相关性疾病。在婴幼儿生长发育过程中,0~2岁是关键阶段,合理选择营养辅助支持可有效预防营养性贫血的发生,同时也是保健门诊针对婴幼儿进行健康管理的重点工作内容[2]。

本实验研究选取儿童保健门诊婴幼儿为研究对象,80例婴幼儿营养性贫血发生率为30.0%,相较于6个月~1岁婴幼儿,1~2岁婴幼儿营养性贫血发生率明显更低,组间差异明显,P<0.05;相较于及时添加辅食婴幼儿,未及时添加辅食婴幼儿营养性贫血发生率明显更高,组间差异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该结果充分说明,及时为婴幼儿添加辅食,可确保婴幼儿生长发育所需营养供给,同时促进其免疫能力提升。婴幼儿生长发育较快,到6月之后应及时为其添加富含铁元素的辅食,如不能及时添加辅食,很容易会造成营养性贫血的发生[3]。在母乳喂养的同时为婴幼儿添加含铁量丰富的辅食,如富含铁元素的肉泥、菜泥、强化米粉等,可为婴幼儿提供维生素与蛋白质等基础性营养支持,同时可为其提供更多铁元素,可促进其免疫力提升,并且可起到预防感染性疾病与各类贫血症的发生。

综合以上内容可以看出,定期对婴幼儿进行临床检测,可及时发现营养性贫血,及时为婴幼儿添加辅食,可显著降低其发生率。

猜你喜欢
性贫血辅食组间
A case of conjunctiv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with spheroidal degeneration: a clinicopathological study
儿童门诊中婴幼儿营养性贫血治疗方法及效果
血清甲状旁腺激素检验在评估慢性肾病肾性贫血中的应用
复方血栓通胶囊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局部血流及微炎症反应的影响观察
肾性贫血治疗的研究进展
宝宝教你判断辅食何时添加
要背沟,不要“虎背熊腰”
宝宝添加辅食出现呕吐还能继续吗
体育特长生训练方法浅议
分龄宝宝辅食添加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