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共振成像(MRI)应用于子宫内膜癌诊断效果分析

2020-08-12 09:14段志勇
关键词:磁共振B超内膜

段志勇

(河北省石家庄高邑县医院,河北 石家庄 051300)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实验期间选取2018年7月~2019年7月我院共计40位子宫内膜癌患者,在研究期间,将研究对象划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研究组,各20,其中,对照组患者年龄25~50岁,研究组患者年龄26~48岁。对照组患者采取B超诊断方式,研究组转折采取磁共振成像(MRI)诊断方式。

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本次研究调查;患者有很好的依从性;患者能够完成随访。

排除标准:患者及家属对本次研究调查未允许;患者存在精神异常;无法完成随访。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为对照组子宫内膜癌患者提供B超诊断方式。对患者腹部进行超声检测,选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进行检测,将探头频率设置为2~5 MHz。检测操作前,应提醒患者尽量多饮水,确保膀胱处于充盈状态;检测过程中,需提醒患者保持仰卧体位,并遵循常规方式对患者子宫、两侧附件及腹腔积液的实际情况进行观察。

1.2.2 研究组

为研究组子宫内膜癌患者提供磁共振成像(MRI)诊断方式。选取1.5T PHILIPS磁共振机,横断位的参数设置为,4分钟扫描时长,横断位、冠状位、矢状位层厚为5 mm,FOV 240 mm×132 mm,矩阵为240×240。在平扫之后再利用动态增强,同时对患者的子宫短轴与长轴、冠状位展开扫描。之后向患者静脉推注大约15 mL的Gd-DTPA磁共振对比剂,之后对患者的子宫内膜厚度展开扫描与测量,并且对附件形态信号、肿瘤的浸润程度以及肿瘤信号强度展开采集并作出分析。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子宫内膜癌患者通过不同的诊断方式后,其诊断效果展开对比分析。诊断效果评判标准:分为四个等级(好、较好、一般、差),其中诊断效果=好+较好+一般。

1.4 统计学方法

采集本次实验收获的两组患者诊断数据与信息,并将所有实验数据放入到SPSS 21.0软件,计数数据信息可以通过率(%)作为表示,通过卡方检验。判定统计学差异的标准为P<0.05。

2 结 果

根据相关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研究组子宫内膜癌患者在采取磁共振成像(MRI)诊断方式后,其诊断效果明显强于对照组患者的B超诊断效果,具体如表1所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者诊断效果对比[n(%)]

3 讨 论

子宫内膜癌的原因迄今尚不明确,一般认为,子宫内膜癌根据发病机制和生物学行为特点可分为雌激素依赖型(I型)和非雌激素依赖型(II型)。雌激素依赖型子宫内膜癌绝大部分为子宫内膜样癌,少部分为黏液腺癌;非雌激素依赖型子宫内膜癌包括浆液性癌,透明细胞癌等。本次研究对照组子宫内膜癌患者提供B超诊断方式,研究组子宫内膜癌患者提供磁共振成像(MRI)诊断方式。根据本文的调查显示,研究组磁共振成像(MRI)诊断方式的诊断效果为69.23%,而对照组的B超诊断效果仅为48.72%,如果采取B超诊断方式,极容易造成患者病情的误诊,在诊断价值方面次于磁共振成像(MRI)诊断方式。

综上所述,针对子宫内膜癌患者应用磁共振成像(MRI)诊断方式,能够更加有效的对患者的病情发展情况进行诊断,起到极为显著的诊断效果,相比B超诊断要更加适用,可以有效提升准确率,同时能够获得理想的诊断应用价值,为后续的治疗提供针对性的方案,应该大力推广与使用。

猜你喜欢
磁共振B超内膜
牛子宫内膜炎病因与治疗
一种磁共振成像谱仪数字化发射系统设计
常见专业名词缩略语及符号(Ⅰ)
B超机日常维修案例分析与保养
磁共振成像不同扫描序列诊断肛瘘诊断价值
怀孕做阴道B超,会引起流产吗
异常子宫出血,是子宫内膜息肉惹的祸吗
子宫内膜增厚需要治疗吗
磁共振有核辐射吗
你真的了解子宫内膜息肉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