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路径护理对冠心病患者不良情绪及SAS、SDS评分的影响分析

2020-08-12 09:14徐友兰杨旭希陈淑玲
关键词:冠心病研究组疾病

徐友兰,刘 勇,杨旭希,陈淑玲,雷 力

(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省医学科学院心内三区,广东 广州 510080)

冠心病表示冠状动脉功能性变化引起心肌坏死或者心肌缺血缺氧而诱发心脏病,属于心血管疾病,极易造成心绞痛、心肌缺血以及缺氧等,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1]。临床在诊断冠心病与治疗冠心病时过程较为复杂,且存在多种不良影响,常见的有焦虑、抑郁等情绪。当前,人们的生活方式出现变化,冠心病患者数量不断增多,其有效治疗与护理成为临床研究的重点。本文将以70例患者为对象,探究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19年2月~2020年2月冠心病患者70例为对象,分为参照组(35例)与研究组(35例)。参照组,男20例,女15例;年龄45~76岁,平均(61.76±4.75)岁。研究组,男21例,女14例;年龄46~75岁,平均(61.38±4.46)岁。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参照组

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指导患者的饮食、日常运动,采用口头讲述的方式开展,并叮嘱患者按时用药。

1.2.2 研究组

给予研究组临床路径护理:

在患者入院时,实施健康教育,由护理人员采用一对一方式对患者进行健康知识教育,内容包括用药指导、发病机制、治疗方法、注意事项等,使患者充分了解疾病;选择通俗易懂或者专业的方式,组织患者听课,讲述疾病知识;另外,还需定期召开健康知识讲座,邀请经验丰富的专家授课,回答患者所存在的问题。在患者熟悉疾病以后,由护理人员实施针对性心理指导,与患者交流与沟通,了解其内心苦恼;同时与患者家属沟通,要求家属给予患者更多的关心与支持

在治疗结束时,需评价患者焦虑、抑郁,并与入院前进行对比,结合评估结果总结分析,给予患者出院指导。加强用药管理,若患者在休息以后症状未好转,需取硝酸甘油舌下含服,并向患者讲述该药物使用方法,叮嘱患者随身携带,并说明可能存在的不良反应。密切监测患者的血压、血糖情况,关注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一旦出现先兆反应需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干预;指导患者合理饮食,少量多餐,晚餐不可过饱,预防心肌梗死。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心理状态是使用SAS量表、SDS量表评估患者抑郁、焦虑等情况;生活质量是使用生活质量量表(SF-36)进行评估。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20.0软件进行对比分析,计量资料表示方法为均值标准差,检验方法为t检验,计数资料表示方法为%,检验方法为T2检验,若组间比较结果为P<0.05,具有显著差异。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心理状态对比

护理后的SAS评分、SDS评分,研究组明显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

表1 两组患者心理状态对比(±s)

表1 两组患者心理状态对比(±s)

组别 n SAS评分 SDS评分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参照组 30 48.89±4.37 34.18±5.2849.96±5.1233.28±5.77研究组 30 48.34±4.89 21.12±5.9749.87±5.3521.21±5.38 t / 0.7927 7.4882 0.8384 8.6755 P / 0.5323 0.0000 0.5183 0.0000

2.2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对比

研究组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2。

表2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s)

组别 n 护理前 护理后参照组 30 72.58±5.97 85.58±4.12研究组 30 72.41±5.68 94.43±5.23 t/0.6575 7.1242 P/0.4534 0.0000

3 讨 论

冠心病属于长期慢性病,在发展与治疗中极易出现心理问题,而不良心理问题将进一步加重疾病,对预后产生严重影响。当前,在冠心病患者的治疗中,多使用药物治疗,部分药物伴随并发症,使得患者产生消极情绪。对于冠心病患者,在治疗疾病的同时,还应当重视此类患者的心理疏导,避免负性情绪影响疾病的治疗[2]。在临床路径护理中,以改变患者自身为目的,使得患者消除负性心理,摆脱不良的心理问题。由护理人员实施健康教育,患者充分了解疾病,消除疾病恐惧,并能够坦然接受,在治疗过程中积极参与。本次研究中,对于护理后的SAS评分、SDS评分,研究组明显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冠心病患者实施临床路径护理时可有效消除负性情绪。另外,由于冠心病伴随多种不良反应,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肌梗死等,因此应当密切关注患者身体各项指标,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实施针对性护理,预防不良反应,有效改善生活质量[3]。本次研究结果可见,研究组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参照组,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

综上,冠心病患者采用临床路径护理,可改善心理状态,提升生活质量,护理效果显著,可在临床推广及使用。

猜你喜欢
冠心病研究组疾病
冠心病心绞痛应用中医辨证治疗的效果观察
sST2水平与冠心病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ADAMTs-1、 CF6、 CARP在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中的意义
进击的疾病
尿碘与甲状腺疾病的相关性
易与猪大肠杆菌病混淆的腹泻类疾病鉴别诊断
立体几何单元测试题
夏季养生之疾病篇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一)本刊试题研究组
圆锥曲线解答题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