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妇产科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

2020-08-12 09:14王玉玲
关键词:妇产科优质麻醉

王玉玲

(山东省新泰市青云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山东 泰安 271200)

引发妇产科疾病因素比较复杂,再加上女性天生心思细腻、敏感,因此在患病后情绪并不是很稳定,波幅较大,对治疗、预后造成了严重影响[1]。为缓解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现将优质护理干预应用到妇产科护理中,期望患者以良好状态配合治疗,尽早康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8年10月~2019年10月妇产科收治患者纳入本次研究中并分为两个小组,其中一组为对照组,另一组为实验组。162例对照组患者中,产科产妇73例,妇科疾病患者89例,年龄22~50岁,平均(36.0±3.5)岁;165例实验组患者中,产科产妇75例,妇科疾病患者90例,年龄22~48岁,平均(35.0±3.4)岁。对两组患者的资料做客观比对,提示可于下文开展比较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常规护理应用在对照组中,优质护理干预应用在实验组中,如下:①心理干预:受妊娠、疾病影响,患者极易产生焦虑、抑郁等情绪,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心理干预措施,使患者保持良好心态,更要积极与患者及其家属沟通,在沟通中可使用暗示性语言。②宣教干预:以通俗易懂语言对患者进行宣教,普及科学知识,并向患者讲解我院先进医疗设备、优良医务团队,使患者树立战胜疾病信心。③麻醉干预:针对剖宫产、手术治疗患者应做好患者麻醉前护理,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合适麻醉方案,在麻醉时握住患者双手,提高患者安全感。④术中干预:观察患者术中出血量、颜色等;判断子宫收缩情况,当子宫收缩力与体积有异常时,并结合患者阴道出血情况进行分析,一旦有异常及时告知医生进行处理;观察患者尿液情况,通过尿液情况判定患者情况。⑤术后干预:术后将患者送至监护病房,6 h后若患者没有异常可送回病房,途中保护好各导管,以免出现折弯、堵塞情况。⑥生命体征干预:关注患者体温、呼吸频率等生命体征变化,并做好记录,通过生命体征变化判断病情变化,有异常及时处理。⑦疼痛干预: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询问患者主观感受,掌握患者疼痛程度;做好手术切口周围皮肤清洁,发生肿胀、感染等情况后及时进行处理;叮嘱患者保持充足睡眠时间,并教会患者正确咳嗽方式;当患者疼痛感严重时严格按照医嘱予以镇痛;患者对疼痛耐受度较好时,通过转移注意力方式减轻疼痛。⑧药物干预:对于用药治疗患者向其讲解有关药物知识,在用药后关注患者变化,避免患者发生药物不良反应。

1.3 观察指标

根据焦虑与抑郁量表[2]评估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抑郁得分,得分越高说明焦虑、抑郁越严重。

1.4 统计学方法

研究数据经SPSS 19.0软件进行对比,±s来代表计量资料,且进行t检验,P<0.05说明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焦虑、抑郁得分比较无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实验组患者焦虑、抑郁得分降低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如表1。

表1 护理前后患者焦虑、抑郁得分对比(±s,分)

表1 护理前后患者焦虑、抑郁得分对比(±s,分)

焦虑 抑郁分组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对照组(n=162) 44.2±4.4 30.0±3.1 44.4±4.6 35.1±3.7实验组(n=162) 44.1±4.3 25.7±2.6 44.7±4.8 28.9±2.8 t 0.072 4.752 0.201 5.975 P>0.05 <0.05 >0.05 <0.05

3 讨 论

随着医疗改革、生活质量提升,医疗护理也在逐渐完善、更新,现护理工作均以优质护理服务为目标,旨在为患者提供高质量护理服务,使患者满意,而患者的满意则是护理工作最大动力。

与常规护理比较,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后患者焦虑及抑郁降低明显。妇产科收治的是妊娠产妇与患妇科疾病患者,女性有着自身独特特点,在面对分娩、疾病时心理较为脆弱,极易受到外界因素影响,出现焦虑、抑郁,对生产、疾病康复造成严重影响。护理人员想要为患者提供高质量护理服务,首先就要提高自身技能,让患者感受到专业,取得患者信任,在赢得患者信任后护理工作则可以轻松进行,在护理过程中站在患者角度思考,处处体现以人为本,不仅要让患者感受到关爱,更要让患者感受到被尊重、温暖,以积极配合护理人员。

综上所述,优质护理干预在妇产科护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可有效改善患者不良情绪,具有推广意义。

猜你喜欢
妇产科优质麻醉
果桑优质轻简高效栽培技术
超声在妇产科急诊疾病中的价值
腰硬联合麻醉与持续硬膜外麻醉应用在全子宫切除术中的作用
夏季管得好 酥梨更优质
《麻醉安全与质控》编委会
蔬菜桑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产科麻醉中腰硬联合麻醉的应用探究
中医护理在妇产科的临床研究
妇产科护理常见风险的预防和处理对策
地氟烷麻醉期间致Q-T间期延长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