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血清脑颗粒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效果观察

2020-08-12 09:14纪传荣刘碧琦卢利员黄琼新周震宇
关键词:肠溶片阿司匹林缺血性

纪传荣,程 丽,刘碧琦,卢利员,黄琼新,周震宇

(广东省河源市中医院,广东 河源 517000)

后循环缺血性眩是因为颈动脉短暂性的缺血导致,是造成椎基底动脉相关疾病,脑梗死的病因,患者一明显的眩晕,恶心呕吐等为常见临床表现,直接影响患者的身体和生活,在临床中需要及时的治疗,在治疗方面,以阿司匹林肠溶片抗血小板的聚集,葛根素注射液辅助心血管疾病的治疗,但是治疗效果并不理想[1-3]。在中医方面针对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治疗常给予中药制剂治疗,本研究在常规治疗同时结合养血清脑颗粒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效果较为的突出,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9月~2019年9月的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患者70例,纳入的标准表现为眩晕,恶心呕吐,眼球震颤等,经MRI等诊断为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排除的标准为有颅脑外伤,意识和认知功能障碍,合并恶性肿瘤的患者,选入的患者均进行了知情同意书的签署,并经过了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同意。基于随机的抽取方法,选入的患者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中的男17例,女18例,年龄49~69岁,平均(58.3±1.6)岁,病程1~5 h,平均(3.4±0.2)h。观察组中男18例,女17例,年龄52~69岁,平均(59.5±1.1)岁,病程1~4 h,平均(3.9±0.1)h。两组的性别,年龄和病程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肠溶片(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171021)和葛根注射液(广州方正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4023188)治疗,阿司匹林肠溶片口服,每次100 mg,每日1次。葛根注射液,每次0.4 g用生理盐水250 mL稀释后静脉滴注,每日1次。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养血清脑颗粒(天士力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10960082)治疗,养血清脑颗粒口服,每次4 g,每日3次,两组均连续治疗2周,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

1.3 评价标准

临床疗效的评价用治疗总的有效率,患者的恶心呕吐,眩晕等症状消失,超声检查椎-基底动脉血流正常时为显效[4]。患者的恶心呕吐,眩晕等症状改善明显,超声检查椎-基底动脉血流基本正常时为有效。患者的临床症状无变化时为无效。治疗总的有效率是显效加上有效的比例之和。血液流变学的指标包括低切全血粘度,血浆黏度和红细胞聚集指数。

1.4 统计学方法

以统计学的软件SPSS 19.0做相应的统计学上的分析,均数±标准差(±s)是计量的数据的体现,用t检验方式进行组间的差异的比较;用百分比表示计数的资料,采取x2校验比较数据间的差异,当P<0.05时,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临床疗效评价结果见表1,结果可见,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总的有效率分别为94.3%与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临床疗效比较[n(%)]

2.2 两组的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

观察组与对照组的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结果见表2,结果可见,在血液流变学方面,观察组的低切全血粘度,血浆黏度和红细胞聚集指数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观察组与对照组的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s)

表2 观察组与对照组的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s)

组别 低切全血粘度(mpa/s) 血浆黏度(mpa/s) 红细胞聚集指数(ng/mL)观察组 治疗前 13.67±1.26 1.89±0.05 3.87±0.21治疗后 8.35±1.06 1.21±0.01 2.28±0.25对照组 治疗前 13.53±1.21 1.86±0.03 3.85±0.19治疗后 12.16±1.35 1.65±0.04 3.67±0.21

2.3 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与对照组中均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发生。

3 讨 论

后循环缺血性眩晕在老年患者中的发病率较高,发病的机制包括血栓将大动脉堵塞或造成大动脉的狭窄,同时后循环缺血性眩晕会造成患者的脑梗死等危及生命的疾病发生[5]。因此,需要及时治疗,在治疗上以抗血栓治疗为主,常采用阿司匹林肠溶片,葛根注射液联合治疗,但是获得的效果并不理想[6]。养血清脑颗粒作为一种中药制剂,包括白芍,川芎,当归等药味,补血活血,行气的功效,能够调节血脂,改善动脉粥样硬化,针对血虚肝亢所致的头痛,眩晕眼花的中医症候进行有效的治疗,应用于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治疗中可以发挥积极的治疗效果。

本研究中选入的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患者随机分成阿司匹林肠溶片和葛根注射液治疗的对照组与加用养血清脑颗粒治疗的观察组,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治疗总的有效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血液流变学方面,观察组的低切全血粘度,血浆黏度和红细胞聚集指数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中均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发生。可见,在阿司匹林肠溶片和葛根注射液治疗基础上联合养血清脑颗粒治疗可以起到良好的活血,养血的效果,在改善血流循环中有积极的作用,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眩晕,恶心呕吐的症状,在改善低切全血粘度,血浆黏度和红细胞聚集指数方面的效果比较明显,具有较高的临床治疗价值。

综上所述,养血清脑颗粒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效果明显,患者的症状和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明显,推荐在临床中应用。

猜你喜欢
肠溶片阿司匹林缺血性
基于“乙癸同源”理论辨治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Me & Miss Bee
餐前还是饭后?阿司匹林到底怎么吃
如何权衡阿司匹林预防心血管病的获益与风险
餐前还是饭后?阿司匹林到底怎么吃
阿司匹林肠溶片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观察
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应用于缺血性脑卒中复发高危患者二级预防的效果观察
阿司匹林怎么吃
阿司匹林肠溶片的制备
针灸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