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情绪管理,掌控孩子情绪

2020-08-15 13:36约翰·戈特曼
中华家教 2020年3期
关键词:情绪家长孩子

缩小转换型家长:想尽办法哄孩子接受治疗,用奖励“诱惑”孩子

面对哭闹不止的孩子,家长急于让他配合治療,于是用奖励来“诱惑”孩子,这种类型的父母就属于“缩小转换型父母”。他们缩小并忽视了孩子内心害怕的情绪,迫不及待将重点转移到其他事物上。对于他们来说,情绪没那么重要,他们对于此不以为然,他们认为生气、愤怒、悲伤等情绪就是不该有的坏情绪,于是极力逃避。在这种类型的父母教育下长大的孩子,在感受和调节情绪方面都会表现得比较迟钝。

压抑型家长:故意摆出一副咄咄逼入的样子,严厉训斥孩子

压抑型家长同样不重视孩子的情绪,甚至极力把孩子的负面情绪看作是错误,每当孩子有情绪流露时,就会加以训斥,甚至是惩罚。压抑型父母认为负面情绪是阴暗的,一旦允许孩子产生这样的情绪,就可能会带坏孩子的性格。出于这种担忧,他们会对孩子的情绪进行全方位的严厉管束。当孩子哭或生气时,压抑型父母会偏执地认为,这都是因为孩子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表现出的行为,而不是想着先弄清孩子哭的原因,常常是单刀直入地一句:“不许哭!”有时甚至会大打出手。压抑型父母照顾下长大的孩子,自尊感非常低,仅因为在他们成长过程中表露了情绪就受到斥责或打骂,所以也会用同样暴力的行为来表达情绪。

放任型家长:看不得孩子可怜的样子,恨不得替孩子受罪。

不同于前两类家长,放任型家长能认可孩子的情绪,也不会刻意将情绪划分好坏,对于孩子身上所有情绪都可以接受和包容。乍一看,这种类型的父母应该是理想型的好父母。然而,这类家长顶多止步于认可和接受孩子情绪而已。对于孩子的行为,放任型家长并不能给孩子较好的建议,不会为孩子的行为划定明确的界限。这种类型的家长虽然能接纳孩子的情绪,但对孩子的行为一概称没关系,甚至是鼓励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由于个人情绪得到了尽情地宣泄,因此生长在放任型家庭的孩子,往往会陷入自我崇拜,凡事只考虑自己的情绪,无法体谅他人。并且,因为和同龄人相比,其心理不够成熟,感觉自己不如别人,因此会自卑许多。一直以来只习惯于无节制地宣泄情绪,却没有表达和处理情绪的机会,所以解决问题的能力也相当欠缺。

很显然,以上3种都属于“情绪抹杀型”家长,均不可取。

情绪管理训练型家长。

这类家长不仅能够包容孩子的情绪、理解孩子,还会对孩子的行为划定明确的界限。比如告诉孩子,爸爸小时候也同样对看牙医怀有恐惧心理,这就与孩子形成了纽带,再进一步探讨当时是如何克服这种恐惧的,并询问孩子的想法,最后对今后如何积极护齿给出建设性意见。

这类家长重视孩子的喜悦、爱和快乐;同时他们也认为,悲伤、恐惧和愤怒理所当然也是生命中不可分割的情绪。在这类家长家长教育下成长的孩子,明白无论是何种情绪都是正常的,是自然生活中的一部分。他们会因为家长肯倾听自己的心声,并且接纳和理解自己而感到强有力的支持,于是信心倍增,从而也会对家长产生信赖感和纽带感。

约翰·戈特曼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心理学教授。

猜你喜欢
情绪家长孩子
家长错了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
家长请吃药Ⅱ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犯错误找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