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语言文字运用问题及其对策

2020-08-16 13:44鲁萍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2020年8期
关键词:语言文字运用对策

鲁萍

[摘   要]教师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不同程度地制约了教师的专业发展,即便是个人专业水平不断提升,但语言文字的功底始终使理论总结处于瓶颈,文章客观地分析造成教师语言文字运用水平低下的原因,试图寻找解决的方法并探索提升此能力的意义。

[关键词]语言文字运用;对策;提升意义

[中图分类号]   G6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0)24-0075-02

语言文字,天生与教师结缘。如今,语言文字运用能力越来越成为教师必不可少的一项技能。但很多教师,尤其是非语文教师,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成了他们专业发展的瓶颈,因此,梳理教师运用语言文字存在的问题并探索解决的对策,对相关教师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教师语言文字运用问题

开展课题研究现已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不论是专业成长还是职称申报,都要求教师对课题研究非常重视,但在课题研究过程中,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弱成为摆在老教师面前的一道难题,非语文学科教师更甚。有的教师课题申报材料中出现了大量的错别字和病句,语意不连贯、表述不准确等。很多时候,这些教师不得不请语言文字运用能力较强的同事帮忙修稿,但毕竟隔行如隔山,尽管修改之后能基本达到文从字顺的结果,但负责修改的人是无法准确表述其核心思想的,以至于写出来的文章水平一般,达不到预期的表达效果,因为别人代笔的文章终究会和自己的所思所想有差距。当然,除此之外,教师在语言文字运用的其他方面也暴露出越来越多的弊端,我以此为中心对教师的语言现状做了详细的调查,并对此而产生的诸多问题进行归因分析,提出一些措施,概述其改善的意义。

1.语言运用满足于现状

很多基层一线教师会产生职业倦怠,而语言运用的倦怠期似乎来得更快,知足常乐是心理上的满足;知而不言、言多必失是心态上的满足。有了这种思想,再经生活的历练,有些教师越来越老练、越来越深沉,金口难开成了一种常态,恭维客套全是现成,对语言运用似乎没有了追求,官腔、套话、口头禅成了新常态,语言应用慢慢地渐趋于僵化,缺乏创新和发展。从某种表象上看,有的教师在语言词汇方面不再进行有意识的积累,久而久之,懈怠思想越来越严重,工作中渐渐地失去激情,负面情绪甚至反面思想都有可能产生。可是教师面对的是活生生的学生,教育是心灵的碰撞,如果教师心底悲凉,只为创造业绩做一些语言文字的粉饰工作,那么教育很有可能会走上歪路。

2.教师在日常工作中缺乏阅读,语感较差

当前不论是学生还是教师,阅读量越来越少,作为教师,一年读不了几本书,大都喜欢视频材料,不喜欢文本阅读,喜欢娱乐性文本阅读,不喜欢经典著作的阅读。长此以往,缺少语言积累,培养不了语感,导致语感上受口语化影响严重,缺失了规范和提高,因为口语可以借助态势语来补充,但书面作品必须利用精当的文字来表达情景、场景等方面的内容。甚至有些教师的语言文字运用水平停留在大学毕业之后,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都是长见识的事,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许多智慧、思想都蕴含在经典著作中,忽视阅读既是教师的悲哀,也是整个民族的悲哀。

最近几年,义务教育阶段语文教学忽视了语法的教学,新一轮课程改革下,语法的掌握是通过大量阅读来获得的,换句话说,就是要靠语感来认识。且不论利弊如何,一个人在最适合学习语言的年龄阶段,要在语感中掌握语法,如果这一时期放松了语言的学习,今后就要花更多的时间去学习,所以,语感的修正要伴随语言运用的整个过程。

3.教师缺乏写作实践,对语言文字表达技能未进行扎实的训练

各行各业的工作人员,要写文章都喜欢上网找范文,文章百度化、写作格式化,有人甚至说,天下文章在于抄,看你会抄不会抄。写作既是对技能的训练,也是对思维的整理,思想的发展要从写作做起,小到心得体会,大到学术论文,如果进行剽窃抄袭,完全就没有了训练语言文字表达技能的机会。教师在日常的工作中,除了写教案,很少主动进行文字写作,遇到无从仿效、必须亲历亲为的写作任务就会左右为难。

二、教师语言文字运用问题的对策

1.教师应在生活中做一个有心人

生活中可感可叹之事甚多,很多感悟是一鳞半爪、灵光一现,这时候,教师就要以文本的方式记录下来,哪怕是只言片语,积累多了,也会有明显的效果。因此,教师在平时的工作和生活中要多留心,养成随时随地将内心的灵感付诸笔端的良好习惯。时间久了,拿出来翻一翻,看看自己情感上曾有哪些动向,思想上冒过什么样的火花,人生就有了别样的广度和宽度。

当然,作为教师,写一写读书笔记、随想录以及相关专业方面的文章都大有裨益,教师教育学生眼过十遍不如手过一遍,自己首先得实践起来,因为只有在不断的实践中才能有不断的成长。

2.教师应有科学的读书计划

新时代教师从适应社会新常态的需求出发,这三类书籍应列为必读书篇目,一类是专业知识与专业理论书籍;一类是国内外文化典籍著作;一类是政治理论与职业法规书籍。从专业知识的精深、文化素养的提升、理论指导的规范等方面不断提高自己的修养。作为基层教师,知识的广泛性很重要,虽然有专业之分,但毕竟不是很细微,树立大学科观,适当地融会贯通,才能在教学中挥洒自如,才能为教书和育人奠定扎实的基础。经典作品之所以经典,它是经得住历史验证的,是独一无二的,存在无限的解读性,读典籍作品不仅仅是語言上的获得,更重要的是情操上的获得。教师还需懂得一些法律法规,不能只低头拉车、不抬头看路,更不能说违规的话、做违规的事。

3.教师应进行专业的阅读和写作训练

写作不能只凭借自己的生活经验,还必须有一定的理性思维,必须对自己经历的生活表象进行哲学化思考。只有这样,教师才有可能避免肤浅和庸常。这时候,读书就必须有一定的针对性,围绕自己的专业内容,择取经典著作进行精读和深读,将自己的阅读感悟用笔写出来,久而久之,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内,教师才能逐渐树立话语权。

4.在教师中开展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的公益讲座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各校教师当中不乏语言文字功底深厚、表达纯熟之人。由校内教研机构负责组织开展一些提升教师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公益性讲座,就写作表达技巧、学术论文构思等问题开展专题讲座,以提高相关教师的语言文字运用功底。由这个活动拓展开来,学校还可以创建文学社团或文学交流平台,通过展示教师的语言作品、交流写作心得,共同提高其语言文字运用的能力。如有可能,学校还可以把这个展示过程或平台向学生开放,一是让教师有成就感,二是示范引导学生写作,三是辐射带动,在一定范围内引领文风。

三、提升教师语言运用能力的意义

1.写作有助于阅读层次更深

阅读过程是读者与文本的对话和交流,这种对话的深度和广度与读者文学修养及生活经历有关,也可以看作是一次生活体验,如果在其过程中加一点批注、做一点笔记,那么这种体验就更为深刻了。阅读后的写作,除了把自己的体验思索融入其中外,也把社會的体验融在其中,对文本的解读与反思,不仅出于自身的文化修养和生活经历,而且试图从社会不同层面的人物感受出发,思想情感的共鸣所产生的广泛性和深刻性是无法估量的。

2.写作有助于思维更缜密

思维的严密性和逻辑性大都来源于生活体验和阅读写作。阅读有助于提高人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相比较而言,哲学著作的阅读对抽象思维的深刻性训练效果可能会更好,而思维的缜密主要体现在抽象思维方面,写作表象上是文字的处理、语法结构的搭配,但本质上是思维的活动、逻辑的推理。写作的难度与阅读的流畅度不同,它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反复修改,每次修改都是思维的调整,很有可能最后的文本形式与第一次相比较已面目全非,也正是在这样的艰难中练就了思维的缜密。

3.写作可以丰富生活

生活中不如意的事十有八九,教师写作不但可以去掉身上的匠气,还可以提高自身的生活品质,这是一件使生命更有意义的事。“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当喜怒哀乐、患得患失,甚至愤世嫉俗时不断把真情付诸笔端,权当是宣泄,在冷静时反照、理性时思索。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但幸福感越来越低,是因为碌碌没有了目标、在琐碎中迷失了信仰,总是被时间的节奏裹挟着奔跑,渐渐忘了生活的初衷。要明白,写作不是一种精神寄托,而是对生活的一种态度,是对内心世界的解剖,是对情操道德的追求,只有在不断写作的过程中才会有悲凉的仁爱、失落的豁达、低迷的希望,始终用一颗安宁的心,行走于嚣嚣红尘。

教师作为文人的一类,在曾经的穷酸生活中有过不寻常的超然与豁达,在物质生活不断富裕的今天,反而有了许多纠结,教师应该多读书、多与圣贤交流、多习作、多沉静情感心灵,用一片阳光照亮一个世界。

(责任编辑    黄   晓)

猜你喜欢
语言文字运用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关于职工队伍稳定的认识和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走,找对策去!
实施整体教学 落实语用训练
“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检测试题
让说明文教学洋溢浓浓的语文味
低年段的“语用”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