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氟烷和丙泊酚麻醉对老年肺癌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

2020-08-24 08:40郑小玲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51期
关键词:氟烷功能障碍肺癌

郑小玲

(潍坊市市立医院,山东 潍坊 261021)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有效的提高,同时社会福利保障制度也不断的完善,这种情况下,社会老龄化现象愈加严重,且许多老年患者由于自身原因,需要接受外科手术治疗。目前在科技和经济的支持下,医疗水平和技术均得到了明显的提升,外科手术成为许多老年患者主要治疗手段。但外科手术后,患者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几率较大,不利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基于此,本研究选择我院收治的部分老年肺癌患者进行分析,并采用不同麻醉方法分组对照组的方式,探析老年肺癌患者使用七氟烷和丙泊酚麻醉后对术后认真功能的影响,现报告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我院2019年1月~2020年1月期间收治的老年肺癌患者中,便利选取其中120例作为本次主要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患者均分到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60例患者中,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的比例为(36例:24例),患者的年龄阶段处于60~80岁,年龄的平均值为(71.16±6.41)岁。对照组60例患者中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的比例为(35例:24例),本组患者的年龄介于61~81岁,年龄的平均值为(71.87±6.74)岁。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所有患者在接受手术治疗前,对患者的MMSE(认知功能评分)进行统计。对照组患者麻醉前需要建立静脉通道,并取5 ml静脉血置于抗凝管进行保存。选择芬太尼和维库溴铵进行麻醉诱导,此时控制好药物的剂量,分别为2~4 μg/kg/0.07~0.12 μg/kg,采用静脉快速注射的方法。之后对患者进行气管插管并连接麻醉机,此时麻醉诱导完成后,使用七氟烷持续吸入的方法进行麻醉。

观察组患者同样需要建立静脉通道,并取5 ml静脉血置于抗凝管进行保存。选择芬太尼和维库溴铵进行麻醉诱导,此时控制好药物的剂量,分别为2~4 μg/kg/0.07~0.12 μg/kg,采用静脉快速注射的方法[1]。在此基础上,采用丙泊酚靶向输注的方法进行麻醉。

1.3 观察指标

对所有患者手术前MMSE评分进行统计,同时测量患者术前S100β蛋白浓度。另外于患者手术后不同时间段,对MMSE评分进行统计,如果术后认知功能评分与术前相比减少2分或以上,说明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有所下降。并对患者手术前后S100β蛋白浓度及MMSE评分相比。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 23.0进行数据的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分别采用均数±标准差(±s)、百分比进行描述。两组数据比较分别采用t检验和x2检验,若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则采用(P<0.05)表示。

2 结 果

2.1 两组不同时间段S100β蛋白浓度比较

据表1所示,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麻醉前S100β蛋白浓度分别为(1.01±0.12)g/L、(1.02±0.12)g/L。手术后S100β蛋白浓度分别为(1.20±0.22)g/L、(1.21±0.24)g/L。两组术后S100β蛋白浓度均发生了改善,术前术后相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不同时间段S100β蛋白浓度比较(±s)

表1 两组不同时间段S100β蛋白浓度比较(±s)

组别 n 麻醉前 术后观察组 60 1.01±0.12 1.20±0.22对照组 60 1.02±0.12 1.21±0.24 t 0.239 1.653 P值 >0.05 <0.05

表2 两组手术前后MMSE评分比较(±s)

表2 两组手术前后MMSE评分比较(±s)

组别 n 手术前 术后6h 术后12h 术后1d 术后3d 术后7d观察组 60 28.87±1.03 21.82±2.35 23.79±1.45 24.20±1.30 26.07±1.63 28.37±1.21对照组 60 29.35±0.74 22.16±2.42 24.41±1.54 25.04±1.06 26.98±1.06 28.97±1.12 t 0.096 1.375 1.623 2.015 1.003 1.201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2.2 两组手术前后MMSE评分比较

据表2所示:手术前两组MMSE评分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手术后观察组MMSE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在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中,认知功能障碍较为常见。据相关数据统计得知,老年患者接受手术后,大约有40%左右的老年患者会出现认知功能障碍的症状,另外有部分老年患者出院后仍然存在认知功能障碍的现象。这种情况下,患者的预后状况就会受到直接的影响,而且患者的生活质量也会逐渐下降,甚至患者的病死率也会增加[2]。另外,据相关研究表明,许多患者术后出现认知功能障碍,与手术前麻醉有着直接的联系。肺癌是恶性肿瘤的一种,其对人体健康的威胁较大,具有较高的病发率和病死率,是世界中密切关注的卫生问题之一。当前临床中针对肺癌的治疗,常使用手术治疗的方法。然而在手术前,需要对患者进行全身麻醉,七氟烷和丙泊酚则是常见的两种麻醉方法,但两种方法在临床应用中备受争议,主要是许多学者认为两种麻醉方法对老年肺癌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程度不同。本研究表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术前MMSE评分及S100β蛋白浓度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MMSE评分相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采用丙泊酚、七氟烷两种麻醉方法均能够改善老年肺癌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情况,且患者的血清中的S100β蛋白浓度水平也得到了升高,同时对患者认知功能和记忆恢复能力的提高有着积极作用。这也说明,患者手术前接受丙泊酚、七氟烷两种麻醉方法对患者的术后早期认知功能有着积极的影响,但使用七氟烷进行全身麻醉,患者术后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几率较低,有利于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提高。

综上所述,在老年肺癌患者术前,无论使用丙泊酚麻醉,还是使用七氟烷麻醉,均能够提高患者术后认知功能,但使用七氟烷进行麻醉,其术后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几率相对较低,有利于患者认知功能的快速恢复。

猜你喜欢
氟烷功能障碍肺癌
糖尿病早期认知功能障碍与血浆P-tau217相关性研究进展
对比增强磁敏感加权成像对肺癌脑转移瘤检出的研究
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机制研究进展
氩氦刀冷冻治疗肺癌80例的临床观察
七氟烷抑制宣威肺癌XWLC-05细胞生物学行为
地氟烷与七氟烷用于儿科麻醉的术后恢复效果分析
地氟烷麻醉期间致Q-T间期延长一例
勃起功能障碍四大误区
异氟烷和七氟烷麻醉对犬血气指标的影响
microRNA-205在人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