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外科治疗时机和方式选择

2020-08-24 08:40张泽虎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51期
关键词:胆囊炎胆囊住院

张泽虎

(山东省潍坊市峡山区丈岭中心卫生院,山东 潍坊 261319)

急性胆囊炎是消化科临床中较为常见的疾病,且该病在老年群体中的发生率较高。该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较大,严重的情况下会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威胁。因此,需要临床使用正确的方法,在合适的时间内进行治疗。本次研究选取我院2018年10月~2019年11月收治的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进行分析,根据患者的治疗时机不同进行分组对比,探析对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治疗时使用外科治疗的时机和方式选择,具体报告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我院2018年10月~2019年11月收治的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中,选取其中80例作为本次主要研究对象。将72 h内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分到观察组,共40例。另外将72 h后接受手术治疗的40例患者分到对照组。所有患者中男性患者35例,女性患者45例。患者的年龄阶段处于61岁~79岁之间,年龄的平均值为(72.23±6.31)岁。进行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未发现明显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接受治疗时,需要完成相关检查,对患者的病情进行明确,并根据患者病情状况,首先采取非手术治疗,治疗方法包括:告知患禁食,并采取正确的方法对患者的肠胃进行减压、使用抗生素(广谱)治疗感染、若患者有酸碱失衡的现象,需要及时纠正、对心肺支持进行加强。在此基础上对患者的手术时间进行选择。对照组患者在发病72 h后治疗,主要手术方法包括保胆取石术、开腹胆囊切除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观察组急性胆囊炎患者发病72 h内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开腹胆囊切除术或腹腔镜保胆取石术[1]。选择手术方式前,要对患者的适应症情况进行了解,并根据适应症标准完成选择。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期间状况(手术时间、手术方式)、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治疗后住院时间。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 23.0对本研究中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分别使用均数±标准差(±s)和(n/%)进行描述,数据比较分别较使用t检验和x2检验;若数据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则使用(P<0.05)表示。

2 结 果

2.1 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方式

据表1所示:两组患者无论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开腹胆囊切除术,还是保胆取石术相比,无明显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治疗方式比较[n(%)]

2.2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

据表2所示,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治疗效果和并发症发生情况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比较(±s)

组别 n 手术时间(min)术后住院时间(d)观察组 40 98.44±17.29 13.72±2.23对照组 40 101.75±20.36 18.26±3.37 x2值 1.579 5.231 P值 >0.05 <0.05

3 讨 论

在消化科临床中,急性胆囊炎是较为常见的疾病,且发生率较高。该病的引发因素较多,包括胆管堵塞、细菌感染、溶血卵磷脂产生等因素。据相关研究表明,该病在外科急腹症中的发病率仅次于急性阑尾炎的发病率,常发生于老年群体,由此可见,老年群体是该病的高危人群[2]。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人口老龄化逐渐严重。这种情况下,急性胆囊炎的发生率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由于老年患者各项器官功能属于逐渐衰退阶段,而且抵抗力及应激反应能力逐渐下降,从而导致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症状、临床体征不够明显,因此临床治疗中对于手术时机和方式的要求较高,只有对患者的临床状况进行详细的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选择合适的方式和时机进行手术治疗,对治疗效果和安全性的提高有着积极作用。

由于老年患者随着年龄的增加其生理机能处于逐渐衰退的阶段,且抵抗力较弱,同时对于许多炎症的反应较为迟钝。另外,老年患者的肝脏系统和胆脏系统的功能也逐渐减弱,导致病理呈现出复杂性特点,这也是老年人胆囊疾病发生率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而且此类患者还有较多基础疾病,增加了林诊断的难度。此外,肝右动脉是胆囊动脉的主要来源,其也是终末血管,此时发生胆囊炎,随着囊肿的增加会对血管造成一定的压迫,而且老年患者还伴有其他疾病和不良表现,胆囊血液循环十分容易出现障碍,从而导致胆囊穿孔。

根据患者的特点选择手术治疗时机,能够有效的开展手术。对于老年患者,其在入院后就应该采用非手术方法进行治疗,同时对其进行全面检查,以便发现患者的并存病,根据检查情况对患者的脏器功能进行维护。另外观察患者的临床状况,当状态最佳时,应该及时进行手术治疗。若患者无明显的手术禁忌症,应该在患者发病3 d内进行手术,只有这样才能够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减少患者住院时间。本研究表明,两组手术治疗方式、手术时间以及治疗有效率相比,无明显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接受治疗后,其住院平均时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由此可见,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的治疗,采用外科治疗方法的效果较为显著,该方法在临床治疗时,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合理的选择治疗时机和手术方式,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手术治疗效果和安全性的提升,对患者的康复有着积极作用。

猜你喜欢
胆囊炎胆囊住院
妈妈住院了
PTGD联合择期LC在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的应用
昆明市2012~2020年HIV/AIDS住院患者的疾病谱
胆囊切除术后胆囊残株内钛夹超声误诊结石1例
精神病人住院自缢 医院担啥责
胆囊底缝线牵引两孔免夹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操作体会
蒙药治疗慢性胆囊炎疗效观察
蒙医药治疗慢性胆囊炎65例疗效观察
胆囊切除术中经胆囊管胆道造影的临床意义
Alzheimer’s patient’s heart doesn’t forget a mother’s day tradi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