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畸治疗过程中个人口腔保健措施对牙龈炎的影响

2020-08-24 08:40高铭泽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51期
关键词:牙龈炎医护牙龈

高铭泽

(武汉市延龄口腔管理有限公司经开门诊部,湖北 武汉 430056)

牙齿正畸,即针对患牙进行矫正治疗,使牙齿畸形状况得到有效矫正,恢复牙齿的正常解剖学结构。值得注意的是,牙齿正畸治疗过程,如果医护处理不当,则易导致患者出现牙龈炎,进而影响牙齿的健康[1]。所以,有必要采取有效医护干预措施。本课题以我本人在2017年2月~2019年1月收治的牙齿正畸患者72例作为研究的对象,其目的是分析评价个人口腔保健措施在其中的应用效果,涉及的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纳入研究的72例牙齿正畸患者,入选时间为2017年2月~2019年1月,均符合临床有关“牙齿正畸”的诊断标准[2],均知情签署相关医护干预同意书;此外,排除合并其他严重脏器疾病、严重精神障碍及抗拒此次实验者。按随机的方式分成两组,观察组36例中,男性20例、女性16例;年龄分布在12~24岁,平均为(18.6±0.4)岁。对照组36例中,男性21例、女性15例;年龄分布在13~23岁,平均为(18.5±0.5)岁。在一般资料上,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性(P>0.05),代表后续数据有可比的意义。

1.2 方法

本次对照组患者基于牙齿正畸治疗过程中,配合常规健康教育,即普及正畸治疗相关知识、治疗后相关健康防护知识,提高患者的自我防护意识,避免口腔并发症的发生。观察组则在正畸治疗过程中加强个人口腔保健措施方法的应用,具体包括:(1)强化健康宣教。在正畸治疗之后,及时组织患者开展健康知识讲座,由口腔保健讲师对患者耐心普及口腔保健相关知识,普及正畸治疗之后需注意的基本事项,使患者的口腔保健知识及个人防护意识得到有效提升;同时,借助多媒体,以视频的方式播放一些口腔保健宣传片等,使患者的个人口腔保健意识增强,对降低牙龈炎的发生起到辅助作用。

(2)口腔保健互动。鼓励、指导患者加强口腔保健互动,即加强患者与口腔医护、保健人员的活动;在正畸治疗之后,对患者进行指导,提高患者进行口腔保健防护的自觉性及警觉性,由患者在口腔保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为出发点,然后通过微信等即时聊天软件,加强和患者之间的沟通交流,对患者的问题进行解答、指引,使患者掌握正确、可行、高效的口腔保健技巧方法,进一步提升患者口腔保健的整体效果。

(3)刷牙指导干预。从日常口腔卫生、清洁角度分析,刷牙是必不可少的干预方法之一,因此医护工作人员有必要加强对患者的刷牙干预。一方面对患者普及“Bass刷牙法”,以期使患者刷牙的质量;对于Bass刷牙法来说,即为水平颤动法,为美国牙科协会推荐使用的一种刷牙方法;在刷牙之前,需选择使用软毛类型的牙刷;在刷牙过程中,确保牙刷和牙轴之间呈45°的角度,上颌牙朝上,下颌牙朝下,以牙龈、交界位置的顺序,对龈沟及龈缘位置进行清洁处理,每一处进行10次颤动,将移动距离控制在大概1 mm;指导患者掌握Bass刷牙法过程中,需对患者仔细、认真讲解刷牙的方法,让患者能够掌握每一处刷牙的要点及技巧方法。值得注意的是,考虑到每一个牙齿表面和龈线均具备足够的清洁时间,每次刷牙的时间需控制在3分钟以上,并保证每天至少刷2次牙齿,即早晨起床后1次,晚睡前1次。此外,由于牙膏可能会诱发牙龈炎,因此在正畸治疗之后,尽可能地使用具备清洁口腔、预防牙龈炎药物成分的牙膏,通过牙膏中药物成分有效发挥,促进病原微生物蛋白质改性,使口腔得到有效消毒,进而保持口腔的清洁、卫生,降低牙龈炎发生率。

1.3 评价标准

(1)对患者干预后3个月、6个月的牙龈指数(GI)进行比较,根据牙龈指数记分标准,分为0~3分,0分代表牙龈健康,1分代表牙龈轻度炎症,2分代表牙龈中度炎症,3分代表牙龈炎症严重;评分越低,代表牙龈炎症越轻[3]。

(2)比较两组干预后3个月、干预后6个月牙龈炎发生率。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 24.0处理数据,计量数据采取表示,使用t检验;计数数据采取百分率(%)表示,使用x2检验P<0.05,表示两组数据有明显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干预前后在GI评分方面的对比

在牙龈指数(GI)评分方面,观察组干预后3个月、干预后6个月均明显要比对照组低,两组之间的数据存在明显差异性(P<0.05)。具体数据如下表1。

表1 两组干预前后在GI评分方面的对比(±s,分)

表1 两组干预前后在GI评分方面的对比(±s,分)

组别 干预后3个月 干预后6个月观察组(n=36) 1.32±0.50 0.34±0.01对照组(n=36) 2.37±0.51 1.48±0.21 t 6.283 5.239 P<0.05 <0.05

2.2 两组干预后3个月、6个月的牙龈炎发生率对比

观察组36例,干预后3个月发生牙龈炎3例,发生率为8.33%;干预6个月发生牙龈炎5例,发生率为13.89%。对照组36例,干预后3个月发生牙龈炎9例,发生率为25.00%;干预后6个月发生15例,发生率为41.67%。根据数据可得:在牙龈炎发生率方面,观察组干预后3个月、干预后6个月均明显要比对照组低,两组之间的数据存在明显差异性(x2=10.276、10.358,P<0.05)

3 讨 论

正畸,是对牙齿进行矫正治疗的有效方法,在儿童、青少年中正畸治疗应用广泛,为保证畸形牙患者重新恢复正常口腔牙齿解剖结构提供了契机。但是,正畸治疗不当,后续防护不当,也会引发一系列并发症,比如牙龈炎、口腔炎症等,使正畸预后效果难以得到有效保证。所以,针对牙齿正畸患者,需采取有效干预措施,预防、降低牙龈炎的发生。

对于临床以往提到的常规健康教育,由于缺乏针对性,因此效果不佳。而对于本次提到的个人口腔保健措施来说,首先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防护干预理念,对患者口腔保健进行强化健康教育,并加强保健医护工作人员和患者之间的互动,通过指导患者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使口腔牙齿得到有效防护,使正畸治疗后牙龈炎发生率得到有效降低。近年来,国内有学者表示,采取个人口腔保健措施,能够使正畸治疗后患者牙龈炎的发生率降低在10.00%以下,效果显著;此次观察组采取个人口腔保健措施,干预后3个月,牙龈炎发生率为8.33%,在10%以下;干预6个月后则为13.89%,和10%接近;从中可知,个人口腔保健措施的实施具备颇高的价值[4-5]。此外,本次观察组采取个人口腔保健,干预后3个月、干预后6个月的牙龈指数(GI)评分均明显低于采取常规健康宣教的对照组;由此可见,个人口腔保健措施的应用具备可行性及有效性。

综上所述:临床针对牙齿正畸患者,加强个人口腔保健措施,可改善牙龈状况,降低牙龈炎发生率;因此,值得在口腔正畸治疗过程中采纳及应用。

猜你喜欢
牙龈炎医护牙龈
大学生牙龈炎龈上菌斑的微生物群落
工银医护无界卡一份对医护者的关怀
康复新液治疗口腔正畸慢性牙龈炎的临床疗效
探讨康复新液治疗口腔正畸患儿慢性牙龈炎的临床效果
“毁容”警告:你的“牙龈线”正在后移
牙龈之伤
牙龈与牙齿
怎样呵护牙龈
“医护到家”真能“到家”?
老年习惯性便秘的蒙医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