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内介入疗法与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治疗颅内动脉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对比研究

2020-08-24 08:40王建武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51期
关键词:瘤体神经外科疗法

王建武

(内蒙古赤峰市赤峰学院附属医院,内蒙古 赤峰 024000)

在临床上,诱发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最常见的原因为颅内动脉瘤,是由于颅内局部血管出现异常改变所导致的动脉管壁出现异常突起,多发于中年人群体,以40~60岁最为常见,而颅内动脉瘤的具体发病机制目前并没有确切说法,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的研究与探索。微创技术在最近几年得到了快速发展与进步,将其应用到颅内动脉瘤的治疗中,能够大大提升其治疗效果。血管内介入疗法与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是微创技术治疗颅内动脉瘤的重要手段,也是目前最为常见的两种治疗方案。

本文就本院于2018年7月~2019年7月颅内动脉瘤患者作为调研内容,以此来探讨血管内介入疗法与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治疗颅内动脉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其结果见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7月~2019年7月本院收治的颅内动脉瘤患者60例作为调研内容,研究已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通过。将60例患者分为常规组(n=30)与观察组(n=30),两组基线资料对比,P>0.05,无显著性差异,能够进行比较,如表1所示。

表1 患者临床资料比较

1.2 纳入标准

(1)均对此次研究知情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2)均经过诊断确诊为颅内动脉瘤。

1.3 排除标准

(1)无绝对手术指证;(2)合并脑部恶性肿瘤等疾病;(3)合并可能会影响实验结果的疾病;(4)凝血功能异常,血小板小于50*109/L。

1.4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接受镇痛、导泻、抗癫痫、营养支持等治疗。

给予常规组患者血管内介入疗法,具体方法如下:给予患者静脉复合麻醉,行气管插管,借助显微镜沿着Yasargil翼点进入,将蛛网膜剪开,然后分离鞍上池、外侧裂池、颈动脉池等位置,实施动脉瘤夹闭术。手术结束后对患者进行对症治疗,并根据实际情况来对患者进行腰椎穿刺或持续腰大池外引。

观察组患者利用显微神经外科手术进行治疗,具体方法如下:在进行手术的前一天晚上,给予患者苯巴比妥等相关镇静药物,为了避免患者在术中出现血管痉挛情况,术前通过静脉滴注的凡是给予患者尼莫地平20 mg。给予患者全身麻醉,行气管插管。通过0.9%氯化钠注射液对导管进行持续性的冲洗,然后穿刺患者右侧股动脉,对颅内动脉瘤的形态及大小进行确定后,利用脱铂金弹簧圈对其进行缠绕,然后行血管造影,待治疗效果满意后行水解脱离,并暂时留置导管鞘,去除导管,手术结束6小时后再将导管鞘去除,对患者进行局部加压,并给予包扎。

两组患者治疗结束后,均接受尼莫地平静脉滴注治疗,治疗持续14 d。

1.5 对比方法

比较60例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治疗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手术相关指标:包括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

治疗有效率:对患者治疗后的改善情况进行评分,根据评分将其分为三个档次,即显效(颅内动脉瘤症状基本消失或彻底消失,检查结果显示瘤体病灶已经完全去除,并且无并发症发生)、有效(颅内动脉瘤症状相比治疗前有所缓解,检查结果显示瘤体病灶去除程度大于50%,并且无并发症发生)和无效(颅内动脉瘤症状没有任何减轻,检查结果显示瘤体病灶去除程度小于50%,有并发症或者死亡情况出现),总有效率=(总数例-无效数例)/总数例*100%。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包括术中动脉瘤破裂,术中短暂性脑缺血、脑血管痉挛、脑积水、形成血栓、感染等。

1.6 统计学方法

利用统计学软件SPSS 20.0对患者数据进行分析,P<0.05时,结果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比较

相比于常规组患者,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数据均比较低,P<0.05。

2.2 治疗有效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与常规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比较,前者明显高于后者,P<0.05。

2.3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常规组患者与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6.67%(2/30)、23.33%(7/30),两两比较,观察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事件的机率明显要高于常规组患者,P<0.05。

3 讨 论

颅内动脉瘤的主要表现为动眼神经麻痹、脑血管痉挛以及自发性脑出血等,瘤体一旦破裂,患处血管便会立刻大出血,严重时会导致患者死亡,其致残率和致死率高达35%左右,即便是及时接受有效治疗的患者,也会有50%的机率会出现各种神经系统并发症,被临床认为是大脑中的“不定时炸弹”[1]。

就目前而言,血管内介入疗法是颅内动脉瘤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术式之一,有着创伤小、恢复快、安全性高、成功率高等优势,但血栓的形成容易导致血管内栓塞复发[2]。而显微神经外科手术通过为患者开颅,能够较为彻底的消除患者脑内血肿,并且患者在手术中出现动脉瘤破裂,术者能够立刻进行急救治疗,与血管内介入疗法,显微神经外科手术费用低,治疗效果高,而且复发率低,但是创伤与痛苦比较大,其康复时间长[3]。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治疗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与常规组患者均有明显差异,其结果能够充分说明血管内介入疗法与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治疗方法各有优势和劣势。

综上所述,在治疗颅内动脉瘤患者时,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治疗效果更佳,而血管内介入疗法对患者损伤较小,需要根据患者实际生理情况制定合理方案。

猜你喜欢
瘤体神经外科疗法
Rejection therapy 拒绝疗法
穿刺颅内血肿消除术在基层神经外科临床应用
显微手术在矢状窦镰旁脑膜瘤中的治疗效果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2)
《牛阴茎乳头状瘤的外科治疗》图版
中医毫火针疗法的研究进展
体表软组织巨大神经纤维瘤的手术治疗
瘤体刮除骨水泥填充治疗膝关节周围骨巨细胞瘤的疗效分析
CBL联合PBL教学法在神经外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张波:行走在神经外科前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