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研究产后出血患者采取B-lynch缝合、宫腔球囊填塞治疗的临床作用

2020-08-24 08:40袁淑梅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51期
关键词:宫腔球囊产后

袁淑梅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四师医院产科,新疆 伊犁 835000)

产后出血是严重威胁产妇生活质量甚至生命安全的产科并发症之一,积极确诊病情、及时对症治疗是保障患者疗效及预后的关键。近年来由于我国全面开放二胎、饮食结构调整等因素作用,导致多种产科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上升,产后出血发生率随之提高[1]。但应注意的是,现阶段临床针对产后出血患者的处理方案可选择性较强,在实际工作中如何取舍仍存一定争议。本文将以2018年9月~2019年12月作为本次研究区间,选取此区间内90例我院收治的产后出血患者行随机分组,对比不同处理方式(即宫腔球囊填塞、B-lynch缝合)对产后出血的治疗价值,现将研究情况详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90例产后出血患者经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其中研究组45例患者年龄21~37岁、平均(29.18±0.16)岁,孕次1~5次、平均(2.31±0.67)次,产次0-3次、平均(1.31±0.17)次;对照组45例患者年龄21~39岁、平均(29.20±0.17)岁,孕次1~5次、平均(2.29±0.68)次,产次0~3次、平均(1.31±0.16)次。各组各项上述数据对比均P>0.05(有可比性),本次研究内容通过本院医学与伦理研究会审核。

纳入标准:①胎儿娩出24 h内出血量在500 ml以上,符合《妇产科学》[2]中关于产后出血诊断标准;②对本次研究中涉及的治疗方法均具有良好耐受性;③患者、家属完全知晓本次研究内容;④家属经独立、自愿原则签署由本院医学与伦理研究会制定的知情同意协议。

排除标准:①出血原因为严重子宫下段撕裂伤;②存在血液系统、免疫系统、精神系统等疾病;③已确诊恶性肿瘤;④重要器官器质性病变者,主要涉及心脏、肺部、肾脏、肝脏等;⑤合并其他产科并发症者;⑥凝血功能障碍者;⑦拒绝签署知情同意协议者。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1.2.1.1 宫腔球囊填塞

研究组产后出血患者行宫腔球囊填塞治疗,具体如下:①阴道分娩者将COOK球囊经阴道放置于宫腔内部,确认位置满意后向球囊内注入生理盐水(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决定生理盐水注入量,一般为200~500 ml),阴道内填塞纱条;②针对剖宫产产后出血者,操作者需于直视下经手术切口将COOK球囊放置在其宫腔内,利用引流导管将另一端放于其阴道内后取出引流导管;③导管引流口需连接一次性引流袋,记录患者出血量。

1.2.1.2 B-lynch缝合

对照组产后出血患者予以B-lynch缝合治疗,具体如下:①协助患者取截石位,常规对其宫腔内部情况予以准确探查并行清宫处理,之后将子宫于切口脱出;②与子宫切口相距约3 cm右下方、左侧均予以有效缝合,应注意缝合时缝针需穿过患者宫腔;③加压缝合位置位于切口右侧方、右上方约4 cm,左侧行进针缝合;④将缝线拉紧、打结,对子宫切口予以有效缝合。

1.2.2 观察指标

①手术情况:记录两组手术操作时间、输血量等指标;②治疗效果:记录两组出血停止所需时间、住院时间(术后)等治疗效果相关指标;③安全性:即各组术后并发症。

1.3 统计学方法

本文中两组手术情况、治疗效果相关指标(均属于计量资料)经±s表示,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计数资料)经n(%)表示,由统计产品与服务解决方案软件(SPSS.19)对相关数据予以t/x2检验,所得P<0.05对比差异存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手术情况

两组产后出血患者均顺利完成相应方案治疗,治疗完成率均为100.00%。经分析可知,研究组手术操作时间、输血量均少于对照组(均P<0.05),如表1。

表1 两组手术操作时间及出血量对比(±s)

表1 两组手术操作时间及出血量对比(±s)

注:*对照组与之对比P<0.05

组别 手术操作时间(min) 输血量(U)研究组(n=45) 6.15±0.13* 2.42±0.21*对照组(n=45) 8.73±0.46 3.40±0.35

2.2 治疗效果

两组产后出血患者经相应方案治疗后均成功止血,治疗有效率均为100.00。经分析可知,研究组成功止血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均P<0.05),如表2。

表2 两组成功止血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对比(±s)

表2 两组成功止血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对比(±s)

注:*对照组与之对比P<0.05

组别 成功止血时间(min) 术后住院时间(d)研究组(n=45) 3.42±1.13* 5.37±0.15*对照组(n=45) 4.79±1.34 6.24±0.28

2.3 并发症

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4.44%)低于对照组(20.00%),数据对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如表3。注:本次研究入选病例均未见发生多种(不少于2种)并发症情况。

表3 两组产后出血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n(%)]

3 讨 论

产后出血是产妇常见并发症之一,发病原因包括胎盘粘连、子宫收缩乏力、胎盘植入、瘢痕子宫等[3]。研究表明,患者发生产后出血时将表现出阴道流血、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继发性贫血等情况,若病情较重、未及时救治可能引起失血性休克、丧失生育能力甚至死亡等严重后果。目前临床针对产后出血患者的治疗原则在于尽快控制出血症状,但因此类患者大多病情凶险、进展迅速,既往常用按摩子宫、静滴缩宫素等保守措施或无法快速起到止血效果,部分患者可能需切除子宫方能彻底止血。由此提示,针对产后出血患者积极采取有效止血措施是保障其疗效及预后的关键。

B-lynch缝合手术是现阶段临床用于治疗产后出血的常用方法,通过缝合子宫前壁从而实现加压子宫,挤压子宫壁间局部血管后血窦关闭,盆腔动脉搏动压减弱、出血情况随之获得有效控制。但应注意的是,B-lynch缝合手术的具体效果受到操作者主观影响较大,如术中缝合程度过紧可能导致子宫缺血坏死,而缝合程度较松则无法获得良好的止血作用。此外由于B-lynch缝合手术属于有创操作,使用时将在达到止血目的的同时对机体局部造成相应创伤,部分患者术后可能发生相应并发症从而影响其预后,且不利于患者积极接受并配合治疗,应引起相关医护人员注意[4]。

宫腔球囊填塞是近年来于临床推广的新型产后出血治疗方法,由于COOK球囊由硅胶制成且呈类椭圆形结构,将其填塞至宫腔内并注入生理盐水使之膨胀,能够对宫腔产生一定压力,从而达到压迫宫腔创面止血、促进子宫收缩止血等应用目的。此外,宫腔球囊填塞还可通过对子宫肌层产生刺激,宫腔中相应血管(与球囊相近)闭锁后有效止血。由于宫腔球囊填塞时所用的COOK球囊与轮廓近似于产妇产后宫腔,因此将其放置于宫腔后仅需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调整实际生理盐水注入量即可达到止血目的,因此提示此法学习曲线短、对操作者技能要求低,更利于产后出血患者获得满意止血效果。宫腔球囊填塞具有操作简单、无创、适应症广等特点,因此有研究认为其对产后出血的治疗价值优于B-lynch缝合手术。本文也已通过分组研究证实,经宫腔球囊填塞治疗的研究组产后出血患者手术操作时间、输血量、成功止血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少于行B-lynch缝合治疗的对照组产后出血患者,此外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提示产后出血患者经宫腔球囊填塞治疗有效性、安全性均较优,此结论与国内相关研究结果相符。

综上,应用宫腔球囊填塞处理产后出血有效性、安全性均较优,对促进患者尽快康复具有积极意义,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宫腔球囊产后
心肌缺血预适应在紫杉醇释放冠脉球囊导管扩张术中的应用
切割球囊用于冠状动脉疾病治疗的现状及应用前景
主动脉球囊反搏应用于胃贲门癌手术1例
探讨子宫压迫缝合术在产后出血治疗中的作用
产后出血并发症的输血治疗及预后
产前宜凉,产后宜温
中重度宫腔粘连术后预防宫腔粘连的临床分析
多次人流可导致宫腔粘连致不孕
超声结合宫腔造影在诊断宫腔粘连中的应用探讨
球囊压迫法建立兔双节段脊髓损伤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