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集束化护理对压力性损伤患者创面疼痛及愈合的应用

2020-08-24 08:40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51期
关键词:换药伤口创面

巩 芳

(青海省西宁市第一人民医院,青海 西宁 810001)

压力性损伤患者采用常规纱布类敷料换药虽然能够辅助创面愈合,但换药频繁,密闭性差,换药过程伴随剧烈疼痛,愈合效果并不理想。为此,本次研究从护理角度入手,制定了集束化护理方案,以我院收治压力性损伤患者计264例为对象,评价了该方案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7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压力性损伤患者计264例,随机分为常规护理对照组(n=132)与集束化护理实验组(n=132)。对照组男63例,女69例,年龄41~78(64.81±11.20)岁,创面面积(12.46±5.41)cm2。实验组男65例,女67例,年龄42~76(65.10±11.14)岁,创面面积(12.81±5.24)cm2。两组基础资料对比,P>0.05,可比。

1.2 方法

对照组常规护理,每2 h翻身1次,伤口换药时先使用0.5%碘伏进行创面消毒,要求超过创缘5 cm以上,并以氯化钠注射液冲洗创面,除去坏死组织,对存在大水泡者,抽取其中液体,涂抹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而后使用聚维酮碘纱条填充覆盖,而后以医用胶布固定即可。在敷料污染时,换药潜行创面以3%过氧化氢进行清洗,以乳酸依沙吖啶填充引流,并配合纱条填充覆盖。

实验组则采用集束化护理方案,内容包括:(1)基于循证医学理念,建立护理小组,设置促进II~IV期压疮创面愈合目标,通过查阅文献、总结临床经验,找出有利的护理措施。(2)完善护理分工,加强创伤的诊断以及评估,制定伤口管理措施,由专科护士开展严重患者的护理,而科室护士只负责日常换药、伤口管理,按照要求完成伤口护理单的填写。(3)强化对患者的健康教育,讲解压疮的危害、原因、预防措施、护理方法等,并将资料放在病房中,便于患者与家属学习[1]。利用视频,指导患者家属掌握轴式翻身技巧,对长期坐轮椅的患者教会其如何减压。(4)选择新型敷料,按照创伤大小进行裁剪,以超出伤口1 cm为宜,如创伤位置在臀部,可选择45°菱形粘贴,足跟则可将直角中间剪开,按照足部性状粘贴。在敷料的选择上,渗液少、浅表且处于爬皮期,选择水胶体敷料,干痂者则使用清创胶配合水胶体敷料,对于窦道、潜行、渗液较多者,使用泡沫+藻酸盐敷料,如果存在黄色、黑色坏死组织,使用清创胶+泡沫+藻酸盐敷料[2]。在覆盖后,可使用纱布覆盖于固定。如果出现腐肉溶解或黑痂浮起,及时换药。

1.3 观察指标

对比换药时疼痛评分、换药次数与创面I期愈合时间。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 21.0处理,设定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实验组疼痛评分、换药次数、I期愈合时间小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护理效果对比表(±s)

表1 两组护理效果对比表(±s)

组别 n 疼痛评分(分) 换药次数(次) I期愈合时间(d)对照组 132 4.41±0.78 18.74±2.44 38.15±5.42实验组 132 3.20±0.62 10.25±1.85 28.20±4.36 t 8.2363 18.8051 9.7016 P值 0.0000 0.0000 0.0000

3 讨 论

压力性损伤为临床常见皮肤病,皮肤组织在长期受压的情况下,将出现缺血性损伤,如果未得到及时治疗,将诱发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可能导致患者因感染而死亡[3]。本病创伤属于慢性上看,愈合难度较大,现有研究对压力性损伤的修复机制仍然未完全明确,多需要借助外力压力性损伤才能够正常愈合。而采用集束化护理方案进行护理干预,通过收集资料,建立小组,能够为后期压力性损伤护理工作的开展给以可靠的依据支持与人力资源支持。在具体护理上,加强健康教育,利用视频指导家属如何减压,则能够提高其自我护理能力。在伤口换药时,基于湿性愈合理论选择敷料进行换药,也能够减少换药的疼痛,为创面愈合创造良好的条件,有利于加快创面的愈合进程[4-5]。本次研究中,实验组疼痛评分、换药次数、愈合时间均小于对照组,P<0.05,说明集束化护理应用效果理想。

综上所述,对压力性损伤患者采用集束化护理方案能够减轻患者疼痛,加快创面愈合,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换药伤口创面
为什么伤口愈合时会痒?
贴膜固定法换药在压疮治疗中的应用
为什么在伤口上撒盐会疼?
门诊换药间隔时间对伤口愈合的影响的研究
那只给我带来伤口的大橘
rn-bFGH(盖扶)对创面修复的影响
创面治疗新技术的研发与转化应用系列丛书
换药处置架在行负压引流术糖尿病足换药中的应用
加强党建 换汤又换药
伤口“小管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