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服务在基层卫生院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2020-08-24 08:40高海娟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51期
关键词:卫生院优质护理人员

高海娟

(淄川区城南卫生院,山东 淄博 255100)

当前,基层卫生院的地位不断提高,同时医疗体制改革的深化,对其工作有着新要求和新标准,要为群众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从护理方面来说,既要适应患者数量增加以及疾病类型多样化的现实情况,克服工作挑战,同时也要不断创新护理方式,提升服务的质量。经过实践验证,优质护理方法的运用,发挥着积极的作用,现就其应用作如下论述。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104例患者,按照随机划分的原则,划分为A组和B组,各52例患者。A组患者中,男女例数分别为28例、24例;年龄范围为(19~71)岁。B组患者中,男女例数分别为29例、23例;年龄范围为(18~70)岁。参与本次研究的患者,均知情,均无意识障碍和认知障碍。A、B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对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A组和B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和优质护理。其中,优质护理基于常规护理采取以下措施:(1)加强护理管理。结合卫生院管理规定,构建相应的护理管理制度,提出护理工作要求。对参与护理工作的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和锻炼,使其能够掌握基本的护理知识以及岗位技能,为患者提供对应的服务。护理实践中,按照病人的病情,为其提供个性化护理服务,做好动态检查和考核,优化护理服务。患者在护理工作中,要使用规范的语言,保持良好的态度。(2)护理方法。对出现焦虑不安等不良情绪的患者,实施心理护理,通过有效的疏导,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常用方法包括成功案例宣传和音乐疗法等。结合患者的疾病类型和治疗方案,进行健康宣告,使其对所患疾病有基本的了解,积极配合治疗。通过发放健康手册或者面对面指导等方式,围绕疾病基本知识和科学用药等内容,完成健康宣告。对需要提供康复锻炼帮助的患者,结合患者的病情特点,帮助患者正确锻炼,加速患者康复,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3)营造良好的就医环境。严格按照卫生院环境创设和维护要求,为患者提供基础的服务设施,比如饮水机等,为其提供便利。设置指示标识,引导患者及其家属快速就医,提高依旧效率。此外,做好病房环境的创设,配置基础物品,比如窗帘隔板等,保护患者隐私的同时,控制好照射量,营造优质的休息环境。日常护理中,做好通风,保证空气质量。(4)提供贴心服务。实施优质护理服务,要求护理人员能够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为其提供针对性的护理服务,使其能够感受到关爱和关心,消除其对疾病的不良情绪。通过积极有效的沟通,帮助患者调节情绪。护理人员通过规范行为,使用适宜的语言,给患者提供贴心温暖服务,增加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日常护理中倾听患者的心声,为其提供专业指导和人性化服务,使患者能够踏实养病,保持良好的情绪和心情,进而加速康复。

1.3 观察指标

为了检验工作的质量,设置了护理质量指标。将护患沟通以及被护理患者的反馈情况等,作为质量评价的指标,进行评分统计,总分设计为100分,得分越高,证明实施的护理措施质量越好。运用调查问卷法,面向患者开展调查,了解其对护理的看法和意见。将满意度评价结果,划分为满意档、非常满意档、不满意档,计算护理满意度。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实验数据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计量资料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对比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基于护理质量的评价,围绕护理人员的态度和专业水平等指标,进行调查统计得出,A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结果为(80.13±1.15)分;B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结果为(96.41±1.75)分。两组结果差异,P<0.05。

采取优质护理方案的B组患者,接受全面细致的护理,对此项工作的满意度较高。同A组患者相比,结果差异显著,P<0.05,详细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护理满意度

3 讨 论

当前,医疗需求不断增加,医疗体制改革,力求解决就医难和就医贵等问题,充分整合医疗资源,为群众提供优质的服务[1]。基层卫生院作为医疗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重要责任,推动医疗新格局的形成,即小病治疗在基层、康复治疗回基层。新形势下,基层卫生院的医疗技术体系和水平日益完善、提升,为群众提供了优质的服务。若想推动基层卫生院的持续发展,必须要同步提升护理质量,为治疗效果的实现提供保障[2]。这需要结合当前护理方面存在的不足,积极进行优化和提升。从护理实践来说,经过优化和完善后的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应用于护理临床,能够为患者提供令其满意的服务。上述研究通过对比A组和B组两种护理方法的方式,分析了优质护理的应用效果。从结果来说,实施优质护理,患者的满意度更高。A组患者的满意度为86.19%,B组为96.30%,结果差异显著,P<0.05,验证了优质护理的推广应用价值。

从基层卫生院方面分析,要注重提升护理服务的水平和质量。采取以下措施:(1)做好护理服务的调查和评价。若想提升护理服务的质量,要明确当前护理服务的状态,明确存在的问题。按照国家卫生计生委《优质护理服务评价细则(2014版)》,重点围绕行为规范、临床护理和基层护理,开展调查和评价,掌握护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采取护理优化措施,适应医改与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要求。在进行服务行为规范的评价时,面向患者进行调查,由其对护士的仪表仪容和服务态度以及行为举止等打分,通过综合调查,获得评价结果,实施奖惩制度,增强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和重视度,规范自身的行为,遵守职业操守和行为规范标准。组建专业的护理评价工作小组,负责护理服务评价和考核工作,保障考核结果的真实性和可利用价值,不断优化护理服务。

(2)做好人员培训。基于医疗改革和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背景,对基层护理人员的业务能力,有着更高的要求。现有的护理人员,部分难以达到更高的标准和要求,需要对其进行业务培训,使其能够适应工作岗位新要求。实践中围绕护理理论和技能等要求,为护理人员提供更多的培训机会,学习更多的知识和技能,保障服务工作能够高质量开展。

(3)落实思想教育。实施优质护理服务,要注重对护理人员进行规范和引导。通过思想教育和心理引导,使得护理人员始终保持为患者服务的理念和态度。实际上护理人员需要面临的压力很多,来源于工作和生活,若要求护理人员始终保持“微笑”的状态,有点过于苛刻,卫生院方面要做好对护理人员的关心和关爱,了解其工作困难和生活困难,为其排忧解难,疏导护理人员的心理,使其保持愉悦的工作状态,进而为患者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

(4)做好监督工作。实施优质护理服务,要对护理工作的落实,做好监督检查,了解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及时引导和规范,以免引发护患矛盾,造成不良影响。组建监督小组,按照卫生院护理工作落实情况,通过定期或者不定期检查的方式实施监督,将检查发现的问题,也作为护理服务考核的依据,增强人员重视度。

猜你喜欢
卫生院优质护理人员
果桑优质轻简高效栽培技术
夏季管得好 酥梨更优质
蔬菜桑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浅谈如何优质开展“三会一课”
护理人员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作用观察
卫生院切莫孤军作战
警惕卫生院拖医改“后腿”
平衡计分卡在手术室护理人员绩效考核中的应用价值
加强护理人员医德医风建设的途径与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