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师在药物相关性颌骨坏死患者临床诊疗及监护中的作用

2020-08-24 08:40冯平平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51期
关键词:颌骨乙组甲组

冯平平

(鄂尔多斯市中心医院药剂科,内蒙古 鄂尔多斯 017000)

双膦酸盐类药物致颌骨坏死在临床上出现较少,使得医师对双膦酸盐类药物致颌骨坏死的出现的不良反应认识不足,以及对患者的过往药史产生疏忽,不能达到理想的疗效[1]。因此本次实验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期间就诊的疑似双膦酸盐类药物致颌骨坏死患者共计10人,由药师协助医师完成乙组患者诊疗及监护,及时判断患者的病因,降低出现误诊的可能性,制定耿介科学、有效的用药方案,并取得了一些成绩,具体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实验时间:2018年1月~2019年12月;实验对象:疑似双膦酸盐类药物致颌骨坏死患者;实验人数:10人,通过抽签将所选患者分为甲组及乙组,两组患者人数相同。所选患者中男性患者与女性患者的人数比为6:4,患者年龄最小为31岁,年龄最大为67岁,均值为(51.2±6.4)岁。纳入标准:患者均自愿参与本次实验;患者意识清醒,能够配合实验的顺利开展;患者及其亲属充分知情。排除标准:患者患有其他可能影响实验结果的疾病。

1.2 方法

实验过程中,医师独立完成甲组患者的诊疗及监护,包括对患者进行用药史的询问、临床症状观察诊断及后期的治疗与监护。乙组采用药师协助医师完成诊疗及监护。在乙组患者诊疗及监护过程中,药师及医师应对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全面细致的观察,并询问患者用药史,给予患者必要的药物指导和帮助,进而为医师开展工作提供可靠的依据,及时与患者及医师进行有效沟通,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及医师的诊断,调整合适的用药方案。医师应对药师的意见给予足够的重视,科学合理的制定治疗方案,以此提高诊疗的效果,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医师独立完成甲组患者诊疗及监护。

1.3 判断标准

统计和记录两组患者诊断准确率及治疗总有效率,计算诊断准确率,并将治疗效果分为较好、一般及较差三种,其中治疗效果较好及一般人数占总人数的比重为治疗总有效率。

1.4 统计学处理

SPSS 22.0软件中,计数资料及计量资料分别为(n)及(±s),检验分别为x2及t,P<0.05意味着数据呈现出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诊断准确率对比

研究结果显示,乙组患者诊断准确率远远高于甲组患者(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诊断准确率对比

2.2 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

研究结果显示,乙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甲组患者,(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对比

3 讨 论

药物相关性颌骨坏死是一种患者采用抗骨吸收药物或抗血管生成药物出现的颌骨坏死疾病。近年来该疾病发病率正在上升,骨质疏松症患者在服用双膦酸盐类药物或其他药物进行骨质增强后,起到反效果阻碍了骨骼生成,出现了严重并发症,伴随着颌骨骨面裸露、坏死、流脓等不良反应。近年来人们发现在进行治疗,根据临床症状分为4个阶段,0-3期。进行诊断主要通过询问患者的使用药物史即可判断,临床对药物相关性颌骨坏死的治疗手段为前期进行保守治疗,维持患者的颌骨坏死,没有进展,对于患者的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晚期进行手术治疗,达到彻底根治。因为药物相关性颌骨坏死不能完全治愈,因此需要格外强调预防,而医师独立完成诊断加监护,工作量较大,工作效率低下,不能有效的达到预防的目的,因此需要药师协助完成工作。

医师进行独立诊断时,因为药物相关性颌骨坏死是一种研究较少的疾病,存在经验不足的风险,对于患者的发病机制及用药没有明确、有效的治疗处方,从而导致出现误诊的情况。而加入药师进行联合诊断,可以达到更为理想的治疗效果,医师在实际工作中应注意询问患者死骨暴露时间、放疗史及用药史,以此为基础进行诊断和治疗[2]。而临床上药师进行协同治疗时,在医师的诊断出现疏漏进行及时补充和建议,患者的治疗效果不佳可以进行药物治疗方案的调整,与患者及医师进行有效的沟通,提出专业的药学意见,指导患者的用药,减少患者用药不合理的风险。因为药物对于颌骨坏死的关系尚不明确,实验研究较少,因此需要更多的实验数据进行支撑,药师需要注意和了解该疾病的科学前沿研究,方便对临床治疗方案进行循证,再结合自身经验,患者的实际病情,调整为更有效、合理的方案。本次实验意在研究和分析药物相关性颌骨坏死患者临床诊疗及监护中药师的作用,以期能够为医师开展后续工作提供一些帮助。

实验过程中,医师独立完成甲组患者的诊疗及监护,药师协助医师完成乙组患者诊疗及监护,研究结果显示,相比甲组,乙组诊断准确率较高,两组患者之间差异较为突出,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甲组患者,乙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较高,两组患者之间差异较为突出,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由于本次实验的样本量较少,结果存在一定偶然性,需要后续加大样本量来支持本次实验结果。

本次研究表明,药师在提高双膦酸盐类药物致颌骨坏死患者诊断准确率、促进治疗总有效率的提升中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有关单位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并在实际工作中加以推广,进而促进医疗水平的提升。

猜你喜欢
颌骨乙组甲组
种植体-颌骨界面微动损伤的多指标评价
46例牙源性颌骨囊肿的治疗体会
“二青会”预赛西北五省代表队自由式摔跤甲组成绩分析
一笔业务,组、村、镇三级的会计凭证编制
一题多解求总量
宫腔填塞水囊与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产后宫缩乏力产后出血的观察
运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药物相关性颌骨坏死的研究进展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合并房颤的治疗方式及效果评估
儿童颌骨骨折托槽牵引临床疗效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