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CA循环在血管外科病房传染病防控中的应用

2020-08-24 08:40黄文静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51期
关键词:收治达标率传染病

高 娟,黄文静,陈 燕,杨 靖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山东 青岛 266000)

2019年12 月以来,湖北省武汉市陆续发现了多例新型传染病患者,随着疫情的蔓延,我国其他地区及境外也相继发现了此类病例[1]。我院作为定点收治传染性疾病的医院之一,至2月29日共收治19例新型传染病患者,全部出院,无死亡患者,医院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制定防控制度及流程,加强网格化管理,落实属地责任,为更好的预防传染病的蔓延,科室将PDCA循环用于预防此类传染病的传播中。

1 一般资料

我院为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血管外科医护人员共23人,开放床位36张。

2 方 法

将PDCA循环用于科室传染病的防控中。

2.1 计划

2.1.1 现状调查

统计1月22-31日住院患者、陪人共24人及医护人员对传染病的认识及防护措施的落实发现,医护人员对传染病知识掌握欠佳,平均成绩为84.78分,防护措施落实率为98.52%;患者及陪人对传染病知晓率仅为41.67%,口罩佩戴率为63.33%。

2.1.2 原因分析

利用鱼骨图从医护人员、患者及陪人、环节、管理方面分析新冠肺炎防控管理各环节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根据《医疗机构内病毒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第一版)》[2]及医院制定的相关方案,成立血管外科传染病管理小组,制定科室管理计划。

2.2 实施

2.2.1 医护人员的管理

(1)加强传染病知识的培训。采用小组培训、线上培训相结合,集中和自主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培训。以问卷星软件结合微信群为依托,共享培训课件,考核合格方可上岗[3]。(2)弹性排班,明确岗位职责,到岗后填写《工作人员登记表》。(3)每日进行钉钉体温上报,及时报告异常情况。

2.2.2 严把收治患者筛查关

疑似病例的早发现和早隔离是避免院内交叉感染,防止疫情扩散的关键举措[4]。医院应针对不同人员的行为轨迹或工作情况,结合医院本身实际,合理制定各类人员的筛查流程,新住院患者的三级排查:通过医院口、入院准备中心和病区三级排查的患者及其陪护人员可以正常收治入院[5]。科室病房门口设置“病区预检处”,对患者及陪人进行二次筛查,填写核查登记表,护士签字后入科。

2.2.3 病房管理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感染病人治疗期间感染控制和预防暂行指南[6],制定病房管理规定,包括:(1)收治患者两张病床间距必须大于1米,减少人员聚集。(2)每位患者允许1人陪床,尽量不更换,一床只发一张陪床证。(3)患者及家属每天测量3次体温,外出返回后必须测量体温,询问外出路线及接触人员,做好登记。(4)住院期间不探视。(5)病区大门24小时实行门禁管理。

2.2.4 消毒

(1)环境消毒:病区每天开窗通风4次,每次至少30分钟,做好登记。(2)地面消毒:根据消毒要求,保洁员每日2次消毒地面,遇污染随时消毒。(3)物体表面消毒:用含500-1000mg/L的含氯消毒剂对所有物品表面进行消毒,一人一巾,避免交叉使用。治疗室、护理站、值班室、更衣室的台面及物品由专人分区域使用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仪器表面按照说明书选择消毒剂进行消毒[7]。

2.2.5 健康宣教,保护易感人群

利用音频、heals等多形式强化传染病防护知识宣教,病房内每天4次广播疫情期间住院患者须知,病房门口张贴戴口罩标识、手卫生流程图,提高患者及家属对传染病的认识。

2.3 检查阶段

2.3.1 检查内容

(1)传染病知识的掌握程度;(2)传染病管理达标率。

2.3.2 检查形式分为三级质控督导

(1)科室自查:1)采用问卷星考试,得分越高说明掌握越好。2)利用传染病管理达标率查检表检查防控措施的落实,查检表分为人员管理、病房管理、消毒隔离三个维度,22个条目,达标率越高说明管理越好。(2)大科每周检查科室防控措施落实情况。(3)医院职能部门不定期进行检查。

2.4 处理阶段

科室每周根据检查反馈情况进行总结、查找问题原因,及时整改。

2.5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20.0统计软件包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进行描述,采用t检验比较实施PDCA管理前后医务人员传染病防护知识考核分数;计数资料用例数、百分率进行描述,采用x2检验比较实施PDCA管理前后传染病管理达标率。

3 结 果

应用PDCA循环后科室医务人员对传染病防护知识的掌握程度显著提高(P<0.01),详见表1,应用PDCA循环后科室传染病管理达标率提高(P<0.05),详见表2。自1月22日至2月29日,科室共收治患者48人次,急症39人次,发热患者12人次,危重患者4人次,抢救4人次,无传染病感染发生。

表1 医务人员传染病防护知识考核分数比较(分,±s)

表1 医务人员传染病防护知识考核分数比较(分,±s)

时间 人数(n) 防护知识考核成绩实施前 23 84.78±8.43实施后 23 100.00±0.00 t值 -8.661 P值 <0.001

表2 实施PDCA前后传染病管理达标率比较

表3 实施PDCA前后疫情期间人员管理达标率比较

4 讨 论

4.1 PDCA循环提高了医护人员传染病知识的知晓度

表1结果显示,应用PDCA循环后医务人员对传染病相关知识的知晓度提高(P<0.01)。科主任还组织了传染病应急预案的模拟演练,利用钉钉直播,全员观摩,将知识与实践结合,提高医务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

4.2 PDCA循环提高了传染病管理达标率

表2结果显示,应用PDCA循环后传染病管理达标率显著提高,说明PDCA循环应用于预防传染病的发生可行性强。表3为应用PDCA循环后各维度达标率的变化,在人员管理及病房管理两方面达标率提高(P<0.05),效果明显。在消毒隔离方面(P>0.05)结果为阴性,分析原因,可能与科室常态化严把消毒隔离关,感染控制措施落实较好有关。

4.3 应用PDCA循环后科室防控工作有章可循

应用PDCA循环后,科室及时总结,制定了防控工作管理方案、患者住院流程、传染病患者应急预案、患者及陪人发热应急处置流程等,使得科室各项防控工作有章可循。

综上所述,血管外科应用PDCA循环后,避免了工作的盲目性,便于及时发现问题,不断完善工作方案,具有可行性,有临床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收治达标率传染病
沙颍河(阜阳段)生态流量监测的探索
医院跨科收治患者服务模式及影响因素的质性研究
《传染病信息》简介
传染病的预防
3种传染病出没 春天要格外提防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定点收治医院应急病房筹建策略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期间急腹症患者收治与防控体会
山西省2017年地表水功能区水质现状评价分析
全院病床统筹收治模式下的绩效核算方法初探
呼吸道传染病为何冬春多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