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护理路径在支气管哮喘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020-08-24 11:29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49期
关键词:气道入院支气管

张 园

(南京市浦口区中医院肺病科,江苏 南京 211800)

支气管哮喘是临床较为常见的气道慢性炎症[1],该病的发生同遗传、变应原、感染、环境气候等因素有关[2]。支气管哮喘具有迁延不愈、反复发作的特点,会严重影响到患者的生活质量,且病情严重者易出现呼吸困难、呼吸衰竭等严重症状[3],因此需及时采取有效治疗和护理干预。临床护理路径是一种标准化治疗护理流程,本文对临床护理路径应用在支气管哮喘患者中的效果进行探究,详见正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8年5月~2019年4月治疗的支气管哮喘患者中择取94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47例。纳入标准:(1)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国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中的有关诊断标准;(2)无意识障碍、沟通交流障碍的患者;(3)所有患者均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排除标准:(1)存在其他器官、支气管、肺部疾病或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2)存在重要脏器功能不全的患者;(3)哮喘急性发作的患者;(4)中途退出本次研究的患者。对照组:男28例,女19例;年龄22~67岁,平均(55.52±2.81)岁。病程为2~13年,平均(6.55±1.93)年。观察组:男30例,女17例;年龄23~69岁,平均(55.63±2.97)岁。病程2~14年,平均(6.70±1.98)年。组间基本资料相比对差别微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常规护理。护理人员为患者创造良好的病房环境,遵医嘱予以药物指导、饮食干预等基础护理措施。

观察组--临床护理路径。科室医护人员根据疾病的特点、诊治、康复各个阶段的护理重点制定护理路径表。路径表内容如下:(1)入院第一天:由责任护士帮助患者熟悉医院环境,并向其介绍医院规章制度以及主治医生;责任护士对患者进行整体评估为患者营造一个舒适、安全、安静的病室环境。对患者的病情加强观察,当出现哮喘发作前驱症状时,及时采取对应的防范措施,当哮喘发作时,对患者的意识、生命体征、血气分析情况密切监测。(2)入院第2天:责任护士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健康宣教,采用轻柔、温和的语言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提高患者对疾病、治疗等知识的掌握度。(3)入院第3~4天:责任护士向患者详细介绍药物种类、使用方法,促使患者认知到遵医用药的重要性,并指导患者熟练掌握气雾剂的使用原则、技巧及注意事项,叮嘱其随身携带;在患者用药治疗期间,积极预防不良反应的发生;做好氧疗护理,予以经鼻导管或面罩给氧,合理控制氧流量以及吸氧速度,根据血气分析结果调整氧流量及流速;当患者出现神志不清、昏迷等情况时,立即协助医生进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5)入院第5天:由责任护士向患者讲解饮食、运动方面的注意事项,叮嘱患者不得食用易过敏的食物,注意营养搭配均衡及少食多餐,同时注意坚持适当的运动锻炼以及充分的休息。(6)入院第6天:责任护士密切关注患者心理情绪的变化,针对情绪不佳者及时予以心理疏导,促使其保持良好的心态配合临床治疗。(7)出院前一天:向患者发放健康教育手册,再次强调出院后的注意事项;建立微信群,在患者出院后通过微信、电话随访的方式进行追踪指导。

1.3 观察指标

在干预后,采用肺功能仪测定两组支气管哮喘患者的肺功能指标[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最大呼气流速峰值(PEF)、呼吸气量与肺活量比值(FEV1/FVC)]。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组间计量资料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x²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观察组支气管哮喘患者干预后的肺功能指标明显比对照组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所示。

表1 对比两组的肺功能指标(±s)

表1 对比两组的肺功能指标(±s)

组别 例数(例) F E V 1(L) P E F(L/m i n) F E V 1/F V C(%)对照组 4 7 7 8.6 5±1.3 1 7 9.0 4±2.1 5 5 8.7 0±1.6 8观察组 4 7 8 7.8 4±2.0 9 8 6.6 4±2.4 6 6 8.5 4±1.7 4 t - 2 5.5 4 2 1 5.9 4 8 2 7.8 9 1 P - 0.0 0 1 0.0 0 1 0.0 0 1

3 讨 论

支气管哮喘是气道高反应性疾病[4],若患者的病情未得到及时的控制,加上反复发作,会促使气道平滑肌收缩,引起一系列的病变,并导致气道不可逆性缩窄以及气道重塑。支气管哮喘会对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不利影响,且容易导致患者出现心理障碍,故针对支气管哮喘患者,积极的治疗固然重要,相应的护理干预也不可或缺。

临床护理路径具有计划性、科学性、标准化的特点[5],可针对某种疾病、某种手术制定标准的护理流程,促使患者能够在正确的时间点、正确的地方接受诊疗服务和护理服务,从而能促进治疗效果的提升。在本次研究中,以时间为横轴,对支气管哮喘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能够为其提供完整、系统的护理服务,能够避免护理遗漏,减少护理差错事件的发生。支气管哮喘的护理重点在于环境、饮食、药物治疗、对症干预、心理等方面,按照临床路径表进行入院宣教、整体评估、环境护理能够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消除患者的陌生感,掌握患者存在的高危风险;通过病情观察有助于避免哮喘发作或减轻哮喘症状;通过健康宣教及心理指导能够提升患者的健康知识知晓率,消除患者的负面情绪;入院第3~4天的用药指导、氧疗护理、口腔及皮肤护理能够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呼吸状况以及临床状况,可促进肺功能的恢复;入院第5天的生活方式指导能够帮助患者形成健康的饮食习惯以及规律的作息时间,且能够尽量避免患者接触过敏原及非特异性刺激物。另外持续的心理干预有助于提升患者的配合度,进行出院指导可为患者提供延续性的护理服务。

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的肺功能指标明显更优,充分说明了临床护理路径获得的护理效果显著。

综上所述,临床护理路径适合推广应用在支气管哮喘患者的护理中,对于患者肺功能的改善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猜你喜欢
气道入院支气管
利用信息技术再造急诊入院管理流程*
了解并远离支气管哮喘
支气管哮喘的药物治疗
不同气道湿化方法对气管切开患者气道湿化效果的影响
利奈唑胺片剂有效治疗气道支架相关肺部MRSA感染
不同气道内湿化对气道切开患者的效果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缓解期37例
支气管扩张CT与中药治疗34例
苏黄止咳汤治疗气道高反应性咳嗽20例
入院计划概念框架系统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