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化检验在心肌梗死诊断中的效果分析

2020-08-24 11:29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49期
关键词:生化入院心肌梗死

韩 涛

(南京市溧水区中医院检验科,江苏 南京 211200)

近些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饮食结构的不断改变,致使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率越来越高,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与生命安全,所以,尽早诊断、尽早治疗对缓解病情与降低病残率、病死率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1]。在医学检验技术不断发展与进步的形势下,生化检验在心肌梗死诊断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有助于及时确诊,从而给予恰当治疗,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改善预后。为此,本文现将72例在我院就诊的心肌梗死患者选为研究对象,进一步研究生化检验的应用价值,报道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72例2018年3月~2020年3月在我院就诊的心肌梗死患者选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期72例进行健康体检的健康者为对照组。观察组中,男39例,女33例;年龄42~76岁,平均(59.27±6.15)岁。对照组中,男38例,女34例;年龄43~74岁,平均(59.38±6.09)岁。两组性别、年龄数据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两组受检者入院时及入院4 h的生化指标进行检验,仪器选用型号为AU5800的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具体操作如下:在受检者入院时、入院4 h时分别采集静脉血3 mL放入促凝管中,给予离心处理,转速3400 R/min,时间10 min,取上层清液待测。在实际操作中,必须严格按照有关说明书执行,以此确保检验结果准确、真实。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生化检验结果予以统计比较。生化检验指标主要有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红蛋白(Myo)、肌钙蛋白Ⅰ(cTnⅠ)。

1.4 统计学方法

在专业软件SPSS 20.0中录入本研究数据进行统计检验,P<0.05表明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观察组入院时、入院4h hs-CRP、CK、CK-MB、Myo、cTnⅠ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入院4h各指标水平均明显高于入院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数据见表1所示。

表1 比较两组生化检验结果(±s)

表1 比较两组生化检验结果(±s)

组别 时间 hs-CRP(mg/L) CK CK-MB(U/L) Myo(ng/L) cTnⅠ(ng/L)观察组(n=72)入院时 3.54±0.33 401.34±65.34 29.16±6.42 166.27±46.27 0.50±0.16入院4h 5.43±0.75 689.74±84.13 60.37±8.64 385.45±62.13 6.73±2.14 t 10.23 14.58 11.02 13.10 16.42 P<0.05 <0.05 <0.05 <0.05 <0.05对照组(n=72)入院时 0.15±0.08 120.34±32.16 9.57±2.35 64.26±10.24 0.04±0.04入院4h 0.14±0.07 121.61±33.42 9.67±2.42 64.19±10.37 0.05±0.07 t 0.95 0.42 0.13 0.31 0.42 P>0.05 >0.05 >0.05 >0.05 >0.05 t入院时组间对比 25.34 26.51 27.23 24.62 23.12 P入院时组间对比 <0.05 <0.05 <0.05 <0.05 <0.05 t入院4h组间对比 42.51 40.25 41.31 43.03 42.51 P入院4h组间对比 <0.05 <0.05 <0.05 <0.05 <0.05

3 讨 论

心肌梗死作为一种临床常见的心血管系统疾病,对患者生命安全有着极大的威胁。目前,随着心肌标志物的不断发展与检测水平的不断提高,多项心肌标志物联合检测在心肌梗死诊断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hs-CRP是一种炎症标志物,当其水平升高时,表明心绞痛患者发生冠状动脉事件的风险增大。有关文献报道[2]显示,hs-CRP水平升高时,患者死亡风险也会增大。CK主要分布在心肌与骨骼肌中,当心肌受到损伤的时候,CK水平就会升高。而CK-MB作为一种肌酸激酶同工酶,也会在心肌受损时含量增大,是诊断心肌梗死的敏感指标[3]。Myo是一种结合蛋白,主要分布在心肌与骨骼肌当中,当心肌细胞膜完整性受到破坏的时候,就会导致Myo直接进入血液,从而含量增大,可作为诊断心肌梗死的重要标志物。cTnⅠ主要是以游离或者交合物的形式分布在心肌细胞胞质当中,一般不会存在于血液当中,当心肌受到损伤的时候,就会释放到血液当中,从而导致血液中cTnⅠ水平显著升高。经临床研究发现,相较于CK、CK-MB的传统检验指标而言,cTnⅠ的检验敏感度非常高,可超过90%,能够作为诊断心肌损伤的金标准,同时还可以对患者病情程度与预后进行判定[4]。本文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入院时、入院4h hs-CRP、CK、CK-MB、Myo、cTnⅠ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入院4h各指标水平均明显高于入院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结果与有关文献报道[5]十分接近,由此可以证实,生化检验在心肌梗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极高,有助于早期确诊病情,从而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参考。除此之外,在心肌梗死诊断中,随着患者病情的不断发展,上述指标水平呈上升趋势。

综上所述,在心肌梗死诊断中,生化检验应用价值非常高,值得临床借鉴推广。

猜你喜欢
生化入院心肌梗死
利用信息技术再造急诊入院管理流程*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的临床特征分析
从废纸篓里生化出的一节美术课
谁是半生化人
《生化结合治理白蚁》
《生化结合治理白蚁》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护理
中医药防治心肌梗死:思考与展望
替格瑞洛在老年心肌梗死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作用研究
入院计划概念框架系统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