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中央孔型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前房角的变化

2020-09-08 01:53马春霞李文静高晓唯
国际眼科杂志 2020年9期
关键词:鼻侧颞侧虹膜

马春霞,李文静,高晓唯

0引言

近些年随着电子产品的普及,高度近视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对于高度近视患者而言,角膜屈光手术受到了限制[1],而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implantable collamer lens,ICL)植入术打破了角膜屈光手术的限制,可以矫正到-18.00D,特别是-12.00D以上的高度近视[2]。随着ICL在设计、功能、材料等方面的不断改进,尤其是新型中央孔型后房型人工晶状体(ICL V4c)的诞生,通过中央孔引流房水,避免损伤自身虹膜的前提下降低了瞳孔阻滞引起的青光眼、白内障等并发症的发生,且具有更好的组织相容性。然而ICL V4c植入术是将有屈光度数的人工晶状体植入后房睫状沟,对眼前段的解剖结构产生一定影响,可能会因房角变小对房水引流产生影响,进一步引起眼压升高等一系列问题,故需要对房角等眼前节相关参数进行深入研究。本文应用高分辨率相干光断层扫描(Cirrus HD-OCT)观察ICL V4c植入术后前房角解剖结构的变化,以评价其安全性和稳定性。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前瞻性临床研究。选择2018-06/2019-01行ICL V4c植入术的患者150例300眼,其中男80例160眼,女70例140眼,年龄18~48岁。术前等效球镜度数-5.00~-18.00D。纳入标准:(1)屈光度数稳定2a以上;(2)角膜内皮细胞密度≥2 500个/mm2;(3)角膜透明;(4)眼压<21mmHg(1mmHg=0.113kPa);(5)术前对手术有合理的预期值且理解手术可能的并发症;(6)停戴软性角膜接触镜1wk以上,停戴硬性角膜接触镜4wk以上;(7)中央前房深度≥2.8mm。排除标准:(1)瞳孔直径>7.5mm;(2)合并其它眼部疾病;(3)瘢痕体质、全身胶原性疾病等患者。所有患者均知晓手术过程并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论证和批准。

1.2方法

1.2.1术前检查所有患者均于术前常规行裂隙灯显微镜眼前节及眼底检查、裸眼视力(uncorrected visual acuity,UCVA)、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眼压、睫状肌麻痹验光及主觉验光、角膜地形图、OQASTMⅡ检查、HD-OCT(黄斑、视盘、房角检查)、Orbscan、超声生物显微镜(UBM)、角膜内皮计数等检查。

1.2.2手术操作术前3d常规预防性抗生素盐酸左氧氟沙星眼药水点眼4次/d,3d。术前常规清洁术眼并用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充分散瞳,术眼用5g/L盐酸丙美卡因局部麻醉后常规消毒铺巾,冲洗结膜囊后沿角膜缘颞侧行角膜隧道切口,经角膜隧道切口缓慢将STAAR折叠式人工晶状体(ICL V4c)植入睫状沟,将黏弹剂由角膜隧道切口前方注入,调节人工晶状体至光学中心居中,若为散光型晶状体则调节轴位正确。吸出黏弹剂,水封密切口,术毕将抗生素眼膏涂至结膜囊。该组手术均由同一术者完成。

1.2.3前房角相关参数测量使用HD-OCT收集前房角相关参数,被检查者取坐位,下颌置于下颌托上,调整眼部位置,受检者可看到瞄准光的扫描方向,调整虹膜视口中可见的眼睛区域直到虹膜明确对焦,然后使用控件进行粗调移动颌托,直到角巩膜交界处出现在视野中为止,将扫描对准所需的角巩膜缘位置,进行扫描。首先检查每眼颞侧、鼻侧2个象限房角并拍照,各方位至少取3张清晰图像,每张图测量3次取平均值并记录用仪器自带图像分析软件测量房角相关参数;然后位于瞳孔区,对受检者每一眼进行3次测量取平均值。前房角结构参数包括:房角开放距离500(angle opening distance at points 500 microm,AOD500)、房角开放距离750(angle opening distance at points 750 microm,AOD750)、小梁虹膜面积500(trabecular-iris angle at points 500 microm,TISA500)、小梁虹膜面积750(trabecular-iris angle at points 750 microm,TISA7500)、巩膜距角度(scleral spur angle,SSA),见图1。所有检查均由同一检查者完成。

图1 HD-OCT房角扫描图 以巩膜突(A点)为顶点,其前500μm处小梁网上的一点(C点)、750μm处小梁网上的一点(E点),分别在A、C、E点垂直于角膜作一直线与虹膜相交(即B点、D点、F点)。AOD500:房角开放距离500,C和D之间的距离;AOD750:房角开放距离750,E和F之间的距离;TISA500:小梁虹膜面积500,经过A、C、D和B点形成闭合圈的各条边组成多边形的区域面积;TISA750:小梁虹膜面积750,经过A、C、D、B和C、E、F、D点形成闭合圈的各条边组成两个四边形的面积之和;SSA:巩膜距角度,由CAD形成的角度测量,即在CA线和AD线相交处测量的角度。

1.2.4术后用药及随访术后采用盐酸左氧氟沙星滴眼液点术眼1wk,4次/d;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点术眼4wk,第1wk 4次/d,其后每周递减1次;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4wk,1次/晚。术后定期检查患者屈光度(球镜度、柱镜度、等效球镜度数)、视力(UCVA、BCVA)、眼压,角膜地形图,并用HD-OCT检查相关房角参数等检查,同一检查均由同一操作者进行检查。

2结果

2.1视力和眼压及拱高变化术后1d,1、3、6mo,1a的UCVA(LogMAR视力)均优于术前UCV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各时间点的视力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术后各时间眼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d,患者有7眼眼压升高,经降眼压处理后恢复正常,术后3mo查眼压分别为17、18、13、14、16、15、17mmHg,其余未见眼压升高。术后拱高呈逐渐降低趋势,术后6mo,1a较术后1d,1、3mo拱高明显降低,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a拱高较术后6mo略降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ICL V4c植入前后视力、眼压及术后拱高的变化

2.2前房角变化

2.2.1房角开放距离500本研究结果显示,术后鼻侧、颞侧AOD500值较术前相比呈明显减小趋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08.256、102.68,均P<0.01),术后1d,1、3mo AOD500逐渐降低,两两比较均有差异(P<0.05),术后6mo,1a分别与术后1d,1mo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mo,1a的AOD500值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3,图2。

表2 ICL V4c植入前术后鼻侧前房角参数变化

表3 ICL V4c植入前术后颞侧前房角参数变化

图2 ICL V4c植入前后鼻侧、颞侧AOD500的变化。

2.2.2房角开放距离750本研究结果显示,术后鼻侧、颞侧的AOD750值较术前相比呈明显减小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12.342、548.47,均P<0.01),术后1d,1、3mo AOD750逐渐降低,两两比较均有差异(P<0.05),术后6mo,1a分别与术后1d,1mo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3、6mo,1a的AOD750值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3,图3。

图3 ICL V4c植入前后鼻侧、颞侧AOD750的变化。

2.2.3小梁虹膜面积500本研究结果显示,术后鼻侧、颞侧的TISA500值较术前相比呈明显减小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64.856、93.37,均P<0.01),术后1d,1、3mo TISA500逐渐降低,两两比较均有差异(P<0.05),术后6mo,1a分别与术后1d,1mo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mo,1a的TISA500值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3,图4。

图4 ICL V4c植入前后鼻侧、颞侧TISA500的变化。

2.2.4小梁虹膜面积750本研究结果显示,术后鼻侧、颞侧的TISA750值较术前相比呈明显减小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16.549、316.549,均P<0.01),术后1d,1、3mo TISA750逐渐降低,两两比较均有差异(P<0.05),术后6mo,1a分别与术后1d,1mo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mo,1a的TISA750值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3,图5。

图5 ICL V4c植入前后鼻侧、颞侧TISA750的变化。

2.2.5巩膜距角度本研究结果显示,术后鼻侧、颞侧的SSA值较术前相比呈明显减小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15.338、117.698,均P<0.01),术后1d,1、3mo SSA逐渐降低,两两比较均有差异(P<0.05),术后6mo,1a分别与术后1d, 1mo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mo,1a的SSA值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3,图6。

图6 ICL V4c植入前后鼻侧、颞侧SSA的变化。

3讨论

目前ICL植入术是目前矫正中高度近视的重要手段之一,相对于角膜屈光手术,以其良好的安全性、稳定及可逆性显示出了独特优势[3-5],它不切削自身角膜,同时保留了自身晶状体的调节性。尤其是最新一代ICL V4c的诞生,通过中央孔引流房水,解决了传统ICL术前需行虹膜周切术的缺点,减少了自身眼结构的损伤,已有大量研究证明ICL植入能有效地改善患者术后视力及视觉质量[6-7]。但是ICL植入眼内后,袢脚固定于后房睫状沟,难免与虹膜后表面进行接触,对虹膜产生机械性的前推作用[8],因此术前对房角结构的检查对于术后的安全性至关重要。本研究主要对ICL V4c植入术后患者的房角参数进行研究。目前可测量术后房角的常用设备有OCT、超声生物显微镜(UBM)及Pentacam眼前节分析系统。UBM检查较全面,但为接触性检查仪器,对于术后早期患者并不适用[9],Pentacam对于全周房角测量结果容易出现误差。本研究采用的HD-OCT是一种利用光学对眼组织进行横断面扫描的新型技术,具有更高的扫描速率和时间,可以有效地测量前房角开放程度及前房角病变成像,因其对组织可进行非接触性的、高分辨率的检测而被广泛应用[10]。

前房角作为评估发生青光眼危险因素及眼前节变化的重要依据,有研究报道称,ICL V4植入术后前房角变窄,术后随访1a的结果显示:术后前房角宽度>30°的手术眼平均为 55.8%,且小梁虹膜夹角在钟表位12∶00、3∶00、6∶00、9∶00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显示了一定的稳定性[11]。本研究以HD-OCT对ICL V4c植入术前后的前房角进行随访观察,发现AOD500、AOD750、TISA500、TISA750、SSA术后1d,1、3、6mo,1a各房角参数均较术前显著减小。朱浩斌等[12]用Pentacam眼前节分析系统测量3∶00、9∶00位的ACA大小,3∶00位ACA宽度术后4.3±3.2mo较术前减小36.54%,9∶00位ACA宽度术后ACA较术前减小36.74%,均较术前显著变小,与本研究结果相似。本研究结果显示无论颞侧,还是鼻侧术后AOD500、AOD750、TISA500、TISA750、SSA术后1d,1、3mo的各房角参数均显著下降,而在术后3mo后逐渐处于稳定。对于术后房角变化的稳定期各个研究报道不一:有研究[13]结果发现ICL V4c植入术后1mo出现明显的角度狭窄,在术后2a仍保持稳定;Eissa等[14]还描述了ICL V4c植入后房角由术前40.1°±5.5°至术后1mo降至25.3°±5.3°,术后18mo稳定。按照Shaffer分级[15]宽角大于20°,无潜在的房角关闭的可能;窄角小于20°,会发生房角关闭的风险,因此有研究建议术前前房角度小于30°作为ICL植入手术的禁忌证,前房角度大于40°作为手术适应证[12]。Fernndez-Vigo等[16]用OCT对27例54眼的ICL V4c植入术的患者观察2a发现鼻、颞、下象限小梁-虹膜夹角(trabecular-iris angle,TIA)变窄39%~41%,AOD500鼻、颞、下象限由术前813.4±237.6、845.1±305.4和836.2±36.4μm至术后1mo变为384.2±156.8、354.7±173.4、400.6±136.2μm,2a后为390.1±166.5、354.1±151.9、402±125.3μm,研究发现术后1mo房角明显变窄,2a房角变窄稳定。

ICL后表面到晶状体前囊前表面的距离称为晶状体的拱高,拱高是ICL植入术后影响视觉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拱高过低,人工晶状体与自身晶状体前囊接触、导致晶状体混浊的发生,拱高过高,可将虹膜前推,阻碍房水流出,而致眼压升高[17]。本研究对ICL V4c植入术后随访1a的研究结果发现,术后前6mo内拱高下降幅度明显,6mo后处于稳定状态,与Alfonso等[18]研究结果不同,可能与随访时间不同有关。而Kojima等[19]对植入ICL术后36眼的拱高变化发现,早期拱高越高,之后拱高减少越明显。影响拱高变化量的因素有瞳孔直径、白到白距离、ICL度数和ICL长度等因素,而拱高的变化对房角产生一定的影响。

本次研究中有7眼眼压升高,经降眼压处理后控制在正常范围,其余眼压均在正常范围内。术后早期(24h内)眼压升高多与黏弹剂残留有关,中远期的眼压升高多与房角变窄有关。我们研究发现,术后房角虽然较术前减小,但未见到房角关闭,眼压也在正常范围内,与术前眼压相比无明显变化,说明手术虽然改变了房角形态,但并未影响房水的循环。

综上所述,HD-OCT客观、快速、定量地评估房角结构,可以作为ICL植入术后随访的常规检查手段,而且可以多次重复测量。我们认为术后房角应该是变化的过程,而不是一个恒定的值。我们的研究结果提示ICL V4c植入术后各房角参数显著变小,本研究的不足之处在于术后随访时间较短,缺乏长期随访数据,远期预后仍然需要长期观察随访。

猜你喜欢
鼻侧颞侧虹膜
双眼虹膜劈裂症一例
基于轮廓匹配和多项式拟合的虹膜分割算法
单纯性近视患者鼻侧象限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与眼轴及屈光度的关系
不同透明角膜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对白内障患者眼表的影响
一种基于虹膜识别技术的车辆启动系统
翼状胬肉对眼角膜内皮质量的影响*
“刷眼”如何开启孩子回家之门
右下泪小点、泪小管重复畸形1例及文献复习
高度近视患者与中低度近视患者周边屈光度的比较研究△
Half-moon syndrome 1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