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台麦香天山下

2020-09-09 02:05王滨
黑龙江粮食 2020年3期
关键词:面粉优质小麦

□ 王滨 (特约撰稿人)

奇台县,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东北部,天山北麓,东北部与蒙古国接壤,西距乌鲁木齐市195公里。全县总面积1.93万平方公里,辖8镇7乡,有对蒙古国开放的国家级一类口岸--乌拉斯台口岸和全国唯一的塔塔尔族乡,境内驻有农六师奇台中心团场和北塔山牧场。这个历史上曾与哈密、乌鲁木齐、伊犁齐名,素有“金奇台”、“旱码头”之美誉的天山脚下的县城,凭借它清洁纯净的水质、大气、土壤和充足的光热等优越的自然条件,为小麦的安全生产创造了良好的生长环境,造就出高面筋含量、高蛋白质的优质小麦。

奇台县隶属昌吉回族自治州管辖,是新疆的农业大县,从西汉开始,奇台就是享誉塞外的米粮川。全县有宜农土地250万亩,可耕地200万亩,分上山丘陵旱作河灌区,中部戈壁井河混灌区和下部平原井灌区三个不同的耕作区域,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大麦、豆类、油料、蔬菜等,农作物品质好、产量高,良种覆盖率达到98%,先后被确定为全国优质大麦、小麦之乡,是国家级商品粮基地县和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标兵,自治区认证的绿色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县,还是北疆地区重要的面粉、麦芽、淀粉、蔬菜等优质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奇台县年均粮食产量7.8亿公斤,占昌吉自治州的1/2,新疆自治区的1/8。奇台盛产小麦,据考古记载,距今4000年以前,奇台就有了小麦栽培。境内拥有小麦种植面积120万亩,其中,绿色食品原料(小麦)标准化生产基地40万亩。出产的小麦不仅皮薄、肉厚、质白、颗粒饱满,而且含蛋白高、柔韧、出粉率高,前人有过评说:“午时花开,得阳气,面极黏濡柔软,色白而味甘,食之养人”。

奇台县是全疆最大的面粉加工基地,境内规模以上面粉企业16家,小麦年加工能力50万吨,年生产面粉40万吨,加工量占全疆1/3以上。“奇台面粉”的原料主要选自奇台优质冬小麦,其面筋含量达26-35%之间,面筋质和延伸度居于全国之首。加工企业通过全球先进的“零添加”制粉工艺,精细研磨,无需任何添加,加工出的面粉细腻筋道,富含营养,并保留阵阵麦香,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2011年12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批准对“奇台面粉”实施农产品地标志登记保护;2017年,“奇台面粉”成为国家级农产品地理标志示范样板,这也是新疆唯一、全国第一个面粉类国家级农产品地理标志示范样板。

优越的自然条件和生产条件

奇台县地处北纬43°25′—49°29′,这是世界公认的优质小麦生产气候带,与世界上生产最优质的硬红春麦的加拿大西部相似。在国家和新疆自治区制定的小麦种植区域中,将奇台县列为硬质白色冬春麦兼种区。

奇台县位于北疆温带荒漠带,具有明显的干旱大陆性气候特征:夏季炎热、冬季严寒、空气干燥、昼夜温差大、日照充足,年总日照时数为3078.8小时,年平均气温4.7℃,大于10℃的积温3112.9℃,无霜期155天,年总降水量为176毫米,蒸发量2160.2毫米。奇台一年中3-5月份平均温度5.9℃,此时正是小麦幼穗分化时期,10℃以下的温度延缓了幼穗的分化,延长了分化时间,小麦易形成大穗,这也是奇台小麦高产的主要原因之一。6月份奇台地区小麦进入灌浆期,而此时温度在20℃左右,充分满足了小麦灌浆与籽粒形成。5-8月份日照平均每天在10小时以上,最长可达14小时,长日照促进小麦光照阶段的发育,增加小麦干物质的积累,极大提高小麦的产量和品质。奇台地区昼夜温差为10-15℃,昼夜温差大可减少了小麦光合产物的消耗,促进蛋白质、氨基酸和麦胶蛋白的积累,提高小麦的品质。奇台地区降水主要集中在冬春两季,6-7月份雨水较少,此时正是小麦成熟期,稀少的雨水增加小麦籽粒的光泽度,提高小麦商品性。冬季平均气温-15.4℃,通常在12月上旬开始结冻至次年三月上旬解冻,全年封冻日数102天左右,冻土层深度30-50厘米,抑制了病虫害的积累,减轻农药的使用以及对环境的污染。因此,奇台比较适合种植有机小麦。奇台有流经境内的河流12条,自西向东均匀分布,形成了天然的灌溉体系。较大的有开垦河、中葛根河、碧流河、吉布河、达板河。奇台县河水年径流量为4.85亿立方米。奇台县属地表水资源量为3.96亿立方米,占总径流量的71%。现状综合引水率为70%,总引水量3.26亿立方米。奇台县有小型拦河水库三座,中型注入式山区水库一座。充足而纯洁的地表水灌溉,滋润着奇台富含多种营养物质的耕地土壤。奇台县自南至北土壤类型为黑钙土、栗钙土、宗钙土、灰漠土、沼泽土、草甸土和潮土。农区土层深厚,土壤经过长期耕种改良,土壤熟化程度高,结构疏松,通气性强,土壤保肥保水性能强,大部分耕地土壤肥力较高,土壤有机质不低于1.50%,全氮不低于0.07%,碱解氮平均为37毫克/千克,全磷含量为0.06-0.08%,pH值7-8之间,石灰和盐分含量较低,其中,土壤钾含量较高,有利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温凉的气候、充足的光照、纯净的水源、特殊的土壤条件,为籽粒饱满、营养丰富的奇台小麦创造了优良的生长环境,也为其优质高产打下良好的基础。

奇台县耕地资源丰富,人均耕地面积大,农业机械化程度高,小麦生产实现了全程机械化,有利于规模化生产,降低劳动生产成本,提高效益。广大农民具有生产优质高产小麦的丰富经验,对小麦生产有较高的积极性。奇台县种植小麦历史悠久,具有良好的种植传统。近几年,奇台通过一大批农业新技术、新成果的应用和组织实施科技入户,进一步推动了小麦优质、绿色、高产、高效技术的普及。同时,奇台县委、县政府全面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各项惠农政策,调动农民的种粮积极性,2018年奇台冬小麦播种面积首次超过春小麦面积,2019年优质强筋冬小麦占全县小麦总播种面积的近三分之二,再创历史新高。

打造优质小麦标准化生产基地

奇台县以深化粮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按照“稳定、绿色、多元”的改革思路,紧扣需求,优化小麦品种结构和区域布局,推进小麦标准化生产,大力发展有机和高品质小麦,提高优质小麦供给比例,助推小麦生产转型升级,提质增效。

加强优良品种的标准化选择和优质高产小麦新品种的引进、示范、推广,小麦品质进一步提高。小麦提质增效的源头在于优质的小麦品种,对此,奇台县结合实施国家农业部绿色高产创建项目、自治区小麦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试点等项目的实施,依托本县上山地区、戈壁河灌区和井灌区的光热水土资源条件,大力开展冬、春小麦优质强筋、中筋小麦品种的筛选试验,建立了良种良法综合配套的生产技术体系,科学合理的确定了全县强筋及有机小麦的种植,为促进优质小麦基地建设和产业化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技术条件。奇台县与自治区农科院开展技术合作,在奇台县的招标供种企业组织下,恢复、加强了小麦良种的繁育体系,并督促、指导种子企业完善种子精选、加工和包装流水线,形成了引进、繁育、推广一体化的良种繁育体系,使得奇台县良种精选加工率达100%,带动了全县小麦良种覆盖。奇台县各级政府高度重视优质小麦良种推广工作,组织有关科研和技术推广部门,加强了优质小麦、高产小麦新品种的引进推广。围绕优质专用面粉的开发生产,引进、示范、推广了新冬22号、新冬18号、新冬23号、新冬28号、新春17号、新春26号、新春37号、新春43号、新旱688等高产优质强筋、中强筋小麦新品种和新春15号、新春25号等高产中弱筋新品种,对新冬22号进行了提纯复壮和改良,建立了优质小麦“三圃田”良种繁育体系,全县小麦品种优良率达100%,优质率达50%以上。配套推广了冬春小麦绿色高产高效节水灌溉、精少量播种等技术,促进了良种、良法的配套应用,有效提高了小麦优势品种种植的质量效益。目前,奇台境内120万亩冬春小麦全部实现了小麦优势品种种植。

加强对弱筋小麦、中强筋小麦、强筋小麦等进行观察实验、品比实验,推进小麦高产、绿色基地建设,促奇台小麦提质增效。由于奇台小麦生长期长,灌浆充足,结成的籽粒饱满,小麦蛋白质含量高达15%,是典型的中强筋小麦,非常适于加工制作新疆传统主食拉面和馕。自治区农科院培育出的新冬22号出粉率高、筋度好,老百姓爱种,也是许多面粉加工企业的第一选择。奇台有关部门组织开展小麦高产、优质、高效栽培技术攻关。农业科研院所、技术推广和面粉加工“产、学、研”结合,开展了优质小麦产业化关键技术开发,为优质小麦产业发展储备了技术,使奇台县的优质小麦生产技术处于新疆自治区的先进水平。

提升质量安全水平。奇台县具有生产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的优越的自然环境,已有140万亩耕地通过了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认证。2005~2007年新疆自治区科技主管部门在奇台组织实施“绿色农业标准化技术体系研究和应用”,对优质专用小麦品种进行了绿色食品生产技术研究与集成;制定了小麦绿色食品生产技术规程和农药、肥料使用手册,开展了小麦绿色食品标准化生产技术示范,2008年40万亩小麦生产基地,通过了农业部绿色食品发展办公室绿色食品生产基地认证。

努力提升基地建设与管理水平。奇台县不断提升半截沟、碧流河、吉布库、东湾等5个乡镇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水平,争取项目资金415万元,做好3个物联网的管理,推进农业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同时加大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等项目的投入。奇台县提出创建“百万亩绿色小麦标准化原料基地”,优质小麦种植基地将实施“六统一”,即统一耕种、统一用种、统一管理、统一收割、统一收购、统一销售,力争把奇台打造成新疆最大的绿色小麦标准化基地县。目前,奇台县在已建成40万亩绿色食品原料小麦基地的基础上,按照“绿色奇台、绿色农业”的发展要求,再创建绿色食品原料小麦生产基地60万亩,实现绿色食品原料小麦基地全覆盖,同时再建设有机小麦基地1万亩,满足部分高端人士对健康产品的需求。下一步,奇台县将继续深化小麦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推进适合奇台县的中强筋小麦品种,狠抓小麦绿色、有机的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实现整县制的推进小麦的绿色、高产、高效创建。

小麦单产刷新全疆新纪录

2019年7月22日,奇台县冬小麦单产最高纪录产生,新冬22号和新品系“九圣禾D1508”亩产分别获得736.21公斤和806.77公斤,再次刷新新疆小麦单产最高纪录。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业农村厅邀请国家和区内专家组成专家组对奇台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等单位联合创建的小麦高产示范田进行田间实收产量验收。验收专家组在听取有关情况介绍的基础上,根据农业农村部《全国粮食高产创建测产验收办法(试行)》,经农业农村部专家实产验收,面积41.2亩的优质小麦品种“新冬22号”亩产736.21公斤,高于前不久在南疆泽普基地的731.3公斤高产纪录,创造新疆优质小麦单产最高纪录,冬小麦新品系“九圣禾D1508”亩产806.77公斤,也再次刷新新疆小麦单产最高纪录,并逐步与国内先进种植水平接轨。

紧扣市场的面粉加工体系建设

以市场为导向调结构,从源头上保障小麦的绿色有效供给,也让奇台县发展小麦精深加工业更有底气。借助奇台小麦的品质优势,奇台县紧盯市场需求,围绕专用化、主食化,实施农产品精深加工升级、龙头企业带动等有力措施,构建优质小麦产业体系。

抓好主食专用面粉开发,为优质小麦产业化发展增强动力。已具备年加工50万吨小麦生产规模的奇台县,以境内大型面粉加工企业为龙头,加强了面粉工艺技术创新、产品技术创新和市场开拓创新,并通过推介会、网络、电视、报纸等手段大力宣传创新产品。新疆天山面粉集团引进世界先进的磨粉设备和加工工艺,在奇台建立了日处理300吨专用面粉生产线,研发出了面包专用粉、新疆拉面专用粉、兰州牛肉面专用粉、饺子专用粉、馒头专用粉、天山雪花粉等高蛋白、营养强化、绿色食品系列专用面粉。

2019年,华麦新粮面粉公司在政策资金的鼓励扶持下,加强设备投入、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在生产过程中采用先进的色选、磁选等工艺,用优质的冬小麦研磨出高端面粉,其中,雪花粉是目前市场上的销售爆款。下一步该企业将系统规划面粉未来生产线,研发麦麸的减肥冲饮、麦胚的营养茶等更多的深加工产品,打造更具附加值的精品化产品,既提高企业的利润,同时带动当地的农户种植更优质的小麦。金都面粉公司开展专用面粉的研发工作,共研发成功打馕粉、牛肉面粉、烧麦粉、切面粉、饺子粉、馒头粉等7种专用粉。这三家企业使用“金古城”、“丝麦耘”、“帅奇”三种商标,形成11个产品投放市场,利润率较常规面粉产品高出10%以上。奇台县还将依托天山面粉、华麦新粮等企业,计划再新建一条日处理1000吨小麦的面粉生产线,积极开展荞麦粉、青稞粉、拉条子粉等专用面粉的研发工作,利用好“奇台面粉”品牌,加大区外市场开拓力度,力争区外市场销售量占到总量的60%以上。

大力发展馕产业,推进主食产业化。在自治区“旅游兴疆”战略以及“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战略实施大背景下,依托奇台优质小麦资源优势,扶持培育麦香来食品科技有限公司等规模化馕生产企业3家,建成标准化生产线一条,开发了主食馕、旅游馕、营养馕等产品21个,日产量达2万个。委托自治区农科院开展新疆地区特色馕品种数据调查,建立了馕品种基础数据库,形成了馕生产标准体系及产品质量评价体系,为自治区馕产业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积极培育具有奇台特色的凉皮、黄面、凉粉、蒸饼、糕点等特色美食加工,全县注册主食品加工的主体已达82家,奇台县美佳食品有限公司、韩氏食品厂各建成一条“三凉”食品加工生产线,丰裕农业服务专业合作社以连锁经营模式在江布拉克美食街、奇台县城、昌吉、乌鲁木齐已开办腰站子面馆4家,为奇台县主食产业规模化、高档次发展奠定了基础。

健全完善“奇台面粉”质量标准体系,加强品牌建设与管理。在前两年试点成果的基础上,今年继续与自治区农科院粮作所合作,在生产环节,对绿色、有机小麦的栽培技术规程进行了修订完善,在加工环节,修订完善了馕专用粉、拉面专用粉、馒头专用粉、全麦粉的质量标准,并统一纳入“奇台面粉”质量标准体系。品牌建设初见成效,优质小麦及面粉产品市场竞争力明显提高。“帅奇”牌面粉被评为自治区名牌产品,“天山”牌面粉被评为自治区名牌产品、中国名牌产品和新疆著名商标。切实强化“奇台面粉”地理标示品牌管理,授权符合标准的12家企业使用“奇台面粉”标志,全县获得绿色食品认证的产品达16个,审核待发证的7个,2019年又新申报34个,获得有机产品认证的8个。奇台面粉在中国追溯认证平台实现了可追溯。通过追溯,可以查询产品的生产批次、责任人等,从而提升面粉企业的生产管理水平。并且能够根据后台的大数据进行分析,实现了按量生产,节约了成本,为企业后期的经营决策提供有力的依据。用户使用微信,扫描面粉袋上的二维码,也可以查询产品的生产日期、生产批次、产检报告、生产企业信息。

面粉加工业已成为奇台县加工业的主导产业。县委县政府制定优惠政策,加强招商引资,促进小麦面粉加工业加快发展,且初具规模,基本实现了由小麦生产大县向面粉加工强县的转变。目前,日加工小麦100吨规模的面粉加工企业达到20余户,年加工小麦生产能力达到50万吨,面粉生产能力达到40万吨规模以上,面粉加工量达到全疆三分之一以上。面粉加工企业总产值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50%以上,在全县年产值4000万元以上工业企业中,面粉企业占据一半,成为加工企业的半壁江山。奇台面粉加工正在由加工普通面粉向加工高蛋白、营养强化、绿色食品转变。

“互联网+面粉”成为新疆电商样板

近年来,奇台县立足自身优势,抢抓机遇,把电子商务作为推动经济发展、产业转型升级的战略举措,在福州援疆的鼎力支持下,精准发力,使奇台县农村电商呈现蓬勃发展的态势。在品牌效应推动下,通过“线上线下”联动,带动县域企业完成线上销售1000万元以上、线下销售3000万元以上。在第三届中国-中东欧国家农业部长会议期间,奇台面粉代表中国优质农产品走出国门展销。

2017年10月1日,全国首家面粉类地标官方旗舰店-奇台面粉官方旗舰店正式上线运营,标志着奇台电商迈进了高速发展的快车道,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里,奇台特色产品渠道布局拓宽,网店多点开花,年内完成线上销售1850万元,带动企业线下销售突破4465万元。2018年10月23日,阿里巴巴集团主办主题为“千县万村服务兴农,创新生态链接未来”的“第四届中国县域电商大会大会”上,奇台县作为新疆县域电商发展典型的唯一代表,与甘肃省礼县、安徽省砀山县、福建省霞浦县和内蒙古敖汉旗5个电商发展特色县就“如何破解县域农产品上行”现场对话。2018年11月20日,在自治区扶贫办、商务厅和农业厅主办的 “‘中国田·新疆甜’新农扶贫计划暨新疆农产品精准扶贫发布会”上,奇台县作为全疆3个典型电商案例之一,进行了现场推介发言。2019年1月16日,在自治区商务厅、供销社、新疆果业集团与阿里巴巴集团联手启动新疆“兴农扶贫”项目大会上,奇台成为新疆首批“兴农扶贫官方服务站”县市。

下一步,奇台县将进一步拓宽销售渠道,构建“线上线下”联动销售网络,拓展奇台面粉官方旗舰店、奇台礼物特色产品官方店、机场专柜、大润发、福州东部办公区自动售卖机等线上线下渠道,形成线上推广与线下展示联动的销售网络。加大投入完善“互联网+”平台,用电子商务助推面粉加工企业发展,助力奇台小麦产业经济增长进入“快车道”。

“物华天宝丝绸路,人杰地灵金奇台”。奇台不断创优小麦质量,积极打造粮食高产示范基地和优质面粉加工集群高地,持续加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力度,让奇台小麦以高品质从田间走向餐桌。如今,在奇台这片美丽富饶的土地上,“种粮农民种好粮、收储企业收好粮、加工企业产好粮、消费者吃好粮”的良好局面正在形成,越来越多种粮农户和企业享受产业升级红利的同时,也让奇台小麦在更大的市场站稳脚跟、大放异彩。

猜你喜欢
面粉优质小麦
主产区小麦收购进度过七成
果桑优质轻简高效栽培技术
小麦春季化控要掌握关键技术
夏季管得好 酥梨更优质
孔令让的“小麦育种梦”
叶面施肥实现小麦亩增产83.8千克
蔬菜桑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面粉多少吨
浅谈如何优质开展“三会一课”
一把面粉揉出的“民俗图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