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弹簧瞬时问题根源提高学生物理核心素养

2020-09-10 07:22于庆霞
数理化解题研究·高中版 2020年6期
关键词:核心素养

于庆霞

摘 要:轻弹簧的瞬时问题是高中物理的一个重要的知识点,对大多数学生来说,也是难点.轻弹簧指的是质量不计的弹性体,它可以发生明显的拉伸或压缩形变,会对物体(沿弹簧方向)施以拉力或施以推力.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会直接告诉学生弹簧弹力瞬时不发生变化,绳的拉力瞬时发生变化.而学生如果简单的记结论,往往印象不深,或者不懂变通.《普通高中新课程标准(2017版)》明确,高中阶段要进一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着力发展学生核心素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培养主动性;引导思考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333(2020)16-0062-02

解析 此例题是比较简单的弹簧瞬时问题,剪断绳的瞬时,物体A和B没有移动,所它们中间的弹簧弹力不变.我们在讲解时,一般是直接告诉学生,细线被剪断的瞬间,弹簧的弹力不发生变化.球B受力不变,加速度为0.物体A受力为mg+kx,物体A的加速度等于2g.答案选C.

此时有的学生会有这样的疑问,为什么弹簧的弹力瞬时不变?这时,我们引导学生思考:弹簧弹力变化的根源是什么呢?.胡克定律告诉我们,F=kx,其中x为弹簧的形变量,即伸长或缩短的长度.弹簧的弹力瞬时不变只能是因为x瞬时不变,那为什么x瞬时不发生变化呢?《牛顿第二定律》F=ma具有瞬时性.这里的瞬时性指的是物体运动的加速度a与其所受的合外力F有一一对应关系,某一时刻的的合外力决定了这一时刻的加速度.某一时刻:物體合外力F≠0,物体的加速度a≠0;当合外力F改变时,物体的加速度a也立即发生对应的改变;当物体的合外力F=0时,物体的加速度a=0.由此可知,力和加速度是瞬时一一对应的关系,不需要时间的积累.在很短时间内t→0,我们可以认为a不发生变化,即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由位移公式x=12at2,位移的变化必须经过时间积累.即弹簧弹力F发生变化,需要形变量x变化,而x的变化必须经过时间的积累.所以细绳被剪断的瞬间,弹簧的形变还没有发生变化,弹簧的弹力不变.

在本例中,学生自己独立探究了弹簧问题产生的根源,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加深了,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又得到了锻炼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被调动了起来,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自然就提高了.

继续引导学生思考,还有哪些问题也可以用此模型.橡皮绳、弹性绳等在质量忽略不计时也有类似的特点,它们受力时所需发生的形变量大,需要的时间较长.这类模型在瞬时性问题的研究中,我们认为弹力是不变的.而像细铁丝、细线等,不发生明显的形变即可产生弹力,它们的弹力发生变化时,形变量几乎为0,变化过程历时可认为t→0.在研究物体的受力情况发生改变的瞬间,它们的形变可以突变.这些物体在质量忽略不计时我们称为刚性绳模型,如在例1中,AB之间变为细线,在剪断物体A上面的细线瞬间,AB间绳的拉力瞬时变化,AB一起以加速度g加速下落.

本例D选项中,a球斜向上的力突然消失,并不是因为弹簧的弹力瞬时发生变化,而是因为弹簧上端的拉力消失.

综上所述,弹簧的形变量x发生变化需要时间积累,所以,在瞬时问题中,弹簧的弹力不变.在例1中,弹簧的两端都有物体,两物体瞬时所受弹力不变;例2中,弹簧A只有下端有物体,虽然弹簧弹力不变,但下端物体所受弹簧拉力仍是0.

参考文献:

[1]卢长津.在探究式教学中提升学生物理核心素养[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17(8):14-15.

[2]盛建国.重视实验教学关注科技前沿指向核心素养——2017年苏州市中考物理试卷赏析与教学建议[J].中学教学参考,2017(23):38-40.

[责任编辑:李 璟]

猜你喜欢
核心素养
提升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实践
基于核心素养下的高中生物实验拓展式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
拓展语文外延 提升核心素养
思想教育视域下公民核心素养教育的研究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