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记者拍摄专题摄影时的创意探析

2020-09-10 07:22饶琦
摄影与摄像 2020年2期
关键词:表达技巧

饶琦

摘  要:在我国的报纸和杂志上,专题摄影的应用性越来越高,其表现也逐渐成熟。专题摄影的良好表现,使其逐渐成为主流表现形式,不仅对新闻摄影空间有拓展作用,同时也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新闻报道方式。从读者的角度来说,更加准确的了解事实真相和人物特点。当前,关于专题摄影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新闻报道摄影领域、后期图片编辑领域方面,有关于专题摄影创作和表现手法的研究非常少。本文主要针对专题摄影方式展开分析和研究,提出几点专题摄影的创意。

关键词:专题摄影;创作发展;表达技巧

中图分类号:J4024 文献标识码:A

专题摄影指的是,记者根据固定的主题概念,可以是事件、观念、想法、地点等,以文字表达和插入图片的方式进行新闻报道,通过大众媒体展现给读者。与其他摄影方式的不同在于,专题摄影凸显其人文和传播价值,不只是进行单纯的摄影作品输出,这也从一定程度上决定专题摄影稳定成熟的发展趋势。专题摄影的主要叙事方式是图片,其表达技巧本身有一定艺术性,也有它本身的艺术结构,所以,关于专题摄影创作手法、视觉语言的表达研究,对于专题摄影实践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1 专题摄影的特点

开始专题摄影之前,需要工作团队确定主题内容,后续的拍摄等一系列安排工作都会围绕主题内容进行。专题摄影和单张摄影的区别在于,形式表现上更加深入,也更加具体,同时具备时间和空间的延展性。单从摄影作品来说,其本身具有逻辑关系,比如在有些新闻事件中,图片之间是有联系的,且按照事件的发展过程和规律进行拍摄,此外也有可能是图片之间存在因果关系,本身存在时间联系与空间联系[1]。专题摄影的拍摄涉及到多个环节和内容,不仅仅是摄影记者个人的工作内容,若想呈现在读者面前好的作品,还需要与平面設计师、文字记者以及图片编辑人员共同商讨,如何完善处理拍摄和后期编辑工作。专题摄影本身就是摄影和文字表达的一种结合,通过照片组的组合排列来共同反映一个事件,挖掘内在事件的关联和隐含的深刻意义,起到帮助人们解决实际问题、唤起人们对某种群体关注等作用。

2 专题摄影拍摄存在的问题

当前,拍摄专题摄影的过程中,摄影记者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受到摄影记者猎奇心理的影响,题材选择不趋于大众化,而是选择社会边缘人物和容易忽略的社会群体。题材的选择上比较单一,没有共性,此外,拍摄的角度不新鲜也是其中一大问题,因此直接导致拍摄的内容没有趣味性,不能够将社会生活真正反映出来,无法让读者体会到专题拍摄的意义和价值[2]。而摄影记者自身缺乏洞察社会平凡人物的能力,没有将自己的想象力充分发挥出来,导致在工作中缺少独立思考的能力,经常为了完成工作任务而进行内容拍摄,很容易随波逐流,人云亦云。如果为了突出利益群体而进行专题拍摄,缺乏对周围事物和人的观察与思考,导致作品缺少内涵[3]。

其二,没有选择好一个切入点便匆忙进行拍摄。摄影记者对于大量的事件背景材料、相关人物资料等都没有进行充足的调查研究。在没有做好前期准备的情况下进行专题拍摄,拍摄的过程中会变得手忙脚乱,拍摄主体不突出,因此拍摄成果缺乏内涵,没有体现出主题和拍摄的意义。在进行前期的准备过程中,尤其是拍摄角度的选择时,要多角度进行选择,挖掘事件本身的新闻价值和值得关注的点进行拍摄,拍摄出的作品才是大众喜闻乐见的[4]。

其三,拍摄影像景别趋于单一。这也是比较重要的一个问题,很多摄影记者会存在这样的问题。通常情况下,作品拍摄的过程中会运用广角镜头,在一个位置上保持不动,同时保持一定的距离,进行单调乏味的拍摄。因此在利用摄影设备进行拍摄的过程中无法借助现场光线从多个角度和方位进行技巧性拍摄,来完成自己的作品。在很多摄影作品中,构图拍摄采用中景拍摄的方式居多,这样就会直接导致专题拍摄的内容使人产生视觉疲劳感。多角度的拍摄是专题摄影所必须的,不同的角度拍摄会给读者完全不同的视觉和感官体验,例如全景、近景、远景、特写等角度拍摄。但往往很多摄影记者缺少拍摄技巧,不能熟练的运用设备进行拍摄[5]。

3 专题摄影拍摄的创意

3.1 选取突出新闻专题的结构

在进行专题摄影时,围绕一个主题,通过平行结构展现具体事物在不同阶段所呈现出的面貌,带给读者的感觉是不完整的。所以,在拍摄过程中,要在平行结构中找到一种情感或情绪贯穿始终。比如,2020年4月6日下午4时许,载有131名援助湖北医疗队员的专机降落于济南遥墙机场,机场用“水门礼”欢迎援鄂勇士回家。至此山东省派往湖北执行援助任务的12批医疗队员已经全部返回。拍摄这一专题内容时,摄影记者可以拍摄医疗队在不同时间勇于斗争的精神,围绕斗争精神来提炼拍摄感情[6]。

在拍摄过程中,要围绕拍摄主题尽可能的展现核心与内涵,描绘事物的过程中运用多个角度,展现多个轮廓。按照事件逻辑顺序进行内容拍摄的过程中,摄影记者可以按照整个事件的发生、发展、高潮和结尾进行描述,需要记者长期跟踪和报道事件的发展过程。

3.2 适合表现新闻专题的时空规律

专题摄影在时间的变化和发展下更具有历史性意义,同时空间环境的改变也展现出事件主体的全部面貌。成功的新闻专题摄影作品,要充分体现出时间和空间的跨度,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华盛顿时报》任职的39岁的洛伦佐·图格诺利通过在也门拍摄的一些照片获2019年度普利策专题摄影奖。从照片上可以看出,这些照片的地点并非是固定不变的,而时间的跨度也有一年的时间。其中有十分瘦弱的婴儿和疲惫不堪的武装人员,两者交替产生出巨大的冲击力[7]。从下面这组抗击新冠疫情的照片也能够看出其中的时空规律。

从这组照片能够看到被隔离的人生活的状态,感受到疫情之下人们的艰辛,同时也从能从照片角度上感受到摄影记者在拍摄时带着深深的敬意。

3.3 适合表现新闻专题的景别

在新闻专题摄影时,根据编辑工作者的要求,拍摄中要拍摄八个角度的照片。通常情况下,全景运用广角镜头展现出事物的全部面貌,而中景则展现人的基本活动,近景负责拍摄专题中的一个要素,比如脸部和手部的特写。肖像是人物处于感情高潮的面部特写;关系照片表现人物之间的交流;专题中具有决定性的瞬间称为典型瞬间。过程照片拍摄运动发展过程,以结论性照片作为结尾。在这种工作框架要求之下,专题摄影的基本内容完成,但却不能让作品更加优秀[8]。

摄影中展现的内容和角度多并不意味着多品有多好,只是拍摄工作比较全面而已。专题摄影想要达到创意构思的角度,便需要具备两个方面:专题摄影是由多角度、多时空构成,但在进行主题筛选的时候,需要在同类中找到鲜明的主题,围绕主题内容删减和取材,让读者可以鲜明的看到主題,对作品产生一个具化的印象。展现照片多样化的同时也要突出表达的重心,找到切入点来反应事物的变化趋势,这种方式能够更利于情感的表达。目前我国的大部分专题摄影内容为弘扬社会主义价值观和正能量,这可以看作是一个大的主题。此外,在拍摄过程中,摄影记者要全身心的投入其中,同时还要融入自己的感情,时间与精力也是工作中所必备的,如此才能够拍摄出好的作品。

4 结语

综上所述,专题摄影的价值无法估量,一定程度上拓展了摄影的表现空间,带给读者全新的视觉和感官体验。不同类型的照片组合中,受到电影剪辑手法的启发,在图片的组合上让故事情节更突出,让读者产生蒙太奇的巧妙构思。因此,摄影记者在专题拍摄过程中要注重创意构思,为大众提供深入、具体、客观的新闻事件报道。

参考文献:

[1]张宗鹭.怎样用照片讲好一个故事——《中国海洋石油报》专题摄影的叙事结构分析[J].中国记者,2018(8):125-127.

[2]汤序民.新闻摄影专题浅议[J].青年记者,2020(5):44-45.

[3]宋为伟.用心、用情记录“小人物”们的2019年——“工厂小人物”系列摄影专题回顾与展望[J].中国记

[3]者,2020(1):80-81.

[4]孔庆东,王一雯.浅谈专题新闻摄影角度的创新[J].赤子,2019(24):281.

[5]徐缅邦.电视新闻摄影与专题摄影的区别[J].传媒论坛,2019,2(4):103,105.

[6]张恒玺.专题摄影的故事性研究[J].新闻研究导刊,2018,9(20):28-29.

[7]毋苏杰.关于对民俗摄影专题创作的思考[J].当代旅游,2018(19):272.

[8]巴义尔.《专题摄影十法》[J].中国摄影家,2018,000(006):19.

猜你喜欢
表达技巧
学之有味,行之有效
阐述小学六年级数学解决问题的教学对策
职业能力大赛视角下辅导员有声语言表达技巧探析
感悟平淡中生命的精彩
科普辅导员的言语沟通艺术
高考古诗词表达技巧考向分析及答题误区纠偏
把作文教学的根深扎进阅读教学的沃土
专题摄影表达技巧探析
标新立异二月花,含英咀华咏诗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