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团体操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影响

2020-09-10 07:22童申
红豆教育 2020年10期
关键词:文化建设高校影响

【摘要】随着团体操的不断发展,团体操作为一种表演模式已被大众熟知,校园内团体操项目也逐渐被普及和接受。目前,高校团体操的发展对高校校园产生了潜移默化的文化影响,本文通过对团体操内涵及发展过程的简析,论述团体操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影响及产生的社会价值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高校;团体操;文化建设;影响

一、引言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民众日常生活的娱乐形式也在不断丰富,精神文化世界也在不断升华。国家面对体育事业向大国迈进的过程中对全民健身的要求也在不断加强,随着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国家对高校在校生的体育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已经成为常态。

随着体育事业的发展,国家对体育教育事业也在不断改革,通过对体育教育的重视,以艺术与体育相结合的团体操呈现了一种新的体育形式,带动了体育教育事业的发展,也在校园高校中频繁出现,传统的团体操发展也在不断更新换代,团体操作为艺术的表现形式给高校校园带来了不同的文化体验,也不断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在不断地发展过程中团体操的发展展现了自己的魅力与特点,在不断地丰富自我与完善自我的过程中渐趋成熟,在呈现不同的艺术形式时继承了传统优秀的文化,反映了民众的社会精神面貌。校园团体操在发展初期仅以大型演出为表演形式出场,以丰富全校师生日常生活为目的。本文通过对团体操的内涵及发展可行性分析,深入讨论团体操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深刻影响,从而对当前高校校园文化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指导性建议,并讨论其对高校体育事业的重要意义。

二、简析团体操的内涵及编排模式发展演变过程

(一)团体操的内涵及编排模式

通过集体依次性或一致性组成特定图案是团体操的内涵,是团体操区别于其它运动项目及舞蹈、文艺表演的典型特征。团体操是一项融体育与艺术于一体的综合类的集体文体表演项目,主要的表现形式是体操,同时兼有体育、文艺形式、动作造型、队形图案和艺术装饰[1];对表演人数没有限制,规模少至几十人,多达成千上万人,在大型的场馆中进行表演堪称广场体育艺术。[2]团体操类型多样,要求动作一致性和肢体的协调性,由零散到系统。团体操强调动作的依次性,团体操的价值所在在于其团体操任务的递进,在不断地团体操任务完成以后实现其内在价值,完成团体操的表演。

团体操的创造编排在现代高校校园体育事业教育发展过程中已经成为常态,在由零散到系统、单一到复杂的编排过程中,实现体操编排的多样化和科学性。目前我国高校传统的团体操编排主要以健美操表演和啦啦队为主,以体操、音乐、舞蹈为一体的系统性动作,简单易学,动作简单,有着较强的韵律感和节奏感,受到广大学生的喜爱,编排的方式大多数由在校老师和专业体育团队编排而成,对创造流程和教师团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合作过程中让教师获得了提高编排的能力技巧,同时在不断发展合作过程中给予教师更多的发展空间,减轻教师压力,给予教师更多的额外时间,提高了编排效率。[3]在编排过程中注重学生和教师的感官,不断收集公众意见,在不断完善过程中促进团体操在高校校园教育事业的持续发展,同时获得领导和高校的支持,给予团体操发展的活力与内生动力,给予团体操的编排以更多的提升空间。我国目前高校的团体操发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但发展起步慢、综合能力并不强硬,专业教师的编排能力缺乏主动性,高校组织专业的编排团队,提高编排技巧与能力,提升学生的积极性与自主参与度,是目前高校体育教育在团体操发展方向上的重中之重。

(二)团体操的发展演变过程

我国团体操的发展具有悠久的历史,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初始期的团体操发展受众小,规模不大,内容也较为简单,对于团体操的要求并不高,大型的团体操发展在建国以后渐趋盛行,现代团体操发展已经渐趋成熟并在不断发展与完善之中,规模的发展也越来越大,内容与形式已渐趋不同,题材广泛,在发展过程中汲取了传统优秀的文化内涵,展现了自己的独特魅力,将团体操的发展推向了新的高潮,突出了团体操的文化精髓。

三、高校校园开展团体操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团体操在校园发展中主要以表演形式的方式被在校学生熟知,在校园学生发展过程中以其独有的精神文化魅力展现出传统文化中优秀的一面,也将校园体育事业推向新的高潮,展现了一个学校的体育文化素养和人文关怀。

(一)必要性分析

1.团体操可以活跃校园氛围,丰富高校师生的日常学习生活

团体操在当代校园大多作为表演形式,较少的作为体育项目,作为表演形式出现活跃校园氛围,给予高校大学生注入更多的校园活力,在校运会上展现斗志昂扬的一面,吸引在校学生和高校教师,展现高校拥有的活力,在不断的激励中给予大学生重逢向前的勇气,在紧张的学习生活中给予更多的信心与鼓励,丰富高校师生的日常生活。

2.团体操以丰富的内容与形式传输给学生,具有精神文明的培育作用

团体操在不断发展过程中继承传统优秀文化的精髓的同时又紧跟时代的步伐不断地丰富内容与形式传达出不一样的精神理念,表达不一样的精神感受,在德育以及美德培养方面给学生境界的净化作用,在每一次团体操发展过程中传达的美感,融入美的理念与思想,让学生沉浸在美的感受中,给予美的冲击,激发学生对美的观察与感受,在体操训练过程中注重精神团结与行为的一致,互相鼓励與帮助,增强了学生不怕吃苦不怕累的抗压能力,明白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互相帮助,不断进取拼搏,具有精神文明的培育作用。[4]

3.团体操动作一致性和一次性的难度要求锻炼了学生的意志力和体质

团体操力求动作的精准与完美,对美的追求追求精益求精受到条件的限制,当前对团体操的要求更严格,对学生的意志力也是一种考验,在不断发展过程中,动作也渐趋复杂,对学生的身体素质和体能都是考验,如何在短期内排解压力,顺利实现团体操任务的完成对学生也是一种挑战,其高难度的动作和要求在无形中锻炼了学生的意志力和体能,符合对培养合格的德智体美劳学生的要求。

(二)可行性分析

1.国家体育教育事业的重视

自国家对高校体育事业加大改革力度之后对高校体育教育事业愈加重视,加大了对体育方面的投入,在不断发展过程中给予了更多的硬件条件,在国家体育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过程中,团体操的发展將更有拓展的空间。

2.高校学生高涨的学习热情

高校学生面对单一的教学生活,通过团体娱乐活动调动了大家的积极性,在活动过程中参与实践,给予学生更多的发展空间和实践经验,提供了一条增长见识,扩展视野的新通道。

四、浅析团体操对校园产生的文化内涵及文化价值与意义

(一)文化内涵与文化价值

1.历史文化起源

团体操起源于我国唐宋时代的说法见于陕西出版的《世界体育》,文中论述“团体操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1300年前的唐宋时代。那时候表演者穿着专门设计的舞衣,在音乐的伴奏下进行组字、队形变化和舞蹈表演,人们称它‘字舞’和‘花舞’”。我们认为“字舞”、“花舞”是现代团体操表演中队形造型的雏形,但本质上任然属于舞蹈表演的范畴。随着体育运动的不断发展和改革,“字舞”从以歌舞表演为主演变为以徒手或器械体操为主,成为庆祝大型体育比赛开幕的重要节目。

2.精神文化内涵与价值

校园开展团体操训练,对精神世界的塑造与人格的培养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丰富的校园生活中学生对知识的学习有利于丰富精神世界,开展的团体操表演有利于拓展学生的文化知识,同时对训练者产生较强的精神文化洗礼,让学生感受到传统优秀文化的魅力之所在,对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的价值引领作用。

(二)文化意义

在校园开展团体操活动有利于推进校园文化深入师生生活,通过对团体操的编排以及文化融合传达出的文化内涵有利于学生更好的感受到美的内涵,对于传播良好的校园风气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它有利于在全校成员中培育和树立共同的理想和目标,增强事业心和责任感,极大地激发出积极性、创造性,从而对学校建设做出积极的贡献。

结语:

开展校园团体操有利于提高当代大学生的心理与身体素质,现行国家政策的支持下也为团体操的发展提供了先行的条件,也更有利于团体操在未来校园当中继续发展创造。新时代下团体操内在的文化价值引领着受众群体的思想和行为,对新时代高校学生具有思想道德的熏陶,在校园发展中将具有更大的发展潜能。团体操既是一项集体性的文体活动,又是一种多元文化的结晶体。团体操的发展对校园文化建设产生了不可估量的价值,对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起到了积极作用,开展校园团体操将有利于高校体育教育事业的长足发展。

参考文献:

[1]朱立志,杨东伟.团体操的发展演变及其遇到的问题[J].现代交际:下半月,2012

[2]窦晓敏.从视觉艺术论我国团体操的发展[R].西安体育学院,2012

[3]董国荣.民族体育文化跨境交融对中缅边境地区和谐发展的研究[R].云南师范大学,2018

[4]陈国强.提高工作能力适应企业发展[N].淄博日报,2011

作者简介:童申(1992-),女,汉族,安徽巢湖人,助教,硕士研究生,单位:江苏护理职业学院,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

基金项目:2019年度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专题项目:高职院校以团体操为载体发挥文化育人功能的路径研究(编号:2019SJB708)。

(江苏护理职业学院 江苏省淮安市 223008)

猜你喜欢
文化建设高校影响
这是一份不受影响的骨子里直白的表达书
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及其现实意义
加强基层文化建设满足群众文化生活需求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如何搞好期末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