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肤润及安普贴在护理人员鼻面部压力性损伤预防中的应用

2020-09-12 02:59曹程秀张佳男王可可
护理研究 2020年16期
关键词:防护用品护目镜医用

夏 杰,段 霞,曹程秀,张佳男,于 婵,王可可

(1.上海建桥学院,上海201306;2.同济大学医学院;3.同济大学附属第一妇婴保健院;4.上海普陀区人民医院;5.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

我国出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病人后,国家卫生健康委于2020 年1 月26 日发布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中常见医用防护用品使用范围指引(试行)》,指出在发热门诊、隔离留观病区(房)、隔离病区(房)和隔离重症监护病区(房)等区域,应使用医用防护口罩、护目镜、防护面罩/防护面屏、隔离衣、防护服、乳胶检查手套等个人防护用品[1]。一线护理人员长时间佩戴医用防护口罩、护目镜、防护面罩,易造成鼻面部、额部的压力性损伤。2016 年,美国压疮咨询委员会(National Pressure Ulcer Advisory Panel,NPUAP)将压疮定义为压力性损伤,并将医疗器械相关性压力性损伤(medical device-related pressure injuries,MDRPI)纳入了压力性损伤的范围。MDRPI 是指由于使用用于诊断或治疗的医疗器械而导致的压力性损伤,损伤部位形状通常与医疗器械形状一致[2],其发生原因是器械或用于固定器械的固定物对皮肤产生的持续压力[3]。医务人员佩戴防护用品所造成的压力性损伤,实际上是MDRPI 的一种。有研究显示,正常皮肤的毛 细 血 管 压 为20 mmHg(1 mmHg=0.133 kPa),70 mmHg 的压力持续2 h 就可能引起不可逆的细胞变化[4]。因此,护理人员在做好隔离防护的同时,如何更好地保护自己,预防鼻面部压力性损伤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我科在工作中采用赛肤润配合安普贴进行局部皮肤保护,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20 年1 月—2020 年3 月在发热门诊、隔离病房和隔离重症监护病房工作的护理人员共97 人。纳入标准:首次参加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工作;使用医用防护口罩、护目镜、防护服进行防护;使用隔离防护用品前鼻面部皮肤完整;每日使用隔离防护用品时间≥6 h,且持续时间≥7 d。排除标准:对赛肤润、安普贴过敏者;水肿、糖尿病、皮肤病者。对符合标准的护理人员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8 人,男8 人,女40 人;年龄24~43(34.76±3.51)岁;每日佩戴隔离防护用品时间为(9.43±1.36)h。对照组49 人,男7 人,女42 人;年龄25~45(35.18±4.25)岁;每日佩戴隔离防护用品时间为(9.25±1.64)h。两组性别、年龄、每日佩戴隔离防护用品时间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两组护理人员在使用隔离防护用品前均对鼻面部皮肤进行清洁,保持干燥。对照组按照标准要求穿戴个人隔离防护用品,并保证医用防护口罩、护目镜的头带松紧度适宜。观察组将赛肤润喷于鼻面部、额部等易受压部位,轻轻按摩1~2 min,待干;根据面部轮廓裁剪安普贴,采用无张力粘贴方法贴于鼻面部、额部等易受压部位,每班更换1 次。

1.3 判断指标

1.3.1 压力性损伤 参照2016 年美国国家压疮咨询委员会指南的定义和分期标准[5]判断。1 期:指压不变白红斑,皮肤完整;2 期:部分皮层缺失伴真皮层暴露;3 期:全层皮肤缺失;4 期:全层皮肤和组织缺失。于第7 天,两组护理人员取下隔离防护用品时,由经过统一培训的专人进行评估并记录。

1.3.2 皮肤舒适度 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测评护理人员对舒适度的感知。将10 cm 长的直线平均分为10 等份,从左到右依次标明数字0~10,依次计0~10 分。0 分一端为“最舒适”,10 分一端为“最不适”。于第7 天,两组护理人员取下隔离防护用品后当场填写评分。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5.0 软件进行χ2检验、秩和检验、t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人员鼻面部压力性损伤发生率及严重程度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护理人员压力性损伤发生率及严重程度比较

2.2 两组护理人员皮肤舒适度评分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护理人员皮肤舒适度评分比较(x±s) 单位:分

3 讨论

研究表明,MDRPI 所带来的医源性伤害发生率呈上升趋势,并引起国内外研究者的重视[6],但尚未形成MDRPI 相关护理规范,缺少相应管理流程,未将其纳入常规压力性损伤评估、记录中,并且缺少持续的质量监控[7]。已有学者建议开展相关设计严谨的科学原始研究,为MDRPI 预防与管理提供更多高质量的证据[8]。本研究中对照组MDRPI 发生率为38.78%,高于Barakat-Johnson 等[9-11]报 道 的 住 院 病 人MDRPI 发生率(0.25%~27.9%)。目前,国内外对医务人员发生MDPRI 缺乏足够的关注度,对医务人员MDRPI 的发生率及预防和管理现状也鲜有报道。随着传染病防控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处于一线的护理人员因长时间佩戴隔离防护用品导致鼻面部、额部等重点部位的压力性损伤应该得到足够的重视,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

压力性损伤形成的外在因素包括压力、摩擦力、剪切力、潮湿等。为了防止松脱,医疗器械通常会牢靠固定,增加了作用于局部皮肤上的压力。医疗器械长期置于皮肤表面,局部皮肤温湿度随之增加,严重者甚至导致局部浸渍及酸碱度改变,进而削弱皮肤的屏障功能[12]。相关研究指出,即使选择合适类型的医疗器具,也可能存在体液循环不畅及第三间隙增大而形成水肿的风险[13]。工作在传染病防控一线的护理人员,佩戴医用防护口罩、护目镜时需要完全与面部贴合,紧密固定,每个班次可达8 h[14],中间不更换防护用品,对局部皮肤压迫时间长,是导致压力性损伤的主要原因。医用防护口罩、护目镜的头带易上下滑动,产生摩擦力,作用于上皮组织,能去除外层的保护性角化皮肤,增加对压力性损伤的易感性。防护用品在面部叠加,防护服的透气性差,加之工作过程中呼气和汗液的影响,使局部皮肤长期处于潮湿环境,增加压力性损伤发生的概率。由于鼻部皮下组织较少,皮肤菲薄,加之其处于骨隆突处,成为压力性损伤高发部位[15]。额面部因缺乏脂肪组织和结缔组织保护,易发生压力性损伤。此外,一线护理人员工作负荷大,存在焦虑、恐惧等心理应激反应[16],也会使机体抵抗力降低,从而对压力性损伤的发生产生一定影响。

应用敷料保护局部受压皮肤是预防压疮必不可少的手段之一[16]。预防MDRPI 推荐使用敷料保护风险皮肤区域(如鼻梁)。本研究中,赛肤润与安普贴两者联合使用,有效降低了护理人员鼻面部压力性损伤的发生率和损伤的严重程度。赛肤润是一款液体敷料,含有亚油酸、亚麻酸、维生素E 和增味剂大茴香,其主要成分亚油酸、亚麻酸是维持皮肤完整性所必需的脂肪酸,可以在皮肤表面形成脂质保护膜,覆盖保护皮肤,防止汗液、分泌物等对皮肤的浸渍,保持皮肤一定的湿度使表皮水分不易流失,可增强皮肤抵抗力[17]。同时这些成分还能增强受压处皮肤的耐摩擦力,缓解由于压力、浸渍、摩擦力引起的症状[18],并能促进受压皮肤修复[19]。安普贴是水胶体敷料,由聚氨酯背衬与水胶黏性物质组成,具有防水透气、表面光滑的特点,可减少皮肤表面的摩擦力和剪切力,主要成分是羧甲基纤维素钠,可在局部形成低氧张力,促进微循环,改善组织缺血、缺氧[20],能够吸收液体,形成凝胶,促进损伤部位的上皮细胞爬行,加快组织的修复[21]。使用时应根据面部接触面的大小裁剪安普贴,将其贴在鼻面部、额部,避免医用防护口罩、护目镜与潮湿的皮肤直接接触,减轻机械性压迫。本研究结果显示,采用赛肤润配合安普贴局部皮肤护理,提高了护理人员的皮肤舒适度。分析原因可能是:使用安普贴时采用无张力粘贴方法,敷料与皮肤间不存在任何张力,有利于敷料与皮肤更牢固地结合,使皮肤处于最贴近自然的状态;安普贴接触皮肤后可以维持湿性环境,从温度、湿度、pH 值等方面防止神经末梢坏死和外露,缓解皮肤表面张力,减轻疼痛[22];由于水性敷料的凝胶状态,在去除敷料时不易损伤皮肤,从而减轻了不适感,利于护理人员以更好的状态投入工作中。

综上所述,护理人员采用赛肤润配合安普贴保护鼻面部、额部皮肤,使局部压力性损伤发生率和严重程度明显降低,使用方法简单,操作便捷,在保证防护效果的同时提高了舒适度。由于时间的限制,本研究未比较不同敷料间的效果差异,在以后的研究及工作中应进一步关注不同敷料间的效果差异。

猜你喜欢
防护用品护目镜医用
护目镜
基于使用个人防护用品和自动曝光控制降低CT检查中受检者辐射剂量的研究
浅析生产作业个体防护用品装备及其市场发展
《工作场所粉尘危害防控检查要点
——工会参与尘肺病预防实用指南》—— 检查要点20 为劳动者提供适宜的个人防护用品,并确保正确使用和良好维护(连载六)
显示护目镜裂纹故障分析及改进
平视显示护目镜
75%医用酒精
75%医用酒精
你是谁
关于医学院校医用英语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