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基因突变危险因素分析*

2020-09-13 12:52熊林楷黄小华杨根辉肖辉徐炎良陈颖兰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0年10期
关键词:吸烟史基因突变肺癌

熊林楷 黄小华 杨根辉 肖辉 徐炎良 陈颖兰

(1 江西省肿瘤医院 南昌330029;2 江西省遂川县人民医院 遂川343900;3 江西省黎川县人民医院 黎川344600;4 江西省德安县人民医院 德安330400)

根据病理类型,肺癌可以分为小细胞肺癌(SCLC)和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两类,其中NSCLC 约占所有肺癌患者的80%。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靶向治疗NSCLC 已成为当前医学研究的热点,并取得了长足的进展。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是ErbB 家族成员之一,是目前临床研究最多的NSCLC 治疗靶点,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亦成为了NSCLC 最常用的靶向治疗药物[1~2]。本研究旨在探讨NSCLC 患者EGFR 基因突变的危险因素。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 年1 月~2020 年3 月江西省肿瘤医院收治的111 例NSCLC 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上述研究对象包括男54 例,女57 例,年龄28~86 岁,平均(60.8±10.3)岁。根据EGFR 突变结果将其分为突变组(76 例)与非突变组(35 例)。

1.2 入组标准 (1)纳入标准:经病理检查确诊为NSCLC;既往无肺癌治疗史;TNM 分期可评估。(2)排除标准:临床资料收集不全;合并其他恶性肿瘤。

1.3 研究方法 收集研究对象15 项临床资料指标,采用单因素分析法、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法进行分析。

1.4 观察指标 15 项临床资料指标包括性别、年龄、T 分期、N 分期、M 分期、病理组织学分类、并发脑转移、并发骨转移、并发其他脏器转移、体力状况ECOG PS 评分,血清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蛋白19 片段抗原21-1(Cyfra 21-1)、糖链抗原15-3(CA15-3)、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吸烟史。(1)临床分期、T 分期、N 分期、M 分期参考国际癌症控制联盟(The Union for International Cancer Control,UICC)在2017 年颁布的肺癌TNM 分期标准(第8版)判定。(2)ECOG PS 评分标准:活动能力完全正常,与起病前活动能力无任何差异为0 分;能自由走动、从事轻体力活动,包括一般家务或办公室工作,但不能从事较重的体力活动为1 分;能自由走动及生活自理,但已丧失工作能力,日间不少于一半时间可以起床活动为2 分;生活仅能部分自理,日间一半以上时间卧床或坐轮椅为3 分;卧床不起,生活不能自理为4 分;死亡为5 分[3]。(3)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采集研究对象静脉血4~5 ml,以转速3 000 rpm离心分离血清,取血清进行检测,检测方法均为化学发光法。(4)吸烟史判断标准如下:计算研究对象的吸烟指数,吸烟指数=每天吸烟支数×吸烟年数,吸烟指数≥100 为有吸烟史,<100 为无吸烟史[4]。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3.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正态分布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偏态分布计量资料采用中位数(第1 四分位数~第3 四分位数)表示,两组之间正态分布计量资料比较采用成组设计t检验、偏态分布计量资料比较采用Mann-WhitneyU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单因素分析筛选出有统计意义的指标再行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影响NSCLC 患者EGFR 突变的单因素分析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理组织学分类、M 分期、吸烟史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 分期,N 分期,并发脑转移,并发骨转移,并发其他脏器转 移,ECOG PS 评分,血清CEA、CyFra 21-1、CA15-3、SCCA 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影响NSCLC 患者EGFR 突变的单因素分析(±s)

表1 影响NSCLC 患者EGFR 突变的单因素分析(±s)

指标 突变组(n=76) 非突变组(n=35) χ2/t/Z P性别(例,男/女)年龄(岁)病理组 学分类(例,腺癌/其他)T 分期(例,T1/T2/T3/T4)N 分期(例,N0/N1/N2/N3)M 分期(例,M0/M1)并发脑转移(例,是/否)并发骨转移(例,是/否)并发其他脏器转移(例,是/否)ECOG PS 评分(分)CEA[M(P25~P75),ng/ml]CyFra 21-1[M(P25~P75),ng/ml]CA15-3[M(P25~P75),U/ml]SCCA[M(P25~P75),U/ml]吸烟史(例,有/无)32/44 59.5±9.6 73/3 19/33/14/10 6/9/34/27 2/74 9/67 18/58 30/46 1.01±0.11 22.66(4.26~73.38)11.54(5.32~18.13)36.54(15.39~76.37)1.2(0.6~1.9)27/49 22/13 63.7±11.3 28/7 9/19/2/5 2/3/20/10 7/28 3/32 8/27 11/24 1.03±0.17 33.78(22.78~41.78)4.18(2.72~39.728)47.10(19.32~78.21)0.9(0.6~1.7)22/13 4.131 0 2.007 4 5.702 1 3.315 5 1.501 1 7.511 4 0.034 9 0.009 1 0.665 9 0.743 5 0.451 0 1.853 0 0.600 0 0.308 0 7.259 8 0.043 8 0.047 2 0.018 6 0.364 1 0.687 3 0.006 5 0.872 1 0.927 2 0.438 0 0.458 8 0.652 0 0.064 0 0.549 0 0.758 0 0.007 5

2.2 影响NSCLC 患者EGFR 突变的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 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女性、腺癌、M1分期、无吸烟史是NSCLC 患者EGFR 突变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年龄是NSCLC 患者EGFR 突变的非独立相关因素(P>0.05)。见表2。

表2 影响NSCLC 患者EGFR 突变的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

3 讨论

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显示,我国2013 年肺癌发病数、死亡数分别为73.3 万例和59.1 万例,粗发病率、粗死亡率分别为53.86/10 万、43.41/10 万,其发病率、死亡率均居恶性肿瘤第1 位[5]。国家癌症中心登记数据显示,通过分析1988~2005 年10 个肿瘤登记处的连续数据发现,肺癌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年平均增长1.63%[6]。全国死因监测系统登记数据显示,2004~2010 年间肺癌的死亡率由31.49/10万上升至36.10/10 万,年度变化百分比为8.04%[7]。肺癌已成为肿瘤导致死亡的“第一杀手”,成为当前肿瘤学研究的重点、热点。

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分子靶向治疗已在多种恶性肿瘤治疗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展。EGFR 属于Ⅰ型生长因子家族,是ErbB 家族成员之一,其由胞外配体结合区、跨膜区、胞内区构成。当EGFR 与配体结合后即可形成同源或异源二聚体,引起构象变化,可激活胞内酪氨酸激酶、分子内磷酸化,通过多个细胞内信号通路调节肿瘤发生与转移的多个环节[8]。基于EGFR 的上述特点,以其为靶标的分子靶向治疗受到国内外肿瘤界的普遍关注,TKI 如吉非替尼、厄洛替尼等已被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批准用于晚期NSCLC 治疗。

目前,国内外已有关于NSCLC 患者EGFR 基因突变危险因素的研究,其中女性、腺癌、无吸烟史3 个因素已得到公认,但是其他因素与EGFR 基因突变的关系却存在争议。肖芸等[9]报道,低分化、血清CEA>5 ng/ml 与NSCLC 患者EGFR 基因突变密切相关。刘俊等[10]报道,ECOG PS 评分≤1 分的NSCLC 患者更易发生EGFR 基因突变。田树雄等[11]报道,TTF-1 蛋白表达阳性的NSCLC 患者EGFR基因突变率高。而本研究发现,NSCLC 患者EGFR基因突变与血清CEA 水平、ECOG PS 评分之间的关系不大,但M 分期却是其独立危险因素。分析其原因,可能是我科收治的肺癌患者以晚期为主,此时患者多已发生淋巴结转移从而得出阳性结论,因此建议对淋巴结转移的晚期NSCLC 患者也应加强EGFR 突变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指导临床治疗。

猜你喜欢
吸烟史基因突变肺癌
对比增强磁敏感加权成像对肺癌脑转移瘤检出的研究
氩氦刀冷冻治疗肺癌80例的临床观察
长链非编码RNA APTR、HEIH、FAS-ASA1、FAM83H-AS1、DICER1-AS1、PR-lncRNA在肺癌中的表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流行病学调查及防控分析
吸烟可能增加发生抑郁的风险
COPD合并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的危险因素及临床特征探析
基因突变的“新物种”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复习导航
吸烟有害健康,二手烟危害子孙
先天性巨细胞病毒感染致connexin26基因突变新生儿听力随访及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