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心通络汤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

2020-09-13 12:52王魁风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0年10期
关键词:氯吡通络黏度

王魁风

(河南省周口协和骨科医院内科 周口466000)

冠心病心绞痛是指人体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冠脉管腔发生狭窄或堵塞而造成的冠脉病理性痉挛[1],心肌短时间急剧缺氧、缺血,出现胸骨后或心前区疼痛的症状,严重威胁到患者生活质量和生命安全。多在情绪过激、过于劳累时发病,症状持续时间短,一般给予硝酸甘油等常规治疗后,病情可得到缓解。但近年发现,常规治疗效果存在较大提升空间。同时,中医在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上已得到一定肯定和认可,目前已有报道指出氯吡格雷治疗基础上给予养心通络汤对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疗效、血液流变学指标等作用更突出[2~3]。但目前此方面报告还是较少,本研究选取60 例急性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旨在探讨养心通络汤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及对临床指标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分析我院2016 年2 月~2018年12 月收治的急性冠心病心绞痛患者60 例,按治疗方式不同分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 例。对照组女13 例,男17 例;年龄41~70 岁,平均(62.3±1.1)岁;心绞痛分级(CCS):Ⅰ级12 例,Ⅱ级10 例,Ⅲ级8例。研究组女14 例,男16 例;年龄40~70 岁,平均(62.5±1.2)岁;心绞痛分级(CCS):Ⅰ级11 例,Ⅱ级12 例,Ⅲ级7 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入组标准:患者均可配合此次治疗;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情研究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合并恶性心律失常、心肌梗死等心脑血管和心脏疾病者;合并恶性肿瘤者;肝肾等器官异常者;对本研究药物禁忌或过敏者;中途脱落者。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氯吡格雷(国药准字J20180029)口服,75 mg/ 次,1 次/d;并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国药准字H11021022),心绞痛发作时服用0.25~0.5 mg,间隔5 min 时可给药1 次;阿托伐他汀(国药准字H20051408)口服,10 mg/次,2 次/d;单硝酸异山梨酯(国药准字20060999),口服,2 次/d,30 mg/次。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研究组联合养心通络汤治疗,药方组成:葛根30 g、瓜蒌30 g、黄芪30 g、丹参30 g、生地黄15 g、茯苓15 g、白芍15 g、天麻15 g、党参10 g、白术10 g、当归10 g、桂枝10 g、川芎10 g、红花10 g、薤白10 g、延胡索10 g、乳香10 g、地龙10 g,消化不良者可加炒麦芽10 g、鸡内金10 g,便秘者可加枳壳10 g、肉苁蓉10 g、火麻仁12 g,泛酸者可加海螵蛸12 g、煅瓦楞30 g,口干渴者加麦冬15 g、北沙参15 g,加水煎熬,1 剂/d,取药汁200 ml,早晚口服。患者均持续治疗2 周。

1.3 观察指标 (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依据患者症状体和辅助检查指征判定疗效:心电图显示ST段、T 波均恢复正常,无乏力、胸痛等症状,为显效;心电图ST 段、T 波得到明显改善,乏力、胸痛等症状偶有发作,发作频率降低>30%,为有效;未达到以上标准为无效。(2)两组治疗前后临床指标比较,每次心绞痛发作时间和每周发作频率、6 min 步行距离。(3)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治疗前、随访3 个月后抽取静脉血3 ml,测定血液流变学指标,包含纤维蛋白原、全血黏度、血浆黏度。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 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例(%)]

2.2 两组治疗前后临床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心绞痛持续时间、心绞痛次数、6 min 步行距离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心绞痛持续时间和发作次数低于对照组,6 min 步行距离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临床指标比较(±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临床指标比较(±s)

治疗后心绞痛持续时间(min/次) 心绞痛次数(次/周) 6 min 步行距离(m)研究组对照组组别 n 治疗前心绞痛持续时间(min/次) 心绞痛次数(次/周) 6 min 步行距离(m)30 30 tP 15.86±2.65 15.87±2.66 0.014 5 0.988 4 7.45±1.21 7.46±1.22 0.031 8 0.974 7 83.20±2.21 83.21±2.36 0.016 9 0.986 5 2.32±1.20 5.68±1.22 10.754 4 0.000 1 2.15±1.02 4.58±1.03 9.181 6 0.000 1 185.65±2.35 145.65±2.36 65.783 0 0.000 1

2.3 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纤维蛋白原、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等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纤维蛋白原、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各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s)

表3 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s)

治疗后纤维蛋白原(g/L) 全血黏度(mPa·s) 血浆黏度(mPa·s)研究组对照组组别 n 治疗前纤维蛋白原(g/L) 全血黏度(mPa·s) 血浆黏度(mPa·s)30 30 tP 5.87±1.23 5.88±1.22 0.031 6 0.974 9 6.93±1.25 6.95±1.24 0.062 2 0.950 6 2.32±0.42 2.32±0.43 0.000 0 1.000 0 3.73±0.95 5.02±1.05 4.989 9 0.000 1 4.21±0.97 5.81±0.96 6.421 4 0.000 1 1.24±0.26 1.75±0.34 6.526 3 0.000 1

3 讨论

冠心病心绞痛发作时主要表现为活动性呼吸困难、心慌、乏力、胸闷、心绞痛等[4],近年此疾病发病率呈逐年增高和年轻化趋势,主要是与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及不良生活及饮食习惯、工作节奏、遗传、环境等因素有关。西医治疗主要目的在于改善患者体征和症状,见效速度快,但不良反应多,患者耐受性低,临床推广存在局限。本研究采用的氯吡格雷,属于二磷酸受体新型拮抗剂,可选择性结合血小板膜表层二磷酸腺苷,抑制糖蛋白Ⅱb/Ⅲa 复合物活性[5],血小板聚集受到阻断,血液黏稠度得到改善,可缓解疾病症状,但长时间大量给药,易引起胃肠道不适。而中医学在治疗上积累了大量经验,可从体质着手,消除疾病根本,两者联合使用可达到互相助益,取长补短的效果[6]。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临床总有效、6 min 步行距离、症状发作时间和频率、血液流变学指标等均优于对照组,表明在氯吡格雷治疗基础上给予养心通络汤其效果确实更为明显。

中医将冠心病心绞痛划分为“真心痛、厥心痛、胸痹”等范畴[7],发病机理为血瘀气虚久、阳气羸弱,脉络被阻,痰湿蕴结,治疗时需给予理气止痛、疏经通络、活血散瘀、补气培元。本研究采用的养心通络汤中葛根可止泻升阳、解肌退热,扩张血管;瓜蒌可通便涤痰、散结宽胸;黄芪可益气、利水消肿、补气固表[8];丹参可养血活血、补血,扩冠脉,增强心肌收缩;生地黄可养阴生津、止血、凉血清热;茯苓可渗湿健脾;白芍可解痉止痛、酸甘化阴,缓解平滑肌痉挛;天麻可通经络、祛风湿、活血止痛、行气;党参可养血补气;白术可止汗利水、燥湿补气、健脾;当归可活血化瘀、行气补血;桂枝可祛风散寒、温阳化瘀、温经通络;川芎可止痛活血、祛风化湿、行气解郁[9];红花可通经止痛、活血祛瘀;薤白可通阳散结、理气宽胸;延胡索可活血化瘀、行气止痛;乳香可活血、调气、定痛;地龙可改善微循环、止痛缓急、疏通经络、平喘利尿[10]。诸药合用共奏活血散瘀、补气培元之功效。综上所述,给予急性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氯吡格雷联合养心通络汤治疗,可显著改善其血液流变学和症状,疗效明显。

猜你喜欢
氯吡通络黏度
标准黏度油混配及重复利用方法的探讨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清肺通络方治疗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作用机制
曲美他嗪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效果
吃氯吡格雷最好测下基因
丹参通络解毒汤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心肌组织Atg5、Beclin-1及LC3表达的影响
1例氢氯吡格雷致糖尿病肾病患者球结膜出血报告
通络益肾汤辅助治疗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MMP-9、TIMP-1水平的影响
PMA黏度指数改进剂对减振器油性能的影响
氯吡格雷抵抗须防范
血黏度高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