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如何培育学生的法治意识

2020-09-26 10:58何赛美
考试周刊 2020年81期
关键词:法治意识道德与法治初中生

何赛美

摘 要:初中生相比于小学生而言,多了份成熟、少了份懵懂,多了份冲动、少了份沉着,处于身心发育关键阶段的他们对生活中的事情没有的那么好奇,反之而来的确是所谓的“独到见解”,当他们的想法与社会不符,与家长、教师的思维不符时,非常容易走向极端,片面地否定之前的努力与成就,被一时的想法冲昏了大脑,产生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不利于其自身的长远发展。由此看来,对初中生进行必要的思想引导,避免其走弯路、走错路就显得尤为重要。文章就对初中道德育与法治教学中培育学生法治意识的有效措施进行研究,希望对相关工作者有所帮助。

关键词:初中生;道德与法治;法治意识

在小屏传播盛行的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初中生离不开手机、更离不开网络,但网络上充斥着质量参差不齐、导向不明或不正的诸多低质量信息,会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价值观养成、道德观树立等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尤其是一些别有用心的西方国家亦能通过网络去实施他们的文化入侵政策,这对于辨识能力差、对社会缺乏全面认知的初中生来说是尤为不利的,甚至会致使其走向违法犯罪的道路。而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是离法最近、讲法最适的学科,有义务也有责任承担其学生法治意识培养的重担,这就需要教师改变传统教育观念,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在吸引学生学法兴趣的同时,使其加入懂法、用法的大行列中,为其健康成长提供助力。

一、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培养学生法治意识的必要性

(一)有助于实现依法治国

国是什么?国是由千千万万家组成、由亿万个国人组成。俗话说得好:“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从古至今没有哪个无“法”的朝代存在,在奴隶社会与封建社会中“法”的出发点虽是为维护社会稳定,但却不是站在人民的角度去进行思考的,而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法”是为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所考虑的,要知道社会主义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完善法律体系下所构建的法治社会是发展的必然要求与重要前提,而中学生作为日后要奔向各个行业的青年才俊,他们都是祖国未来的中流砥柱,他们是祖国未来的担当与希望,他们的法治意识强、则法治社会稳;他们的法治意识强、则社会主义强,他们肩负着历史赋予其的使命与职责,他们要学会用社会主义法治思想去解决实际问题,用理性、法治、道德武装自己,真正实现自我价值,以免误入歧途,在迎接璀璨人生的同时,对法治社会构建奉献出自己的一份力。

(二)有助于中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单纯的学科知识教学已不能适应实际发展需要,而是要通过有效方式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素质”所指的不单单是各学科能力,其基础内容是身心健康、品德高洁、爱党爱国、遵纪守法。在实际教学中不难发现,道德与法治学科所传授的知识大多都是以法律为准则,各项法律法规就像是一句句至理名言,告诉人们什么是对、什么是错;教会人们应该如何做人、做事,为实际行动提供有效引导,促进学生健全三观的养成。

在应试教育背景下,不论是家、校、社以及学生自身都更在乎文化知识的学习与学科成绩提升,让学生只做学生,将他们圈养在用爱与关怀交织的襁褓中,但却忽略了法律赋予学生的另外一重身份:社会公民。初中生的眼中只有各个学科中内容,对社会、法律都缺乏具体认知,没有良好的法治意识当他们的权益被侵害时他们甚至不会察觉到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可能知识觉得心中一紧,当他们去侵犯他人权益时,却丝毫不觉得自己有错,这样的发展是畸形的、可悲的。也许某一天在某一事、某一点的激化作用下学生会走向另一个极端,另一个他自己都不知道是极端的极端,从而出现违法犯罪问题。因此,为了保障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法治意识培养是必须的、是关键的,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重中之重。

(三)推进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改革

学生法治意识的培养就需要教师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将重心从理论知识传授转移到意识养成与实践能力提升上来,改变照本宣科的教学方式,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手段让学生感受到“法”的实际用途,明白“法”是什么,做到心中有“法”,在初中生群体共性与个体特性间进行权衡,花更多精力去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在法治意识培养的过程中拉近与学生间的距离、普及更多学科知识,达到意识与知识相辅相成、和谐统一、融合共促的效果,有效改变传统道德与法治课堂沉闷的氛围,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快乐、实现自我价值,主动接受“法”的熏陶,全面提高学习质量。

二、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培养学生法治意识的措施

(一)坚持以学生为主体

学生是教育教学的主体是新课改所提出的基本观念,法治意识培养的主体也是学生。为此,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就应该站在初中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结合其身心发育共性与个体特性(家庭环境、性格特点、兴趣爱好等)进行综合分析,并不断探索初中生走向违法犯罪的初始动因,这样才能更有针对性、有前瞻性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

(二)积极融入生活化元素

教师应深入挖掘教材内容,并积极搜寻生活素材,以学生感兴趣的元素为切入点开展话题研究,逐步将学生的思绪拉向正轨。生活化元素的引入,一方面是能让学生结合实际经验进行思考,拓宽思维空间,让每个人都能发言、都能会发言;另一方面是能使其清楚地意识到法律与生活间的关联性,有助于其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

(三)案例列举法与小组探究法间的联动

人们的生活中有许许多多的真实案例,有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有成年人违法犯罪、有轰动一时的大案要案、有舆论热议的焦点事件等,而对于善用手机的中学生而言,很多信息都能通过网络浏览,并在他们脑海中形成深刻印象。为此教师可以用探究性作业的方式,在微信或QQ群中推送有关链接(应选择主流媒体报道、有明确舆论导向、且能激起心中愤慨与不平的信息,最好有动态影像,这样更能吸引学的观看兴趣),让学生通过网去了解整个事件,并说出此次的探究性问题:“你认为这件事情的起因是什么?你认为视频中强势的一方做的对吗?你知道此类事件统称为什么?如果你受到校园欺凌你会怎样处理?”通过层层深入的问题去调动学生的探究兴趣,使其主动融入其中,在课上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并选派一名代表上台阐述他们的观点与看法。实际操作时教师要给予台上学生充足的尊重,不打断、不插嘴,给其足够的展示空间,当所有小组发言完成后再统一进行总结,并利用学生互评、师生互评的方式达到思想上的统一,在实现课上、课下高效聯动的同时,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让他们真正认识到什么是校园欺凌,遇到这种事情该如何正确处理。

(四)角色扮演法的妙用

一想到初中道德与法治中的角色扮演人们总是会联想到模拟法庭,但模拟法庭涉及人数较多、需要做的前期准备工作烦琐,不适合节节用。由此,教师可适当地进行简化(如缩小扮演人数、选定表演人员、精简剧情等),使其在满足时间安排的同时带给学生最深触动。人们常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处于看客角度也许人们能看到事件全貌也许是因为事不关己,在事发时内心的触动与波澜远不如亲历者,在课上亦是如此,教师不论是通过口述、播放视频等方式列举案例,学生都始终站在一个旁观者的角度,虽然能感知到孰对孰错但对人物的情感变化不清晰,在教师讲述相关内容后才知道某些行为属于违法犯罪,而在观看过程中一般很难意识到从哪个动作、哪个时间点开始整个事情变了味,已经触碰到法律底线了。所以为了让学生有更深刻感受,用角色扮演的方式再适合不过。

教师可在班级建立小组轮番表演制,每节课所引入的小案例能扮演、可还原的每个小组要认真排练、演出韵味。教师可利用课下时间对学生进行指导,带领他们走进事发当时亲历者的内心世界,去体验动作、情感变化间的关系,表演更加真实。通过这种方式,在大大提高道德与法治课堂趣味性与学生参与感的同时,也让“表演者”与“观众”带来内心触动,使其想要用法律武器去保障自身權益或为他人打抱不平,秉持公正、维护正义,有效提高其学习法律知识的积极性,了解法律的工具作用,从而有助于法治意识的形成与发展。

(五)组织学生开展普法宣传活动

一般情况下,初中所展开的普法宣传活动中,学生是参与者而不是组织者,即规定一个主题,在社区、学校与其他机构的联动下对学生进行集中教育,这种方法虽然能一改传统课堂中的单一教学模式,带给学生新鲜感,但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地位。因此,教师应让学生来充当法治宣传活动的组织者,在说服自己后去说服他人,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主人翁意识促进其法治意识形成,更能使其尊法、守法,争当良好公民。如学习完《法律在我们身边》一课后,教师可以班级为单位,让学生通过讨论研究、发挥集体合力设计一场以“法律关乎你、我、他”为主题的宣传活动,让学生自主参与到活动流程设计、时间规划、场地安排等内容中,随后教师要对方案设计的可行性进行把控,并提出合理建议。提前让学生制作好所需道具,如标语、横幅、宣传册的等,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与学生一起走上街头、走进社区去宣传法律知识,让学生在宣讲、倡导的过程中对法律有更加深入的理解。

三、 总结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做好初中生法治意识培养工作的重要性与必要性,相关工作者应从实际出发,改变传统教学观念,着力提高自身教育水平,灵活运用道德与法治课堂,为学生打造法制园地,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去烘托氛围,调动学生的探究兴趣,使其融入其中,深入思考法律内涵、深刻感受法律魅力,逐步养成看法、学法的好习惯,为其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郑凤杰.浅谈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教育科学,2017(12).

[2]谭日新.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培育学生法治意识的实践与思考[J].中学教学参考,2018(19):53-55.

[3]冯丽.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对学生法治意识素养培养的研究[A].《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科研成果集(第十六卷)[C].《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总课题组,2018:6.

[4]刘磊.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培养学生理性思维的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8,5(16):358-359.

[5]罗惠成.核心素养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培养学生理性思维的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51):70-71.

猜你喜欢
法治意识道德与法治初中生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初中生作文易犯的“十大病”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法治意识培育研究
男才女貌:大学老师娶个初中生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