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替应用洛芬待因与吗啡在吗啡耐药癌痛患者中的应用

2020-09-27 15:44常青赵昱李兰兰吴军宫兵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0年17期
关键词:洛芬吗啡癌痛

常青 赵昱 李兰兰 吴军 宫兵

吗啡是中重度癌痛患者镇痛治疗的首选麻醉镇痛药物之一,其作用机制为对µ受体的作用产生镇痛效果,但由于癌痛患者需长期应用吗啡等阿片类药物镇痛,将导致吗啡耐药性的产生,并且随着应用剂量的增加,不仅吗啡镇痛效果明显下降,同时也会引起不良反应发生风险的升高[1-2],对癌痛患者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均有着不良影响。近年来临床一直寻求吗啡的替代药品以避免耐药性的产生,不同药物种类或用药配伍方案在疗效与安全性方面往往存在较大的差异[3],本组研究通过对80例吗啡轻度耐药癌痛患者进行对比研究,探讨交替应用洛芬待因与吗啡在吗啡耐药癌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与安全性。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临床资料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于本院就诊的80例吗啡轻度耐药癌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40例男22例,女18例,年龄38~75岁,平均年龄(62.04±4.83)岁;观察组40例中男21例,女19例,年龄41~76岁,平均年龄(61.31±5.64)岁。两组基础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已通过我院伦理道德委员会审核。纳入标准:明确诊断为III~IV临床分期癌症患者,NRS评分7~10分、KPS评分≥30分;患者预计生存期≥1个月。排除标准:阿片类药物过敏或成瘾史;精神疾病。

1.2 研究方法

对照组采用吗啡缓解突破性疼痛,予以盐酸羟考酮缓释片(萌蒂(中国),国药准字J20110016,40 mg),每次2片,每12小时服用1次,两次给药间期予以1~2片吗啡环节突破性疼痛。观察组则采用洛芬待因(西南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10516,0.2g)与吗啡交替服用治疗,予以洛芬待因缓释片,每次2片,每12小时服用1次,两次服药间期若出现疼痛则视疼痛程度追加吗啡1~2片,两组均以7天为1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患者不同时相(治疗2周、2个月、6个月时)吗啡增量情况,并评价两组不同时相疼痛及生活质量情况,癌痛程度采用0~10分疼痛数字评分(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分数越高表示疼痛程度越严重;采用生活质量评分(quality of life score,QOL)肿瘤患者生活质量评分量表评价患者生活质量情况,满分为60分,分数越高则生活质量越高。观察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吗啡增量情况比较

观察组2周、2个月、6个月时吗啡耐受需增量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不同时相镇痛及生活质量评分

观察组2周、2个月、6个月时NRS评分及QOL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疼痛是晚期恶性肿瘤患者最为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4],由于癌痛原发病的影响,临床仅可通过镇痛治疗维持患者生活质量与精神情绪,但不同种类的镇痛药物在药理性质、安全性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阿片类药物如吗啡等具有强效镇痛且无天花板效应,而成为癌痛患者镇痛治疗的常规组成[5]。但随着吗啡应用时间的延长,患者会因吗啡耐药而不断追加吗啡剂量[6-7],镇痛效果下降。

表1 两组不同时间相吗啡增量情况比较

表2 两组不同时相镇痛及生活质量评分(分, x- ±s)

表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结果[例(%)]

而本组研究结果显示,采用洛芬待因与吗啡交替应用的观察组治疗后吗啡增量率以及NRS、QOL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并且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提示采用洛芬待因与吗啡交替应用能够有效避免因吗啡耐药而导致的镇痛效果不理想、不良反应发生率升高的缺点[8]。而通过进一步回顾分析可知,临床通常将洛芬待因作为三阶梯镇痛疗法中的平衡镇痛药物,其由0.2 g布洛芬与12.5 mg磷酸可待因组成[9],其中布洛芬可通过抑制环氧化酶对痛源炎症组织局部产生镇痛效果,是非阿片类镇痛药物中用于中度疼痛镇痛的常用药物之一[10],而磷酸可待因则为弱阿片类的中枢镇痛药物,二者通过合理的配比组成洛芬待因能够发挥协同镇痛作用,洛芬待因能够维持良好的血药浓度,镇痛持续时间得到有效延长,可用于多种原因导致的轻中度疼痛的镇痛治疗,尤其是在阿片类药物耐受的癌痛患者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11]。但在实际应用中发现,洛芬待因应用中重度癌痛患者的镇痛效果并不理想,仍需配合吗啡等阿片类药物才能发挥良好的镇痛效果,而本组研究采用洛芬待因与吗啡的交替应用,首先应用洛芬待因进行初步镇痛,根据患者疼痛程度等决定是否与吗啡交替用药,在一定程度上提升镇痛方案的灵活性,并且降低因吗啡耐药导致吗啡应用剂量升高而引起的诸多不良反应,在保证癌痛患者镇痛效果的同时,提升镇痛治疗的安全性,对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及精神情绪具有积极作用[12]。

综上所述,洛芬待因与吗啡交替应用可显著提升吗啡轻度耐药癌痛患者镇痛效果,并可降低患者吗啡耐受所需增量,同时可有效降低吗啡增量带来的不良反应发生风险。

猜你喜欢
洛芬吗啡癌痛
氢吗啡酮对肝癌患者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的镇痛效果
臭氧/过硫酸氢钾体系降解酮洛芬的动力学研究*
不同的护理合作模式在癌痛患者中的临床应用观察
盐酸氢吗啡酮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新兽药酮洛芬的研究开发及临床应用进展
褪黑素和吗啡联合使用能提高吗啡镇痛效果
普拉洛芬和中药汤剂抑制轻度翼状胬肉的临床效果分析
四川省40所医院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癌痛护理现状及影响因素
基于精益管理模式的癌痛护理质量指标的构建及其在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管理中应用
改进HPLC法测定酮洛芬肠溶胶囊中酮洛芬的含量